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镜头及用于摄影镜头的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355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摄影镜头及用于摄影镜头的垫圈。该用于摄影镜头的垫圈,呈环状且包含一里层以及二表层。二表层贴附于里层的相对二侧。垫圈具有一物侧表面、一像侧表面以及一第一内环斜面。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相互平行地形成于二表层外侧且分别朝向透镜的一物侧以及一像侧。第一内环斜面形成于垫圈的内周壁且连接于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二表层的抗反射能力优于里层的抗反射能力。该摄影镜头,包含一镜筒、复数个透镜以及如上所述的一垫圈。透镜设置于镜筒内部。垫圈设置于镜筒与透镜的其中之一之间或设置于二相邻透镜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摄影镜头,可减少眩光或鬼影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摄影镜头及用于摄影镜头的垫圈。该用于摄影镜头的垫圈,呈环状且包含一里层以及二表层。二表层贴附于里层的相对二侧。垫圈具有一物侧表面、一像侧表面以及一第一内环斜面。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相互平行地形成于二表层外侧且分别朝向透镜的一物侧以及一像侧。第一内环斜面形成于垫圈的内周壁且连接于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二表层的抗反射能力优于里层的抗反射能力。该摄影镜头,包含一镜筒、复数个透镜以及如上所述的一垫圈。透镜设置于镜筒内部。垫圈设置于镜筒与透镜的其中之一之间或设置于二相邻透镜之间。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摄影镜头,可减少眩光或鬼影的发生。【专利说明】摄影镜头及用于摄影镜头的垫圈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摄影镜头,尤指一种用于摄影镜头的垫圈。
技术介绍
摄影镜头是相机中相当重要的光学组件,其光学性能对成像质量影响甚巨。一般摄影镜头主要包含镜筒、复数(复数,是指二及以上的数量)个透镜以及复数个垫圈。透镜设置于镜筒内部,且垫圈可设置于镜筒与透镜之间或二相邻透镜之间。当由位于摄影镜头的物侧的待拍摄物所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镜筒时,即会经由透镜在摄影镜头的像侧的成像面上形成影像。然而,由于垫圈具有一定的厚度,杂散光线有可能经由垫圈的内周壁的反射到达成像面,进而产生眩光(flare)或鬼影(ghost)。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摄影镜头及用于摄影镜头的垫圈,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摄影镜头包含一镜筒、复数个透镜以及一垫圈。透镜设置于镜筒内部。垫圈设置于镜筒与透镜的其中之一之间或设置于二相邻透镜之间。垫圈呈环状且包含一里层以及二表层。二表层贴附于里层的相对二侧。垫圈具有一物侧表面、一像侧表面以及一第一内环斜面。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相互平行地形成于二表层外侧且分别朝向透镜的一物侧以及一像侧。第一内环斜面形成于垫圈的内周壁且连接于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二表层的抗反射能力优于里层的抗反射能力。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摄影镜头的垫圈包含一里层以及二表层。里层呈环状。二表层呈环状且贴附于里层的相对二侧。垫圈具有一物侧表面、一像侧表面以及一第一内环斜面。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相互平行地形成于二表层外侧。第一内环斜面形成于垫圈的内周壁且连接于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二表层的抗反射能力优于里层的抗反射能力。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在里层的相对二侧贴附抗反射能力较好的表层,而形成三层式垫圈,并且在此三层式垫圈的内周壁形成内环斜面。当由位于摄影镜头的物侧的待拍摄物所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镜筒时,二表层与内环斜面可有效降低垫圈的内周壁的反射效果,进而减少眩光或鬼影的发生。 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说明书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摄影镜头的剖面图。 图2为图1中的垫圈的剖面图。 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垫圈的剖面图。 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垫圈的剖面图。 