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765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属于车辆连接件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至少两块第一类板件和至少一块第二类板件;两块第一类板件分别从第二类板件相对的两条边开始,向第二类板件的同一侧延伸,构成的结构具有朝向第二类板件该侧的开口。该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块第三类板件,第三类板件从第二类板件的另两条边中的一条开始,沿着与第一类板件相同的一侧延伸,且第三类板件另外相对的两条边分别连接两块第一类板件朝向第三类板件的边;第三类板件中具有朝向外侧的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有效避免了现场生产焊装工艺中焊钳无法操作的问题,并提升了车身后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连接件
,涉及一种固定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接车辆侧围外板和后组合灯固定板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根据所开发车型的造型及车身结构的要求,不同车型的后组合灯固定板的结构不同,导致侧围外板一般存在两种结构形式,分别为整体式(即侧围外板在与后组合灯焊接处为拉延结构)和分体式(即侧围外板在与后组合灯焊接处为翻边结构),但从现场生产的实际状况及现场生产的工艺可操作性考虑,侧围后部的焊接关系是由侧围外板和后流水槽总成构成,由于造型和结构限制,焊接时焊钳与车身零件干涉,造成局部焊点无法实现,因此通常通过CO2保护焊的方式进行连接;但是,采用CO2保护焊的方式进行焊接,容易造成零件变形,也使得后组合灯安装后与侧围外板的外形匹配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以有效避免现场生产焊装工艺中存在的焊钳无法操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包括至少两块第一类板件和至少一块第二类板件;两块第一类板件分别从第二类板件相对的两条边开始,向第二类板件的同一侧延伸,构成的结构具有朝向第二类板件该侧的开口 ;所述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块第三类板件,第三类板件从第二类板件的另两条边中的一条开始,沿着与第一类板件相同的一侧延伸,且第三类板件另外相对的两条边分别连接两块第一类板件朝向第三类板件的边;第三类板件中具有朝向外侧的开口。 两块第一类板件平行。 第二类板件与所述两块第一类板件均垂直。 第三类板件与所述两个第一类板件和第二类板件均垂直。 所述第三类板件的开口为U型开口,且所述U型开口的长度大于第三类板件长度的一半。 该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还包括翻边,所述翻边从一块第一类板件中与第三类板件相邻的外侧边出发,向第一类板件、第二类板件和第三类板件构成的结构的外侧延伸。 [0011 ] 所述翻边与第二类板件平行。 两块第一类板件、第二类板件和第三类板件的板面均为矩形。 所述翻边的表面为矩形。 第三类板件靠近第二类板件的一端具有安装孔,以安装后组合灯。 上述第一类板件、第二类板件、第三类板件、翻边的命名均旨在易于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构件可以通过逐步连接成形,也可以一体成形,其命名不抵触这些构件一体成形的构造方式。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现有技术中车辆侧围外板受造型和结构限制,焊接时焊钳与车身零件干涉,通常只能采用CO2气体保护焊连接;本专利技术后组合灯固定板具有由第一类板件、第二类板件构成的U型结构,并在其与侧围外板进行焊接时,焊钳可以通过第三板件的U型开口放入U型结构,以实现焊接要求,从而可以避免因采用CO2气体保护焊而使侧围外板发生变形的现象,提高了侧围外板与后组合灯的配合间隙,改善了外观质量。因此,本专利技术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的结构简单,避免了现场生产的焊装工艺中焊钳与制件的干涉,实现了现场生产工艺的可操作性。 同时,因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易造成车身零件变形,影响后组合灯与侧围外板外观配合不良,采用本专利技术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后,不仅增加了侧围外板后部结构的强度,避免了车身后部强度不足的问题,也提升了后组合灯与侧围外板的外观匹配效果。 此外,本专利技术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可与侧围外板采用点焊的连接方式,避免了因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导致该工位的操作时间过长的问题,提高了现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 图3是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配合连接的侧围外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与图3中侧围外板连接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与图3中侧围外板点焊连接时焊点示意图。 附图中:101、第一类板件;102、第一类板件;2、第二类板件;3、第三类板件;4、翻边;5、U型空缺;6、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701、焊点;702、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身侧围外板与后组合车灯连接时焊钳操作空间较小造成的困难以及连接后车身后部强度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后组合车灯固定板结构,图1是其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其结构示意图之二。 