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撇渣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2782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撇渣装置,用于污水处理池,该装置包括桁车式刮渣机、刮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撇渣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台以及排渣闸门,所述桁车式刮渣机的走行轮位于所述污水处理池两侧,所述刮渣板固定于所述桁车式刮渣机下方并与所述污水处理池端壁面相平行,所述平台垂直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池一侧的壁面上并与所述刮渣板底边位置相适配,所述排渣闸门位于所述平台上方的所述污水处理池的该侧壁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撇渣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操作便捷,既可以避免风力、液位波动而影响撇渣效果,又可以避免常规桁车式刮渣机带来浮渣堆积在排渣渠、无法正常排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市政工程及环境保护工程中,涉及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沉砂池、沉淀池、各种反应池等均会设计撇渣装置来撇除液体表面的浮渣。 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方式一:如图1、2所示,在池体的一端运行液位处设置撇渣管1,撇渣管I采用圆形管式结构,两端固定,撇渣管I可绕管中心线旋转,撇渣管I 一端与池外排渣管连接,沿管长方向开有流槽,运行时通过手动或自动旋转撇渣管1,使池中液体表面的浮渣流入撇渣管I中;方式二:如图3、4所示,池体表面设桁车式刮渣机4,一端设有排渣渠2,并设有斜坡面3,防止池中液体自流入排渣渠2,在运行时桁车式刮渣机4的柔性刮板从一端向有排渣渠2的一端运行,将池中液体表面的浮渣刮向斜坡面3,最终刮入排渣渠2中。 在实践中,以上两种撇渣方式会存在以下问题。 方式一利用水流将液体表面浮渣带入撇渣管1,其撇渣效果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若环境风向与水流入撇渣管I方向不相同,当风力较大时池中液体表面浮渣受风力影响聚集在一端,无法随水流流入撇渣管I。同时撇渣管I利用管上流槽作为浮渣入口,由于其旋转时流槽调整标高有限,因此当水位有较大波动时将会影响其撇渣效果。 方式二主要利用刮渣板将浮渣刮入排渣渠2,在将浮渣刮过斜坡面3的过程中,浮渣所带的大部分水份受重力作用从刮渣板两侧及底部的缝隙流出,无法跨过斜坡面3流入排渣渠2,而最终落入排渣渠2的浮渣则因为缺少液体流动而堆积在排渣渠2里,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排渣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该撇渣装置通过在污水处理池的端壁面上设置敞开式平台,当刮渣板将浮渣刮至平台上方后与平台接合构成排水渠,同时联动控制排水渠中的排渣闸门开启将浮渣与水经排渣出水管排出。 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撇渣装置,用于污水处理池,该装置包括桁车式刮渣机、刮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撇渣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台以及排渣闸门,所述桁车式刮渣机的走行轮位于所述污水处理池两侧,所述刮渣板固定于所述桁车式刮渣机下方并与所述污水处理池端壁面相平行,所述平台垂直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池一侧的壁面上并与所述刮渣板底边位置相适配,所述排渣闸门位于所述平台上方的所述污水处理池的该侧壁面上。 所述刮渣板宽度与所述污水处理池宽度相同,所述刮渣板的底边位于所述污水处理池运行水位下方。 所述平台两侧面与所述污水处理池侧壁面固定连接。 所述平台端面上具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排渣闸门连接。 所述排渣闸门连通排渣出水管。 一种涉及任一上述撇渣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桁车式刮渣机的刮渣板从所述污水处理池的一端壁面将浮渣刮至另一端壁面,即平台所在一端的壁面,当所述刮渣板与所述平台端面接触时形成一排水渠,同时所述刮渣板触碰所述触发开关,从而联动控制所述排渣闸门,所述排渣闸门打开并将所述排水渠中的所述浮渣和水通过所述排渣出水管排出;之后所述排渣闸门关闭,所述桁车式刮渣机返回起始位置开始下一个排渣工作循环。