一种牵引床用电动动力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8804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1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床用电动动力驱动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简单、使用方便的医疗器械用电动动力移动装置。包括转动盘、转动柱管、扭矩传感器、转动轴、转动中间轴、转动小齿轮轴、助力装置、螺栓。转动柱管包括转动柱管支架、转动柱管支座、转动操纵机构支架;转动轴包括联轴器、大锥齿轮;转动小齿轮轴包括轴承、转动小齿轮、齿条、转动齿条壳体、转动横拉杆;助力装置包括小锥齿轮、行星轮、第二级行星轮导杆、减速机构太阳轮、电磁离合器从动件、电磁离合器主动件、润滑脂出脂塞、减速机构外壳、第一级行星轮导杆、助力装置外壳、助力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为牵引床移动部分提供移动方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牵引床用电动动力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牵引床用电动动力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牵引床是一种理疗康复的医疗器械,被广泛的用于行走无力而引起的腿脚肌肉萎缩、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临床症状的理疗。现有的牵引床,不论是医院或医疗机构使用的,还是家庭自行理疗康复的,驱动板的驱动机构基本可以分为人工施力控制、电动自控或两种控制方式兼具。但现有电动牵引床的控制方式多为遥控器电动控制,容易产生延时或误操作;而使用人工施力控制,则又增大了使用者的操作负担,降低了牵引床的易用性。 因此设计一种牵引床用电动动力驱动装置与牵引床配套是最佳选择。当前也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牵引床驱动装置的存在,经过对这些移动装置的了解,总结其优缺点,发现遥控器控制电动牵引床驱动装置易出现误操作、操作有延时,而手动牵引床操作困难等缺点。基于以上原因,需要新型的牵引床用电动动力驱动装置被设计出来,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准确的牵引床用电动动力驱动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牵引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牵引床用电动动力驱动装置,包括操纵机构、传动机构、工作机构、动力机构、扭矩传感器、转动操纵机构支架、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机构包括转动盘、转动柱管、转动柱管支架、橡胶垫、转动柱管支座,转动盘与转动柱管固定安装,转动柱管支架焊接在牵引床床体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轴、联轴器、大锥齿轮、转动中间轴、万向结,转动轴与转动柱管之间安装有扭矩传感器,且通过两个联轴器相连,转动中间轴通过万向节与转动轴相连;所述工作机构包括转动小齿轮轴、轴承、转动小齿轮、齿条、转动齿条壳体、移动板,转动小齿轮轴与转动中间轴通过万向节连接,转动小齿轮与齿条啮合带动移动板移动;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小锥齿轮、轴承、线圈、润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弓I床用电动动力驱动装置,包括操纵机构、传动机构、工作机构、动力机构、扭矩传感器、转动操纵机构支架、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机构包括转动盘、转动柱管、转动柱管支架、橡胶垫、转动柱管支座,转动盘与转动柱管固定安装,转动柱管支架焊接在牵引床床体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轴、联轴器、大锥齿轮、转动中间轴、万向结,转动轴与转动柱管之间安装有扭矩传感器,且通过两个联轴器相连,转动中间轴通过万向节与转动轴相连;所述工作机构包括转动小齿轮轴、轴承、转动小齿轮、齿条、转动齿条壳体、移动板,转动小齿轮轴与转动中间轴通过万向节连接,转动小齿轮与齿条啮合带动移动板移动;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小锥齿轮、轴承、线圈、润滑脂进脂塞、行星轮、第二级行星轮导杆、减速机构太阳轮、电磁离合器从动件、电磁离合器主动件、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