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2771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送风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上述送风机具备:风扇(4),其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从而产生气体的气流;以及承口(6),其具有弯曲部,对朝风扇(4)流入的气体进行整流,其中,所述弯曲部以与风扇(4)的直径匹配的方式形成有环状的壁面,该弯曲部的相对于所述气流成为上游侧的气体流入侧的开口部分以及成为下游侧的气体流出侧的开口部分弯曲,气体流入侧的终端与气体流出侧的终端之间的中间部分的开口部分的直径比气体流入侧的开口部分以及气体流出侧的开口部分的直径小,承口(6)从弯曲部的内侧面的气体的流入口侧至流出口侧以环状形成有凹凸形状部(6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风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例如用于空调装置等的送风机等。尤其涉及对朝风扇流入的空气进行整流的承口(bell mouth)。
技术介绍
对于送风机而言,使风扇旋转,例如使吸入到送风机内的空气从风扇通过而形成向送风机外吹出的空气流。以往,存在具有承口的送风机,借助承口而对朝风扇输送的空气进行整流。承口例如具有与旋转的风扇相匹配而形成为环状(圆筒状)的部分。在截面上,环状部分弯曲,弯曲部形成为如下形状:直径从承口的空气的流入侧朝向流出侧暂时变窄(变小),然后,直径再次变宽(变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24595号公报(图4)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24360号公报(图2) 例如,在专利文献I的送风机中,从上下的吸入口通过的空气经由承口的平板部以及弯曲部而朝风扇输送。因此,对于如四方盒形的空调机(室内机)等那样的、从风扇的旋转轴向吸入空气并经由承口的弯曲部而朝风扇输送空气的构造的送风机而言,在性能改善、防止噪声等方面无法获得充分的效果。 另外,由于专利文献2的送风机是仅能在承口弯曲部的入口侧设置出凹凸形状的构造,所以仅能对进入弯曲部之前的空气进行整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能够提高整流效果、且能够实现噪声的防止的送风机等。 本技术所涉及的送风机具备:风扇,其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从而产生气体的气流;以及承口,其具有弯曲部,对朝风扇流入的气体进行整流,其中,所述弯曲部以与风扇的直径匹配的方式形成有环状的壁面,该弯曲部的相对于气流成为上游侧的气体流入侧的开口部分以及成为下游侧的气体流出侧的开口部分弯曲,气体流入侧的终端与气体流出侧的终端之间的中间部分的开口部分的直径比气体流入侧的开口部分以及气体流出侧的开口部分的直径小,承口从弯曲部的内侧面的气体的流入口侧至流出口侧以环状形成有凹凸形状部。 在本技术所涉及的送风机中,由于在承口的弯曲部的内侧面侧形成有凹凸形状部,所以能够抑制因从凹部通过的空气和从凸部通过的空气的压力差而引起的噪声,并且能够实现基于整流的性能提高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送风机的图。 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承口 6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承口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现有的承口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I…框体;2…装饰面板;3…吸入格栅;4…风扇;5…风扇马达;6…承口 ;6a…内侧平面部;6b…流入内侧弯曲部;6c...开口部;6d...外侧平面部;6e…流入外侧弯曲部;6f…环状平面部;6g...厚壁部;6h...凹凸形状部;7…面板吹出口 ;7a…风向叶片;8…涡轮风扇;9…凹陷部;10…热交换器;20…空调机;21…室内热交换器;22...送风机;30...室外机;31…压缩机;32…四通阀;33…室外热交换器;34...膨胀阀;40…气体制冷剂配管;50…液态制冷剂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I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送风机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等所示,对配置于室内(空调对象空间)的四方盒形的空调机(室内机)所具有的送风机进行说明。这里,将图1中的上方侧(铅直方向)设为上侧、且将下方侧设为下侧而进行说明。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借助制冷剂配管而与室外机连接,并使制冷剂循环而构成进行制冷、空调等的制冷剂回路。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相对于室内以顶板处于上方的朝向而设置。框体I朝向室内开口。