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数控机床I/O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320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数控机床I/O电路板,包括输入信号I电路板与输出信号O电路板,所述输入信号I电路板上自左至右、自上至下依次设有CB104接口、OUT3接口、OUT2接口、OUT1接口、CG32接口、CB106接口、CB105接口与CG31接口,所述输出信号O电路板上一侧自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跳转端子、OUT1端子、J5端子、第二跳转端子、OUT2端子、J5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输入信号I电路板、输出信号O电路板的设计,实现了变控制系统、不变电路的目的,让复杂的数控电路变得简单、方便,便于用户使用和后期的维护,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数控机床I/o电路板
本技术属于数控机床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电路控制中使用的兼容性强的I/o电路板。
技术介绍
在目前国内的数控机床领域,中高端数控机床使用的控制系统多为日本发那科、日本三菱,台湾新代和德国西门子制造生产的,还有一些经济型数控机床使用国产系统。其中,国内数控加工中心领域,日本发那科和日本三菱数控系统占有8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于不同的数控系统,其I/O地址的编排方式不同、PMC控制方式不同、电压需求的不同,就需要有一套与之搭配的电路控制模块。目前,数控机床制造厂商都采用一种数控系统搭配一套电路控制模块,制作的I/O电路板模块不具有兼容性,导致制作成本提高,电控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数控机床I/O电路板。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种新型数控机床I/O电路板,包括输入信号I电路板与输出信号0电路板,所述输入信号I电路板上自左至右、自上至下依次设有CB104接口、0UT3接口、0UT2接口、OUT 1接口、CG32接口、CB106接口、CB105接口与CG31接口,所述输出信号0电路板上一侧自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跳转端子、0UT1端子、J5端子、第二跳转端子、0UT2端子、J2端子。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输入信号I电路板、输出信号0电路板的设计,实现了变控制系统、不变电路的目的,让复杂的数控电路变得简单、方便,便于用户使用和后期的维护,同时本技术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技术输入信号I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输出信号0电路板一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输出信号0电路板另一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基于以上
技术介绍
阐述的理由,制作一种新型数控机床I/O电路板,实现模块化,可以兼容日本三菱和日本发那科系统。本技术由输入信号I电路板15、输出信号ο电路板16和辅助模块组成。输入信号I电路板15与输出信号0电路板16实现了对不同的数控系统兼容。在输入信号I电路板15中,针对不同的数控系统,设置了不同的信号接口,并进行标注,方便连接。 输出信号0电路板16可以在不同系统或同一种系统的不同版本中使用,外接的接触器、继电器等线圈电压需求可以自由选择。真正实现变控制系统、不变电路的目的,让复杂的数控电路变得简单,方便用户使用和后期维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数控机床1/0电路板,包括输入信号I电路板15与输出信号0电路板16,所述输入信号I电路板15上自左至右、自上至下依次设有08104接口 3、0^X3 接口 8、0^X2 接口 7、0^X1 接口 6、0632 接口 2、08106 接口 5、08105 接口 4 与(^31接口 1,所述输出信号0电路板16上一侧自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跳转端子14、0爪1端子9、了5端子11、第二跳转端子13、0爪2端子10、了2端子12。 在使用日本三菱系统时,如图1,将系统输入接口与⑶31接口 1连接,系统输出接口与(^32接口 2连接。 在日本发那科系统时,因该系统输入和输出为相同接口,如图1,可以将系统输入接口分别与⑶104接口 3X8105接口 4和⑶106接口 5连接。外部检测输入信号接线可以和输入信号I电路板15下端的对应分类信号接线点连接。系统输出信号通过⑶II接口 6、0爪2接口 7和0爪3接口 8连接到图2中的输出信号0电路板16中。 在图2中,输出信号电缆和⑶II端子9、0口 12端子10连接。外部的接触器、线圈等负载电压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并与了5端子11或了2端子12连接。同时根据系统版本的不同,其共用点(1)1为07或2价可以通过第一跳转端子14、第二跳转端子13选择,以实现其兼容性。这种数控系统的电路控制1/0电路板,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使用方便。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数控机床I/O电路板,包括输入信号I电路板(15)与输出信号O电路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信号I电路板(15)上自左至右、自上至下依次设有CB104接口(3)、OUT3接口(8)、OUT2接口(7)、OUT1接口(6)、CG32接口(2)、CB106接口(5)、CB105接口(4)与CG31接口(1),所述输出信号O电路板(16)一侧自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跳转端子(14)、OUT1端子(9)、J5端子(11)、第二跳转端子(13)、OUT2端子(10)、J2端子(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数控机床I/o电路板,包括输入信号I电路板(15)与输出信号O电路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信号I电路板(15)上自左至右、自上至下依次设有CB104接口(3)、0UT3 接口(8)、0UT2 接口(7)、0UT1 接口(6)、CG32 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泉万明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霍仕达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