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81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车身和车门内衬的车门,其中所述车门在车身和车门内衬之间具有一个密封区域,其中所述车门内衬借助于可以在安装方向上移动以产生附接的附接部件安装在车身上,其中,在所述密封区域设置一个密封型材,该密封型材在已将所述密封型材压靠车身或车门内衬之后借助于一个的压紧力以密封的方式设置,其中所述密封型材如此设置,即所述的压紧力沿平行于安装方向延伸的压紧距离单调增加,并具有约小于约5牛顿每毫米压紧距离以及每厘米密封型材纵向伸缩的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车身和车门内衬的车门,该车门在车身和车门内衬之间具有密封区域,该车门内衬借助于在安装方向上移动以用于固定的固定部件而固定于车身上。例如,从DE 101 35 848 A1中已知此类车门。根据这种已知的车门结构,提供了一种能够借助于特定压紧力在车身和车门内衬之间实现密封的密封型材,其中所述压紧力必须借助于特定的方法精确地调节,以确保一定的密封度。然而,此类方法本身并不能够确保车身和车门内衬之间所需的密封达到足够的程度。此外,还从DE 103 03 387 B4中已知,通过设置一个周缘的磁性密封型材将门板(Tuerblech)密封在装配状态下朝向乘客车厢的车门内衬上。缺点在于,由于需要使用可磁化的异向部件(Gegenelement),因此这样的密封型材一方面具有高成本和高重量,此外还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例如对于铝制车身并非如此)。此外,缺点在于,当保持相对较低的制造公差时才能在车身和车门内衬间提供安全的密封,这会显著提高生产费用并因此提高成本。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不具有现有技术中的缺点的车门。本专利技术的任务通过一个具有车身和车门内衬的车门解决,该车门在车身和车门内衬之间具有密封区域,该车门内衬借助于在安装方向上移动以用于固定的固定部件而固定于车身上,在密封区域设置一个密封型材,在将该密封型材压靠在车身或车门内衬之后该密封构件通过压紧力密封设置,并且其中所述密封型材如此设置,即所述的压紧力沿平行于安装方向延伸的压紧距离(Andrueckdistanz)单调增加,并具有约等于或小于约1牛顿每毫米压紧距离以及每厘米密封型材纵向伸缩的斜率。本专利技术的车门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可以相对低的成本获得车身和车门内衬之间的良好密封。尤其有利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密封型材具有公差补偿,从而使对相关部件的公差要求,特别是对车身和车门内衬——的公差要求(Toleranzanforderung)更低。这就意味着彼此固定的部件的公差可以更大,并因此使划算的生产成为可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借助于接合在车身和车门内衬之间的-->夹子或固定部件以相对较简单和容易的方式实现手动装配。就此而言,尽管固定部件可更简单且更迅速地安装,但一方面也需要能够在所有的使用情形下把持住车门内衬,也即必须具有足够的固定力,另一方面也必须能够容许车门内衬与车身的可逆固定,尤其是例如在车身和车门内衬之间的内部空间中进行修理的情况下。这样,密封区域或密封型材的压紧力通常在车门内衬和车身之间用作固定部件保持力(Haltekraft)的异向力,因此固定的稳定性倾向于减小。因此,为在车身和车门内衬之间产生所需的密封而可能实现的压紧力是有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尤其优选的是,设置压紧力使其在压紧距离上具有近似等于或小于约0.8牛顿每毫米压紧距离以及每厘米密封型材纵向伸缩的斜率,优选地近似等于或小于约0.6牛顿每毫米压紧距离以及每厘米密封型材纵向伸缩的斜率,特别优选地近似等于或小于约0.4牛顿每毫米压紧距离以及每厘米密封型材纵向伸缩的斜率。由此可以一方面以特别的方式在车门内衬和车身之间获得良好的密封,另一方面尽可能小地降低固定部件的保持力。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还优选车门内衬借助于固定部件基本上沿密封区域固定在车身上,其中所述固定部件施加所述压紧力。由此可实现特别优良的密封,因为在密封区域设置了固定部件。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还优选压紧力最大达到固定部件保持力的约60%,优选最大达到固定部件保持力的约40%,特别优选达到固定部件保持力的约35%。由此,可有效地将车门内衬简单且容易地安装至车身上,将车门内衬可靠地固定于车身上,并实现二者之间的出色密封性。根据本专利技术,还优选所述压紧距离约为2毫米至约30毫米,优选约4毫米至约30毫米,特别优选约6毫米至约30毫米,极特别优选约8毫米至约30毫米。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完全可生产一种易于安装的且补偿在车门内衬和车身之间公差的密封型材,并且该密封型材可被设计为易于生产并且是划算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密封型材被设计为一个空心型材。