在框体I的下方,形成为将框体I遮盖的大小、且俯视观察时大致呈四边形的装饰面板2安装成面向室内。在装饰面板2的中央附近具备吸入格栅3,该吸入格栅3成为向空调机内吸入气体(空气)的吸入口。根据情况的不同,有时还具有对从吸入格栅3通过之后的空气进行除尘的过滤器等(未图示)。另外,在装饰面板2的各边,沿着装饰面板2的各边而形成有成为空气的吹出口的面板吹出口 7。各面板吹出口 7具有风向叶片(vane) 7a。 另外,框体I在内部具有涡轮风扇8以及热交换器10。另外,涡轮风扇8具有风扇(叶片)4、风扇马达5以及承口 6。涡轮风扇8例如是旋转轴配置于铅直方向的离心型送风机。风扇4通过旋转而产生气流。虽然未特别进行限定,但是本实施方式的风扇4设为具有三维翼。另外,风扇马达5驱动风扇4旋转。承口6形成涡轮风扇8的吸入风路并进行整流。在后文中对承口 6进行叙述。而且,对于涡轮风扇8而言,通过使风扇马达5进行驱动而使风扇4旋转,使伴随于旋转而经由吸入格栅3吸入的室内的空气形成朝空调机的侧方(图1中的左右方向)送出的空气流。 热交换器10以将涡轮风扇8包围的方式而在空气流中设置于涡轮风扇8的下游侦U。例如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空调机的情况下,热交换器10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而发挥功能。 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承口 6的立体图。图2是设置时朝向室内侧的从下侧观察的图(因此,相对于图1,上下颠倒)。如上所述,为了对借助风扇4的旋转而吸入的室内的空气进行整流并将其朝风扇4引导,将承口 6配设于风扇4的下侧。本实施方式的承口 6是以合成树脂为材料的成形品。这里,如图2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承口 6而言,用于安装电气元件(未图示)的凹陷部9形成于承口 6的开口部6c的周围的规定区域。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承口 6具有近似正方形的平板部,该平板部形成为与空调机的成为气体(空气)的吸入口的吸入格栅3的形状匹配。另外,在近似正方形的平板部的中央部分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以内侧形成为空间(贯通孔)、且与旋转的风扇4(涡轮风扇8)相匹配的方式形成为环状(圆筒状)。对于弯曲部而言,开口部6c的空间的环(圆筒)的直径并不相同,中间部分的直径最小。因此,沿着旋转轴向对承口进行剖切所得的截面(以下,称为截面)的形状弯曲。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承口 6中,弯曲部呈双曲线的旋转体那样的形状,截面整体呈圆弧状(曲线),但是,例如也可以将直径最小的部分形成为直管等,在截面的一部分可以含有直线。 弯曲部的一方的终端部(空气流入侧终端部)的部分以从平板部大致连续地变化的方式相连形成。因此,如图1以及后述的图3所示,当从平板部观察空气流入侧终端部的截面时,不带有角部,大致呈圆弧状。另外,弯曲部的另一方的终端部(空气流出侧终端部)朝向风扇4侧(图1中的上侧。与平板部垂直的方向(严格来说,该方向也可以不是垂直方向)突出。而且,被空气流出侧终端部包围的部分作为上述开口部6c而开口,被空调机吸入的室内的空气朝向风扇4通过。将室内的空气通过的面设为内侧面,将其背面设为外侧面。 对于承口 6的弯曲部的内侧面而言,自空气流入侧终端部起直至中间部为止,形成为环状的空间的直径逐渐变窄(逐渐减小)。另一方面,自中间部起直至空气流出侧终端部为止,形成为环状的空间的直径逐渐变宽(渐渐增加)的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风扇,其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从而产生气体的气流;以及承口,其具有弯曲部,对朝所述风扇流入的所述气体进行整流,其中,所述弯曲部以与所述风扇的直径匹配的方式形成有环状的壁面,该弯曲部的相对于所述气流成为上游侧的气体流入侧的开口部分以及成为下游侧的气体流出侧的开口部分弯曲,所述气体流入侧的终端与气体流出侧的终端之间的中间部分的开口部分的直径比所述气体流入侧的开口部分以及所述气体流出侧的开口部分的直径小,所述承口从所述弯曲部的内侧面的所述气体的流入口侧至流出口侧以所述环状形成有凹凸形状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11 JP 2013-1885701.一种送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风扇,其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从而产生气体的气流;以及 承口,其具有弯曲部,对朝所述风扇流入的所述气体进行整流,其中,所述弯曲部以与所述风扇的直径匹配的方式形成有环状的壁面,该弯曲部的相对于所述气流成为上游侧的气体流入侧的开口部分以及成为下游侧的气体流出侧的开口部分弯曲,所述气体流入侧的终端与气体流出侧的终端之间的中间部分的开口部分的直径比所述气体流入侧的开口部分以及所述气体流出侧的开口部分的直径小, 所述承口从所述弯曲部的内侧面的所述气体的流入口侧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裕辉泷下隆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