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垫圈的剖面图。 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垫圈的剖面图。 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垫圈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I摄影镜头 3成像面 10 镜筒 12a、12b、12c 透镜 14a、14b、14c、24a、34a、44a、54a、64a 塾圈 100入光孔 140 里层 142、144 表层 146物侧表面 148像侧表面 150第一内环斜面 152第二内环斜面 154 内环平面 T 厚度 L 光轴 SI 物侧 S2 像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摄影镜头I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摄影镜头I包含一镜筒10、复数个透镜12a、12b、12c以及复数个垫圈14a、14b、14c。于此实施例中,摄影镜头I包含三个透镜12a、12b、12c以及三个垫圈14a、14b、14c。透镜12a、12b、12c与垫圈14a、14b、14c皆设置于镜筒10内部。镜筒10于物侧具有一入光孔100。垫圈14a、14b、14c皆呈环状,其中垫圈14a设置于镜筒10的入光孔100内侧壁与透镜12a之间,垫圈14b设置于二相邻透镜12a、12b之间,且垫圈14c设置于二相邻透镜12b、12c之间。换言之,本专利技术的垫圈可设置于镜筒10与透镜12a、12b、12c的其中之一之间或设置于透镜12a、12b、12c中的二相邻透镜之间。需说明的是,透镜与垫圈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应用而决定,不以图1所绘示的实施例为限。 摄影镜头I可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的相机模块、传统相机或数字相机。于此实施例中,可将摄影镜头I的相对二侧分别定义为物侧SI以及像侧S2,且于像侧S2设置一成像面3。此外,透镜12a、12b、12c具有一光轴L。当由位于摄影镜头I的物侧SI的待拍摄物(未显示)所发出或反射的光线沿着光轴L进入镜筒10时,即会经由透镜12a、12b、12c在摄影镜头I的像侧S2的成像面3上形成影像。于实际应用中,成像面3可为电荷稱合组件(Charge-coupled Device, CCD)传感器或互补式金属氧化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CMOS)传感器。 请参阅图2,图2为图1中的垫圈14a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垫圈14a包含一里层140以及二表层142、144。二表层142、144贴附于里层140的相对二侧,而形成三层式垫圈14a。此外,垫圈14a具有一物侧表面146、一像侧表面148以及一第一内环斜面150。物侧表面146与像侧表面148相互平行地形成于二表层142、144外侧且分别朝向透镜12a、12b、12c的物侧SI以及像侧S2。第一内环斜面150形成于垫圈14a的内周壁且连接于物侧表面146与像侧表面148,其中垫圈14a的内径是沿着第一内环斜面150由像侧S2朝向物侧SI逐渐扩大,使得垫圈14a于第一内环斜面150处与像侧表面148处(S卩,朝接近透镜12a、12b、12c的光轴L的方向)之间的厚度T逐渐递减。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内环斜面150可利用冲压方法(stamping process)形成于垫圈14a的内周壁。 于此实施例中,二表层142、144的抗反射能力优于里层140的抗反射能力。换言之,相较于里层140, 二表层142、144具有较佳的不透明度(opticaldensity)以及光泽度(surface gloss rat1)。举例而言,二表层142、144的不透明度可为4.0,且针对60度角的入射光的光泽度可为2?4%。里层140可根据结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耐化学性以及吸水性选择由高分子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或金属(例如,无铅黄铜或不锈钢)制成,而二表层142、144可由碳材料(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影镜头,包含:一镜筒;复数个透镜,设置于该镜筒内部;以及一垫圈,设置于该镜筒与该数个透镜的其中之一之间或设置于该数个透镜中的二相邻透镜之间,该垫圈呈环状且包含一里层以及二表层,该二表层贴附于该里层的相对二侧,该垫圈具有一物侧表面、一像侧表面以及一第一内环斜面,该物侧表面与该像侧表面相互平行地形成于该二表层外侧且分别朝向该数个透镜的一物侧以及一像侧,该第一内环斜面形成于该垫圈的内周壁且连接于该物侧表面与该像侧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该二表层的抗反射能力优于该里层的抗反射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宏章邓一满傅维威詹海斌徐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