因此,可以以特别简单和可靠的方式实现车身和车门内衬之间的密封区域的高度密封效果,因为借助于相对低的压紧力,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确定的密封效果以及相对大的压紧距离。这尤其是因为,当空-->心型材作为密封时,在该密封型材压靠在待密封的对侧之后,可产生密封型材的压缩或变形,这又使得具有非常确定的力曲线的特别大的弹性曲线成为可能。当这种密封型材——空心型材(在小范围的弹簧常数内)——的弹性材料不被压缩或至少基本不被压缩,而是仅仅被弯曲时尤其如此。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可使用满足相应条件的角型材(L形或V形)或者由两个部件组成的实心型材来代替空心型材,所述条件具体为(在其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平滑的弹簧特性曲线。根据本专利技术,还优选密封型材包括至少一个密封唇。由此可使密封型材的密封效果以较低的成本显著改善。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还优选密封区域以基本完全外围的方式基本被设置在车门内衬的外部区域内。这样,可将车门内衬的一个特别大的区域从一个朝向车身的潮湿室(Nassraum)实现为所谓的干燥室(Trockraum)。或者,还优选密封区域仅仅包括车门内衬的一个较小部分的区域。当车身在朝向车门内衬的方向上仅具有一个小的开口区域或者开口的一个小区域时尤其如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车门内衬具有一种分隔装置,其中所述分隔装置将车门内室分隔成朝向车身的潮湿室和朝向车门内衬的干燥室,其中尤其在密封区域中,分隔装置被夹在车身和车门内衬部件之间。这样可以一种特别有利的方式在车门内衬部件和分隔装置之间提供一个相对较大的干燥室,以用于排列这些必须被保护以免受水气和湿气影响的部件。下文将参照图1至5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这些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会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思。图1示出从内侧观察到的车门内衬。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两个实施例的车门内衬及相关联的车身的截面。图4示出压紧力在用于将车门内衬安装到车身上的压紧距离上的曲线示意图,尤其是压紧力在压紧距离上的曲线示意图。图5示出一个示例性的密封型材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车门1的车门内衬2’的内表面(图1中未描绘出车身3)。例如,车门内衬2’包括一个车门内衬部件2和一种尤其-->以固有刚性密封板的形式存在的分隔装置6。这些作为固有刚性密封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车身(3)和车门内衬(2’)的车门(1),所述车门(1)在车身(3)和车门内衬(2’)之间具有一个密封区域(14),并且所述车门内衬(2’)借助于在安装方向(5’)上移动以用于固定的固定部件(5)固定在车身(3)上,其特征在于,在密封区域(14)设置一个密封型材(12),该密封型材在已将所述密封型材(12)压靠在车身(3)或车门内衬(2’)上之后由压紧力(F)密封设置,所述密封型材(12)如此设置,即所述的压紧力(F)沿平行于装配方向(5’)延伸的压紧距离(D)单调增加,并具有约小于约1牛顿每毫米压紧距离(D)以及每厘米密封型材纵向伸缩的斜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6-6-22 102006029112.31.具有车身(3)和车门内衬(2’)的车门(1),所述车门(1)在
车身(3)和车门内衬(2’)之间具有一个密封区域(14),并且所述车
门内衬(2’)借助于在安装方向(5’)上移动以用于固定的固定部件(5)
固定在车身(3)上,其特征在于,在密封区域(14)设置一个密封型材
(12),该密封型材在已将所述密封型材(12)压靠在车身(3)或车门
内衬(2’)上之后由压紧力(F)密封设置,所述密封型材(12)如此设
置,即所述的压紧力(F)沿平行于装配方向(5’)延伸的压紧距离(D)
单调增加,并具有约小于约1牛顿每毫米压紧距离(D)以及每厘米密封
型材纵向伸缩的斜率。
2.权利要求1的车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型材(12)如此设
置,即压紧力(F)在压紧距离(D)上具有小于约0.8牛顿每毫米压紧
距离(D)以及每厘米密封型材纵向伸缩(12)的斜率,优选地小于约
0.6牛顿每毫米压紧距离(D)以及每厘米密封型材纵向伸缩(12)的斜
率,特别优选地小于约0.4牛顿每毫米压紧距离(D)以及每厘米密封型
材纵向伸缩(12’)的斜率。
3.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车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衬(2’)
借助于固定部件(5)基本沿密封区域(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J米格利兹T迈耶A希丹
申请(专利权)人:约翰逊控制器内部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