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毒银杏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2830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毒银杏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剂的制备:从茯砖茶中分离出冠突散囊菌并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2)银杏叶预处理:将银杏叶清洗除杂,切条并杀青,杀青后进行摊凉揉捻得到毛茶;3)配料及渥堆:将毛茶去杂后与黑毛茶拼配;拼配好的茶叶经一次汽蒸后渥堆;4)接种:渥堆后的茶叶经二次汽蒸后加入固体纯菌种发酵剂进行接种;5)压块及发酵:接种后将茶叶压成茶砖;并将茶砖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6)脱水及包装:将发酵结束后的茶砖脱水,脱水后的茶砖直接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既能有效保留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又能减少银杏酸的含量,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并且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及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毒银杏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银杏茶是由银杏叶精制而成的保健茶,近年来,银杏茶因具有降血脂、软化血管、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改善心脑血管循环和抗血栓等作用,同时还具有普通茶叶生津止渴,解乏提神的功效受到人们广泛的接受和认可。银杏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物质(flavonoids)、萜内酯类物质(terpenoids)、聚异戊烯醇类物质(polyprenols)、有机酸类等。但银杏茶还含有毒副作用成分银杏酸(Ginkgolic Acids,GAs),研究报道,银杏酸对人体具有致敏作用、细胞毒性、肝损伤等作用。若不控制银杏茶中银杏酸的含量,势必给安全饮用带来隐患。因此国际医药市场对银杏酸限量要求极为严格,是目前银杏提取物(GBE)产品中最关键的限量指标之一。以银杏叶为原料通过制茶工艺生产的银杏茶以前是按普通食品标准进行QS认证,没有GAs指标限值,2010年国家质监局将银杏茶正式确定为保健食品,相关产品必须经过毒理,动物及临床实验才准许上市。因此,能否降低银杏茶中GAs,成为产品开发的一个瓶颈环节。目前脱除银杏酸的方法有:物理法如超临界CO2脱毒法等,化学法如碱液浸泡脱毒法,这些方法有的只适合银杏提取物加工,有的在脱毒过程中黄酮等功效成分的损失较大,如何在银杏茶加工过程中降低银杏酸含量,保证饮用安全,且保留银杏黄酮和萜内酯等功效成分,是目前银杏茶加工的主要>技术难题。申请号CN201310742666.X,公开号CN103704444A的专利技术名称“一种银杏叶茶的加工方法”。采用银杏叶嫩芽,其工艺是将银杏叶嫩芽晾干、切丝,用酒精蒸汽蒸制。冷却后加入银杏叶嫩芽重量比5%的乳酸菌发酵剂,搅匀,盖严缸盖,在38~42℃温度下,发酵12~16h,发酵完毕后低温干燥脱水、揉捻、烘干、包装。该方法重在改善银杏茶口感,而未考虑对人体有害得银杏酸类物质的脱除。申请号97107375.9,公开号CN1191678A。专利技术名称“一种银杏茶及制作方法”。采用由银杏叶提取物(GBE)和茶叶兑配。其工艺是用树脂吸附法从银杏叶中提取活性成分GBE,经浓缩干燥制成总黄酮≥24%,内酯≥5%的浅黄色或褐黄色GBE粉末,再将GBE粉末与水以10~20%(W/V)的溶液,均匀喷洒于茶叶,再经干燥即为成品。其银杏茶的配方为GBE0.4~1.2份,茶叶80~100份。该方法采用的是化学法脱除银杏酸,且银杏叶提取物(GBE)的价格昂贵,企业成本过高,消费者担负不起,无法大规模推广。并且此法只是在茶叶中添加了少量银杏提取物,难以发挥银杏茶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毒银杏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既能有效保留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又能减少银杏酸类的含量,降低对人体的危害,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并且不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及推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毒银杏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剂的制备:首先从茯砖茶中分离出冠突散囊菌,将其纯化鉴定后低温斜面保藏,使用PDA扩培备用;然后制备发酵剂培养基;将扩培好的冠突散囊菌配制成菌液并无菌接种于发酵剂培养基上,培养后得到冠突散囊菌培养物;最后将冠突散囊菌培养物干燥,干燥后磨碎过筛,将过筛的冠突散囊菌培养物与KH2PO4、MgSO4按照7:2:1的质量比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2)银杏叶预处理:将银杏叶清洗并去除病虫叶和杂质,将其切成条状并杀青处理,杀青后的原料进行摊凉、揉捻得到银杏毛茶;3)配料及渥堆:将银杏毛茶去杂后与黑毛茶按照4:1的质量比拼配;拼配好的茶叶经一次汽蒸后渥堆;4)接种:渥堆后的茶叶经二次汽蒸后加入固体纯菌种发酵剂进行接种;5)压块及发酵:接种后将茶叶压成茶砖;并将茶砖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6)脱水:将发酵结束后的茶砖脱水。