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508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立体停车设备,涉及机械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存取车的位置不确定,以及管理控制难度大且安全性低问题。该立体停车设备中将每三列设为一升降横移单元,三列的中间列设定为存取车位置和升降通道,横移框架通过横移装置将载车平台移至中间列的升降通道,将载车平台降至地面出入车层,当车辆停放至载车平台后,控制载车平台通过升降或横移动作将汽车送至指定停车泊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立体停车设备用于存取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停车设备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解决城市中停车位紧张停车困难的问题,很多场所开始使用多层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在该类停车设备中,顶层的一排停车位数量为n,其余层的对应排的停车位数量均为η-1。这样除了顶层以外的各层的车辆均可以通过横移来改变位置,当上层某所停车辆要出入,在与该车辆处于同一列的下面各层的车辆要通过横移为其让出入通道,实现上层指定列所载车辆的出入。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在多层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中,其底层(一层)为敞开式设计,在存取车过程中,各层载车平台运行方式为:顶层所停车辆只需升降,不需横移;底层所停车辆只需横移,不需升降;中间各层既要实现升降,又要实现横移动作。因此,在不需复位随机出入车的车库中,除顶层外,每辆车存取位置均有两个,造成了如下弊端:存取车的位置存在不确定性,为用户带来不便;一层的各列均设有出车口用于存取车,为敞开式结构,管理控制难度大且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设备,能够解决存取车的位置不确定,以及管理控制难度大且安全性低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停车单元,所述停车单元包括相邻的三列升降横移车位,其中,第一列和第三列的每一层均设置有载车平台,位于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三列中间的第二列为容许所述载车平台垂直运动的升降通道,在所述第二列的底层位置设置有车辆的进出口。 其中,所述停车单元由主框架构成,所述主框架包括多个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边框,将所述主框架分割成多个可容纳车辆的停车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列的底层中的停车位和所述第三列的底层中的停车位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第一列的上层中的停车位和所述第三列的上层中的停车位均设置有横移框架和升降机构,所述横移框架用于控制所述载车平台在第一列和第二列之间,或者在第三列和第二列之间进行水平横移,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载车平台在所述第二列的升降通道中进行垂直运动,其中底层为所述立体停车设备的最下面一层,上层为所述底层之上的停车层。 优选的,底层设置的所述载车平台为可水平移动的横移车板,上层设置的所述载车平台为可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的载车板。 其中,所述横移框架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横移框架包括:横移电机;与所述横移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传动轴;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两侧的主动轮;与所述传动轴平行并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从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两端并与所述主动轮处于同一导轨中的从动轮。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横移支架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与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传动轴;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两侧的滚筒;一端盘绕在所述滚筒上且另一端与所述载车平台连接的绳索或链条。 优选的,所述立体停车设备还包括:备用停车单元,所述备用停车单元用于与所述停车单元进行组合安装,以增加所述立体停车设备的停车位数目; 所述备用停车单元包括相邻的两列升降横移车位,分别为第四列和第五列,所述第四列和所述第五列的每一层均设置有载车平台,在所述第四列的底层位置设置有车辆的进出口。 优选的,所述立体停车设备由至少一个所述停车单元组成,或者由至少一个所述停车单元和至少一个所述备用停车单元组成。 优选的,所述底层的车辆的进出口处安装有卷帘门。 优选的,所述立体停车设备的外侧以及每两个所述停车单元之间设置有防火卷帘。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停车单元,所述停车单元包括相邻的三列升降横移车位,其中,第一列和第三列的每一层均设置有载车平台,位于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三列中间的第二列为容许所述载车平台垂直运动的升降通道,在所述第二列的底层位置设置有车辆的进出口。现有技术中,立体停车设备的顶层的停车位要比其余层多一个,这样其余层可以空出一列来横移已停放的车辆,为正在取出或存放的车辆提供进出空间,这样在使用时,顶层所停车辆只需升降,不需横移;底层所停车辆只需横移,不需升降;中间各层既要实现升降,又要实现横移动作。