该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包括两块平行的第一类板件101和102、相对的两条边与两块平行的第一类板件101和102的一条边连接的第二类板件2,该第二类板件2与两块第一类板件101和102均垂直,两块第一类板件101和102与第二类板件2构成U型结构。该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还包括第三类板件3,第三类板件3与两个第一类板件101和102以及第二类板件2均垂直,且有三条边分别与第一类板件101、102和第二类板件2位于同一侧的一条边连接,该第三类板件3具有朝向外侧的U型开口,该U型开口的长度大于第三类板件长度的一半。 此外,该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还包括翻边4,该翻边4从一块第一类板件101中与第二类板件2平行的外侧边出发,向第一类板件101和102、第二类板件2和第三类板件3构成的结构的外侧延伸。同时,该翻边4与第二类板2件平行,与第一类板件101、102和第三类板件3均垂直。第三类板件3靠近第二类板件2的一端具有安装孔,以安装后组合灯。该安装孔共有两个,分布在U型开口的两侧。这两个安装孔均为螺纹孔。 上述第一类板件101、102、第二类板件2、第三类板件3的板面和翻边4的表面均为矩形。 第一类板件、第二类板件、第三类板件、翻边的命名均旨在易于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构件可以通过逐步连接成形,也可以一体成形,其命名不抵触这些构件一体成形的构造方式。 图3所示为与本专利技术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配合的侧围外板的结构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其在尾部安装后组合灯处具有U型空缺5,该U型空缺5与本专利技术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的外形配合,从而可以将本专利技术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安装在此处,安装方式可为焊接。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的三个面(即第一类板件101和102以及第二类板件2的外侧面)构成U型结构,因此在其与侧围外板焊接时,焊枪可以通过第三类板件3的U型开口处放入该U型结构中,保证了焊接的空间。本专利技术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与侧围外板安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6为本实施例的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其连接在侧围外板的U型空缺5中。图5是本专利技术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与车辆侧围外板采用点焊方式连接的示意图,701和702以及同类点均为焊点。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示例,本专利技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能够有多种变形。例如,本实施例中两块第一类板件平行且均与第二类板件垂直,而本专利技术中两块第一类板件分别从第二类板件相对的两条边出发朝着第二类板件的同一侧延伸,构成的结构具有朝向第二类板件该侧的开口即可;同样本实施例中第三类板件与两块第一类板件和一块第二类板件均垂直,而本专利技术中第三类板件从第二类板件的另外两条边(即第二类板件中除了与第一类板件连接的两条边以外的两条边)中的一条开始,沿着与第一类板件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第一类板件和至少一块第二类板件;两块第一类板件分别从第二类板件相对的两条边开始,向第二类板件的同一侧延伸,构成的结构具有朝向第二类板件该侧的开口;所述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块第三类板件,第三类板件从第二类板件的另两条边中的一条开始,沿着与第一类板件相同的一侧延伸,且第三类板件另外相对的两条边分别连接两块第一类板件朝向第三类板件的边;第三类板件中具有朝向外侧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第一类板件和至少一块第二类板件;两块第一类板件分别从第二类板件相对的两条边开始,向第二类板件的同一侧延伸,构成的结构具有朝向第二类板件该侧的开口; 所述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块第三类板件,第三类板件从第二类板件的另两条边中的一条开始,沿着与第一类板件相同的一侧延伸,且第三类板件另外相对的两条边分别连接两块第一类板件朝向第三类板件的边; 第三类板件中具有朝向外侧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第一类板件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类板件与所述两块第一类板件均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组合灯固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类板件与所述两个第一类板件和第二类板件均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霞宋叶红隋军李国林李宏华李功赋吴成明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