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咖啡碱、高儿茶素的茶多酚提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058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茶叶中提取低咖啡碱、高儿茶素的茶多酚提取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绿茶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将茶叶浸提2次,使茶多酚溶解在溶液中,过滤后,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及利用纯水洗涤至少2次后,再回收乙酸乙酯、冷冻干燥等工序生产茶多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儿茶素保留率高,经济效益显著,便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咖啡碱、高儿茶素的茶多酚提取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多酚提取工艺,特别涉及一种从茶叶中提取低咖啡碱、高儿茶 素的茶多酚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茶多酚又名茶鞣质、茶单宁,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简称 为TP(teaupolyphenol)。其主要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5? 80%,是茶叶诸多保健及药理功能之首要成分,它由7种有效单体组成,S卩儿茶素(C)、表儿 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CG)、表没食 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GCG)及EGCG的二聚体一。国内外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儿茶素具 抗氧化、降血脂、抗癌、抑菌消炎、抗病毒、拮抗艾滋病病毒、防治糖尿病和防治帕金森(氏) 痴呆症等许多的保健及药理功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粮油、药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多个领 域。然而茶叶中含有咖啡碱(caffeine)、茶叶碱(theophylline)、可可碱(sandshoes)等 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咖啡碱含量最高,约占茶叶干物质的2%?5%,易溶于热水,茶叶中 80%的咖啡碱可溶入茶汤中,人们通过饮茶可摄人较多的咖啡碱,从而引起中枢神经兴奋, 产生提神、醒脑的功效;1989年LimaDR研究咖啡碱与健康中报道对咖啡碱敏感的人群一次 性摄取l〇mg咖啡碱便会引起某些不适症状,如焦虑、恶心、头痛和失眠等症。因此,生产低 咖啡碱、高儿茶素的茶多酚,开发各种保健食品、化工用品,拓展茶叶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 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生产低咖啡碱、高儿茶素的茶多酚,使茶多酚中对人 体有副作用的咖啡碱含量减少,使具有生物活性保健功效的儿茶素的保留量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以绿茶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 浸提2次过滤后,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及利用纯水洗涤后,再回收乙酸乙酯、冷冻干燥等工 序生产茶多酚。 其具体加工工艺为: (1)浸提:先将100-200质量份的纯水加热至90-98°C后,加入0? 2-0. 4质量份的 柠檬酸,使其充分溶解制成酸液;再加入10-20质量份的茶叶在90-95°C条件下浸提0. 5-2 小时后,过滤。此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溶解到溶液中。 (2)过滤与浓缩:将步骤(1)中的滤液,过4?6i!m陶瓷膜进行过滤,去除茶叶碎 片悬浮物、沙粒、杂质。滤液再利用0. 2?0. 5 y m反渗透膜浓缩,将小分子的水和离子去除, 保留茶多酚等大分子化合物,同时陶瓷膜和反渗透膜便于清洗,使其再生。 (3)萃取与洗涤:按照浓缩液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1-3进行萃取,使茶多酚溶 解到乙酸乙酯中,同时将下层废液放出后,加入1?1. 5倍乙酸乙酯体积的纯水洗涤,咖啡 碱等溶于水的物质留在下层水溶液中,弃溶于水层中的咖啡碱。 如果浓缩液中固形物含量在10-15 %时,通过1次萃取就可以将浓缩液中的茶多 酚萃取出;如果固形物含量大于15%时需要2次萃取,才能将茶多酚萃取出;如果固形物含 量小于10%时,所需要的乙酸乙酯量就越大。 (4)回收溶剂与干燥:在乙酸乙酯层中加入0. 005?0. 01倍乙酸乙酯层体积的纯 水,其目的是乙酸乙酯回收时将其茶多酚转溶至水中,在60-80°C条件下,真空回收乙酸乙 酯,溶液中固形物主要为茶多酚,当固形物含量占溶液体积的在80?85%时,再冷冻干燥。 优选的,将步骤(1)过滤后所得茶渣,在85-95°C条件下放入重新配置的所述酸液 中浸提0. 5-2小时后,过滤,将两次浸提获得的滤液合并。 优选的,将两次浸提过滤后的茶渣于85-95°C条件下多次放入重新配置的所述酸 液中浸提,每次浸提时间为〇. 