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撇渣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操作便捷,既可以避免风力、液位波动而影响撇渣效果,又可以避免常规桁车式刮渣机带来浮渣堆积在排渣渠、无法正常排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撇渣管布置的主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撇渣管布置的侧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桁车式刮渣机平面布置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桁车式刮渣机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撇渣装置的平面布置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撇渣装置的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撇渣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7,图中标记1-11分别为:撇渣管1、排渣渠2、斜坡3、刮渣机4、桁车式刮渣机5、平台6、排渣闸门7、刮渣板8、排水渠9、排渣出水管10、触发开关11。 实施例:本实施例具体涉及,该撇渣装置既可以克服撇渣管受风力、液位波动等影响时效果较差的缺点,又可以避免常规桁车式刮渣机带来浮渣堆积在排渣渠,无法正常排放的问题。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撇渣装置安装于污水处理池上,污水处理池可以是沉砂池、沉淀池或其它各种反应池,撇渣装置主要包括桁车式刮渣机5、刮渣板8、平台6以及排渣闸门7 ;桁车式刮渣机5的走行轮设置于污水处理池的两侧轨道上,其走行轮可沿轨道来回走行,在桁车式刮渣机5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刮渣板8,刮渣板8与污水处理池的端壁面相平行,其底边深入至运行水位线下方,且其宽度与污水处理池的宽度相同;在污水处理池的端壁面上垂直设置有一水平平台6,该平台6的宽度与污水处理池的宽度相同,其两侧面与污水处理池的侧壁面接触固定;在平台6上方的污水处理池侧壁面上设置有速开式排渣闸门7,速开式排渣闸门7与外部的排渣出水管10相连通;此外,在平台6的端面上还设置有触发开关11,该触发开关11与排渣闸门7连接,当刮渣板8与平台6端面接触时,触发开关将被触发以联动控制排渣闸门7的启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平台6不仅可以按如上所述的水平状态进行设置,也可以按倾斜状态进行设置,即平台6的一侧低于另一侧以使水流和浮渣迅速经排渣闸门7流入排渣出水管10。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撇渣装置的工作方法如下:工作时,桁车式刮渣机5自污水处理池的起始端壁面走行至排渣端壁面,走行的同时,刮渣板8将液面上的浮渣刮到排渣端壁面,即平台6的上方,当刮渣板8与平台6的端面相接触时,则池体的排渣端壁面、平台6以及刮渣板8共同形成一个含有渣水的排水渠9,同时平台6端面上的触发开关11被触发联动控制排水渠9内的排渣闸门7开启,排水渠9内的污水带动浮渣从排渣出水管10向外排出;排净后,排渣闸门7关闭,桁车式刮渣机5返回起始端壁面,开始下一个排渣工作循环。 本实施例中的撇渣装置使用时,主要利用桁车式刮渣机刮动浮渣,其除渣效果受风力影响较小,同时刮渣板本身有一定的高度,其对水位波动的适应性强。刮渣板将浮渣刮到排渣渠的一侧,此时排渣渠内不仅只是浮渣,同时还有污水,开启速开式闸门后,浮渣可以随污水一同排除,而不会因为没有水力推动而堆积在排水渠处。这种布置方式在保证除渣效果的同时,也解决猎了常规桁车式刮渣机浮渣堆积在渠道的弊端。 本实施例中的撇渣装置具有简单的布置形式,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都有较大的优势,可用于污水处理中需要对液面除渣的沉砂池、反应池等构筑物,也可用于现有构筑物中桁车式刮渣机设施的改造,以解决浮渣堆积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撇渣装置,用于污水处理池,该装置包括桁车式刮渣机、刮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撇渣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台以及排渣闸门,所述桁车式刮渣机的走行轮位于所述污水处理池两侧,所述刮渣板固定于所述桁车式刮渣机下方并与所述污水处理池端壁面相平行,所述平台垂直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池一侧的壁面上并与所述刮渣板底边位置相适配,所述排渣闸门位于所述平台上方的所述污水处理池的该侧壁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撇渣装置,用于污水处理池,该装置包括桁车式刮渣机、刮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撇渣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台以及排渣闸门,所述桁车式刮渣机的走行轮位于所述污水处理池两侧,所述刮渣板固定于所述桁车式刮渣机下方并与所述污水处理池端壁面相平行,所述平台垂直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池一侧的壁面上并与所述刮渣板底边位置相适配,所述排渣闸门位于所述平台上方的所述污水处理池的该侧壁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板宽度与所述污水处理池宽度相同,所述刮渣板的底边位于所述污水处理池运行水位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两侧面与所述污水处理池侧壁面固定连接。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锡清杨玉梅姚枝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