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多转子导风管风力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多转子导风管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风力发电机,通过叶轮迎风在受扁压下转动发电,经实验证明,叶轮最高效 率是在转速为20?30rpm(revolution per minute,转/分钟);转速过低时风能效率不 好,若转速过高则叶轮会变成一幅挡风墙,风能效果反会下降。现有技术的大型商业风力发 电机(1丽以上)叶轮转速每分钟平均在10转运作,部分更低至每分钟8转以下,以匹配齿 轮增速比与发电机的极数;以恒稳叶轮转速下产生准确的50Hz或60Hz交流电以便联网。 若叶轮以15rpm的转速运转,配合使用4极发电机(generator)在转速1800rpm 的情况下可产生60Hz的交流电;齿轮增速比G为120(1800/15)。假设发电机转速为 rpmgeneratOT,极数为n,频率为f (单位Hz),齿轮增速比为120,则具有下述关系式: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转子导风管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塔筒(10)、机舱(20)、叶轮(34)、叶轮轴心(31)、桨叶(33)、导风管风力发电模块(40)、转轴(52)、轴承(51)、制动器(70)、电控系统(101)、滑动控制系统(102)以及电力输出系统(103);其中,所述导风管风力发电模块(40)包括进风口(41)、发电机(42)、发电机叶轮(43)、进风导管(44)、排风口(45)、导风管(46)和可调进风叶瓣(48),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管风力发电模块(40)可各自在所述桨叶(33)上依靠滑动器(47)滑动,且所述滑动器(47)悬挂于所述桨叶(33)的背风面上,使得所述导风管风力发电模块(40)通过所述叶轮(34)移动时迎风吸入进风,以驱动所述发电机叶轮(43)转动而发电。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转子导风管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塔筒(10)、机舱(20)、叶轮(34)、叶轮轴心 (31)、桨叶(33)、导风管风力发电模块(40)、转轴(52)、轴承(51)、制动器(70)、电控系统 (101)、滑动控制系统(102)以及电力输出系统(103);其中,所述导风管风力发电模块(40) 包括进风口(41)、发电机(42)、发电机叶轮(43)、进风导管(44)、排风口(45)、导风管(46) 和可调进风叶瓣(48),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管风力发电模块(40)可各自在所述桨叶 (33)上依靠滑动器(47)滑动,且所述滑动器(47)悬挂于所述桨叶(33)的背风面上,使得 所述导风管风力发电模块(40)通过所述叶轮(34)移动时迎风吸入进风,以驱动所述发电 机叶轮(43)转动而发电。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转子导风管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风力 发电模块(40)的轴心与所述桨叶(33)的中轴互成直角;各所述导风管风力发电模块(40) 以2 Jirv的速度环绕所述叶轮轴心(31)同步移动,其中:r为所述导风管风力发电模块 (40)与所述叶轮轴心(31)之间的距离,V为所述叶轮(34)的转速,且V为10?30转/分 钟。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转子导风管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风管风 力发电模块(40)通过环绕所述叶轮轴心(31)移动时各自吸入所述进风而运作发电,且所 述进风的风速与流经所述叶轮(34)周边的环境风速没有直接关联;所述进风流经所述发 电机叶轮(43)后在第一区膨胀后形成第一负压区以使所述进风口(41)吸入更多风;多个 所述进风导管(44)设于所述导风管(46)后部,各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