5-2小时,之后过滤,合并每次浸提的滤液。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过滤用筛网为200目。 优选的,步骤(2)中,浓缩后所述浓缩液中固形物含量为10?20%。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洗涤次数为2次以上。 优选的,所述茶叶为绿茶。 本专利技术的工艺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儿茶素保留率高,经济效益显著,便于工业 化生产。利用本专利提取茶多酚,提取率在10?12%,茶多酚含量大于95%,儿茶素含量 大于75%,咖啡碱含量小于2%。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制备茶多酚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以云南大叶种群体种加工成的晒青绿茶为原料,按照如下工序生产茶多酚。 (1)浸提:利用温州贝诺机械有限公司型号为BNJZ-100提取浓缩机组进行浸提。 取纯水100L加热至95°C后,加入柠檬酸0. 3公斤使其充分溶解,再在上述柠檬酸溶液中加 入晒青绿茶10公斤在90°C条件下浸提0. 5小时后,利用200目的筛网进行过滤,所得滤液 备用;之后再取纯水90L加热至95°C后,加入柠檬酸0. 25公斤使其充分溶解,将过滤后的 茶渣加入所述柠檬酸溶液中,在95°C条件下浸提1小时后,利用200目的筛网进行过滤,将 两次浸提获得的滤液合并; (2)过滤与浓缩:将合并后的所述滤液,利用合肥世杰膜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型号 为SJM-FHM-14陶瓷复合膜BNJZ-100进行过滤,去除茶叶碎片悬浮物、沙粒、杂质,滤液再利 用合肥世杰膜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型号为SJM-NSM-140反渗透膜浓缩,直至浓缩液的固形物 含量在10%。 (3)萃取与洗涤:在10L浓缩液中加入30L乙酸乙酯萃取1次,将下层废液放出后, 利用咖啡碱极易溶于水的原理,加入30L的纯水洗涤,洗涤2次后,可将大部分咖啡碱脱出。 (4)回收溶剂与干燥:在30L乙酸乙酯层中加入0.3L的纯水后,其目的使乙酸乙 酯在回收的同时将其中的茶多酚转溶至水中,在65°C条件下,真空回收乙酸乙酯,当固形物 含量在85%时,再利用北京亚泰科隆仪器技术有限公司LGJ-1A冷冻干燥机进行干燥,获得 低咖啡碱、高儿茶素的茶多酚。 实施例二 以云南大叶种群体种加工成的烘青绿茶为原料,按照如下工序生产茶多酚。 (1)浸提:利用温州贝诺机械有限公司型号为BNJZ-100提取浓缩机组,取纯水 200L加热至95°C后,加入柠檬酸0. 4公斤使其充分溶解,再在上述柠檬酸溶液中加入烘青 绿茶20公斤在95°C条件下浸提1. 5小时后,利用200目的筛网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备用; 之后再取纯水90L加热至95°C后,加入柠檬酸0. 25公斤使其充分溶解,将过滤后的茶渣加 入所述柠檬酸溶液中,在90°C条件下浸提0.5小时后,利用200目的筛网进行过滤,将两次 浸提获得的滤液合并; (2)过滤与浓缩:将合并后的所述滤液,利用合肥世杰膜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型号 为SJM-FHM-14陶瓷复合膜BNJZ-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咖啡碱、高儿茶素的茶多酚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浸提:先将100‑200质量份的纯水加热至90‑98℃后,加入0.2‑0.4质量份的柠檬酸,使其充分溶解制成酸液;再加入10‑20质量份的茶叶在90~95℃条件下浸提0.5‑2小时后,过滤;(2)过滤与浓缩:将步骤(1)中的滤液,过4~6μm陶瓷膜进行过滤,滤液再利用0.2~0.5μm反渗透膜浓缩;(3)萃取与洗涤:将浓缩液与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为1:1‑3进行萃取,将下层废液放出后,加入1~1.5倍乙酸乙酯体积的纯水洗涤;(4)回收溶剂与干燥:在乙酸乙酯层中加入0.005‑0.01倍乙酸乙酯层体积的纯水后,在60‑80℃条件下,真空回收乙酸乙酯,固形物含量在80~85%时,再冷冻干燥后制得所述茶多酚。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低咖啡碱、高儿茶素的茶多酚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浸提:先将100-200质量份的纯水加热至90-98°C后,加入0. 2-0. 4质量份的柠檬 酸,使其充分溶解制成酸液;再加入10-20质量份的茶叶在90?95°C条件下浸提0. 5-2小 时后,过滤; (2) 过滤与浓缩:将步骤(1)中的滤液,过4?6μπι陶瓷膜进行过滤,滤液再利用 0. 2?0. 5 μ m反渗透膜浓缩; (3) 萃取与洗涤:将浓缩液与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为1:1-3进行萃取,将下层废液放出 后,加入1?1. 5倍乙酸乙酯体积的纯水洗涤; (4) 回收溶剂与干燥:在乙酸乙酯层中加入0. 005-0. 01倍乙酸乙酯层体积的纯水后, 在60-80°C条件下,真空回收乙酸乙酯,固形物含量在80?85%时,再冷冻干燥后制得所述 茶多酚。2.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波梁名志蔡丽宋维希李晓霞杨盛美马伟韩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