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剂培养基包括茶水比为1/40的茶水,每100L茶水加入麸皮100kg,葡萄糖6kg,酵母浸粉4kg,NaCl 0.8kg,所述发酵剂培养基在121℃的温度或0.1~0.15MPa的压力下灭菌30min。进一步地,步骤1)中扩培好的冠突散囊菌配制成浓度为2×107~9×107个/ml的菌液,接种量相对于发酵剂培养基为20ml/kg。进一步地,步骤1)中培养过程的温度调节方式为:培养时间为8天,前三天为26~28℃,后五天为24~26℃;培养后得到的冠突散囊菌培养物中菌数达到3×109~8×109/g。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干燥是在100级净化条件下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干燥温度为35℃;干燥后磨碎过60目筛子。进一步地,步骤2)将银杏叶切成8~10mm的条状,放入杀青机中杀青,杀青机的锅温为220~250℃左右,叶片温度在100~120℃,杀青后的原料进行摊凉、揉捻得到银杏毛茶,使银杏毛茶的含水量在8~10%。进一步地,步骤3)中一次汽蒸条件为:气蒸时间为30~35s,蒸汽温度为110~120℃;一次汽蒸后控制拼配好的茶叶含水量为25~28%,渥堆温度为50~55℃,渥堆时间为20~24h。进一步地,步骤4)中二次汽蒸条件为:气蒸时间为5~10s,蒸汽温度为115~125℃;固体纯菌种发酵剂添加量为拼配好的茶叶重量的0.1~0.2%。进一步地,步骤5)中接种完毕后,将茶叶倒入砖茶模具内,压制2~4h得到茶砖;发酵室温度为27~29℃,湿度为70~75%,发酵时间为8天。进一步地,步骤6)中脱水温度为38~45℃,最终控制茶砖的含水量在8~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中选用冠突散囊菌作为主要发酵脱毒菌种,并将其配制成固体发酵剂产品,成功运用于银杏茯砖茶的生产,冠突散囊菌能有效降低银杏茶中银杏酸GAs含量,并且提高或保留杏茶中对人体有益的功效物质银杏黄酮和萜内酯的含量,本专利技术方法还可缩短发酵茶的生产周期,发酵3天时就能看到金黄色金花菌,较传统茯砖茶的自然发花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本发明方法在采用微生物发酵法降解银杏酸类物质的同时,还能有效脱除银杏茶的苦涩味,不但使银杏砖茶具有了金花菌的保健功能,还会增加独特的菌花香,本专利技术方法中使用的发酵生产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易于规模化生产。制备的银杏砖茶功效成分含量多,活性强,适合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消食健胃功能。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毒银杏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剂的制备:首先从茯砖茶中分离出冠突散囊菌,将其纯化鉴定后低温斜面保藏,使用PDA扩培备用;然后制备发酵剂培养基;将扩培好的冠突散囊菌配制成菌液并无菌接种于发酵剂培养基上,培养后得到冠突散囊菌培养物;最后将冠突散囊菌培养物干燥,干燥后磨碎过筛,将过筛的冠突散囊菌培养物与KH2PO4、MgSO4按照7:2:1的质量比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2)银杏叶预处理:将银杏叶清洗并去除病虫叶和杂质,将其切成条状并杀青处理,杀青后的原料进行摊凉、揉捻得到银杏毛茶;3)配料及渥堆:将银杏毛茶去杂后与黑毛茶按照4:1的质量比拼配;拼配好的茶叶经一次汽蒸后渥堆;4)接种:渥堆后的茶叶经二次汽蒸后加入固体纯菌种发酵剂进行接种;5)压块及发酵:接种后将茶叶压成茶砖;并将茶砖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6)脱水:将发酵结束后的茶砖脱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毒银杏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发酵剂的制备:首先从茯砖茶中分离出冠突散囊菌,将其纯化鉴定后
低温斜面保藏,使用PDA扩培备用;然后制备发酵剂培养基;将扩培好的冠
突散囊菌配制成菌液并无菌接种于发酵剂培养基上,培养后得到冠突散囊菌
培养物;最后将冠突散囊菌培养物干燥,干燥后磨碎过筛,将过筛的冠突散
囊菌培养物与KH2PO4、MgSO4按照7:2:1的质量比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
酵剂;
2)银杏叶预处理:将银杏叶清洗并去除病虫叶和杂质,将其切成条状并
杀青处理,杀青后的原料进行摊凉、揉捻得到银杏毛茶;
3)配料及渥堆:将银杏毛茶去杂后与黑毛茶按照4:1的质量比拼配;拼
配好的茶叶经一次汽蒸后渥堆;
4)接种:渥堆后的茶叶经二次汽蒸后加入固体纯菌种发酵剂进行接种;
5)压块及发酵:接种后将茶叶压成茶砖;并将茶砖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
6)脱水:将发酵结束后的茶砖脱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毒银杏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中所述的发酵剂培养基包括茶水比为1/40的茶水,每100L茶水加入麸皮
100kg,葡萄糖6kg,酵母浸粉4kg,NaCl 0.8kg,所述发酵剂培养基在121℃
的温度或0.1~0.15MPa的压力下灭菌3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毒银杏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中扩培好的冠突散囊菌配制成浓度为2×107~9×107个/ml的菌液,接种
量相对于发酵剂培养基为20ml/k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毒银杏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俊哲任金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