并且在每一列的底层都设置有出口,因此不需要为横移的车辆进行复位,所以除顶层外,每辆车存取位置均有两个(同一层的相邻两列对应的停车位),因此存取车会存在不确定性,并且,车辆管理难度较大,安全性低。本是技术提供的立体停车设备能够使车辆存取时的进出口固定为第二列底层的进出口,解决存取车的位置不确定的问题;并且相当于减少了车辆的进出口的数量,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对车辆的管理和看护,同时也减少了无关人员接触车辆的机会,降低车辆被盗或者被其他人员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立体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停有车辆的停车位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未停车的停车位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立体停车设备的侧视图; 图5为图1中立体停车设备的前立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停车单元,2-载车平台,21-横移车板,22-载车板,3_主框架,4_横移机构5-横移框架,51-传动轴,52-主动轮,6-升降机构,61-升降电机,62-传动机构,63-传动轴,64-滚筒,65-绳索,7-卷帘门,8-防火卷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立体停车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停车单元I,所述停车单元I包括相邻的三列升降横移车位,其中,第一列和第三列的每一层均设置有载车平台2,位于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三列中间的第二列为容许所述载车平台2垂直运动的升降通道,在所述第二列的底层位置设置有车辆的进出口。在用户停车或取车时,车辆固定的从每个停车单元I的第二列(中间列)驶入或驶出,通过升降以及横移设备将车辆停放至第一列和第三列中空闲的车位。现有技术中,立体停车设备的顶层的停车位要比其余层多一个,这样其余层可以空出一列来横移已停放的车辆,为正在取出或存放的车辆提供进出空间,这样在使用时,顶层所停车辆只需升降,不需横移;底层所停车辆只需横移,不需升降;中间各层既要实现升降,又要实现横移动作。并且在每一列的底层都设置有出口,因此不需要为横移的车辆进行复位,所以除顶层外,每辆车存取位置均有两个(同一层的相邻两列对应的停车位),因此存取车会存在不确定性,并且,车辆管理难度较大,安全性低。本是技术提供的立体停车设备能够使车辆存取时的进出口固定为第二列底层的进出口,解决存取车的位置不确定的问题;并且相当于减少了车辆的进出口的数量,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对车辆的管理和看护,同时也减少了无关人员接触车辆的机会,降低车辆被盗或者被其他人员损坏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停车单元由主框架3构成,所述主框架3包括多个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边框,将所述主框架分割成多个可容纳车辆的停车位。具体的,主框架3中停车位可根据车辆的一般体积去设定,调整水平及竖直边框之间的间距以获得匹配的停车空间。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列的底层中的停车位和所述第三列的底层中的停车位设置有横移机构4,所述第一列的上层中的停车位和所述第三列的上层中的停车位均设置有横移框架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停车单元,所述停车单元包括相邻的三列升降横移车位,其中,第一列和第三列的每一层均设置有载车平台,位于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三列中间的第二列为容许所述载车平台垂直运动的升降通道,在所述第二列的底层位置设置有车辆的进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停车单元,所述停车单元包括相邻的三列升降横移车位,其中,第一列和第三列的每一层均设置有载车平台,位于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三列中间的第二列为容许所述载车平台垂直运动的升降通道,在所述第二列的底层位置设置有车辆的进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单元由主框架构成,所述主框架包括多个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边框,将所述主框架分割成多个可容纳车辆的停车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列的底层中的停车位和所述第三列的底层中的停车位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第一列的上层中的停车位和所述第三列的上层中的停车位均设置有横移框架和升降机构,所述横移框架用于控制所述载车平台在第一列和第二列之间,或者在第三列和第二列之间进行水平横移,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载车平台在所述第二列的升降通道中进行垂直运动,其中底层为所述立体停车设备的最下面一层,上层为所述底层之上的停车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底层设置的所述载车平台为可水平移动的横移车板,上层设置的所述载车平台为可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的载车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框架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横移框架包括:横移电机;与所述横移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凯鸿吕金江常永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鑫华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