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德喜专利>正文

车辆遮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2729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遮蔽装置,其包含一遮蔽机构,该遮蔽机构具有一机壳、一轴心、一电动滚筒、一遮蔽布、一拉杆、一扣件及一卡件;以及一托架单元,该托架单元由一托架本体、一多数托架握把及多数托架钩体所构成。该遮蔽机构可设置于车辆后行李箱盖的一侧边,并藉由拉杆带出遮蔽布;以及藉由电动滚筒卷收遮蔽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致高速行驶时车辆尾部晃动偏摆,且能隔离有害光照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遮蔽装置,尤指一种可设置于车辆后行李箱盖的一侧边,藉由遮蔽布隔离有害光照射的功效者。
技术介绍
按,一般已用者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00437613号的「汽车遮阳扰流板」;该结构请参阅图8、图9所示,一种汽车遮阳扰流板,其具有一扰流板8的容置箱82,该容置箱82内部具有一滚动条822,该滚动条822上卷收有遮阳布83;其主要由设于容置箱82内的伸缩杆85向前延伸,及该遮阳布83钩于汽车底部84,该车头前段以供遮阳布83跨设,且遮阳布83两侧可与伸缩杆85固定,藉由遮阳布83受伸缩杆85支撑拱起,使遮阳布83与车顶间保持一适当间距而可增加空气流通的空间,进而可达到较佳的遮阳隔热功效;其中该容置箱82后侧具有一可供第三剎车灯81设置;该容置箱82的一侧相对于滚动条822处具有一凹部823,该滚动条822的一端凸出于凹部823中,且具有一接合部824,该接合部824与一手摇柄88接合;藉由手摇柄88转动以卷收遮阳布83。虽然一般已用的扰流板8,藉由一容置箱支托86与扰流板8结合,且连接后方行李箱871,该扰流板8上方已设置有一容置箱盖体821;然而该扰流板8高出后方行李箱871,进而导致高速行驶时车辆的尾端会造成晃动偏摆现象,使汽车87于高速行驶时有安全上的疑虑。故一般已用车辆的汽车遮阳扰流板并无法符合实际运用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有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高出后方行李箱,不致高速行驶时车辆尾部晃动偏摆的车辆遮蔽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遮蔽装置,其包括有:一遮蔽机构,该遮蔽机构设置于汽车后行李箱盖一-->侧,且该遮蔽机构由一机壳、一轴心、一电动滚筒、一遮蔽布、一拉杆、一扣件及一卡件;一托架单元,该托架单元设置于汽车车顶部上方;且该托架单元由一托架本体、一多数托架握把及多数托架钩体所构成。上述方案中:该遮蔽机构可拆卸或加装。该遮蔽机构借助卡件与汽车的后行李箱盖结合。该托架单元可调整位置。该遮蔽布包覆一电动滚筒并连接一拉杆。该扣件与汽车的前引擎盖结合。该遮蔽布借助一拉杆带出。该电动滚筒用以卷收遮蔽布。该电动滚筒的电源部可采用直流电或交流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于汽车后行李箱盖一侧,当汽车高速行驶时,对气流的影响很小,不会造成尾部的晃动偏摆,且能隔离有害光照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组装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组装外观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三组装外观示意图。图8是已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是已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标号说明:遮蔽机构1      机壳11出入口端111    轴心12电源部121      电动滚筒13遮蔽布14       拉杆15扣件16         卡件17螺丝18         托架单元2托架本体21     托架握把22-->托架钩体23    汽车3前引擎盖31    盖体边缘311车顶部32      后行李箱盖33侧边331       行李箱盖边缘332扰流板8       第三煞车灯81容置箱82      容置箱盖体821滚动条822     凹部823接合部824     遮阳布83汽车底部84    伸缩杆85容置箱支托86  汽车87后方行李箱871 手摇柄88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技术的剖面状态示意图,本技术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本技术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车辆遮蔽装置,其包括有一遮蔽机构1及一托架单元2。该遮蔽机构1由一机壳11、一轴心12、一电源部121、一电动滚筒13、一遮蔽布14、一拉杆15、一扣件16及一卡件17所组成;该托架单元2设置于汽车3车顶部32上方,且支撑一遮蔽布14。该机壳11一端缘连接一轴心12,该轴心12连接一电动滚筒13,该电动滚筒13包覆一遮蔽布14,该遮蔽布14连接一拉杆15;该拉杆15连接一多数扣件16。该遮蔽机构1设置于汽车3后行李箱盖33的一侧边331,该机壳11的出入口端111与一后行李箱盖33结合,并藉由一卡件17与一侧边331结合;该遮蔽布14藉由托架单元2的拱起与车顶部32保持一定距离的功效。藉由一拉杆15带出一遮蔽布14,该拉杆15上一多数扣件16与前引擎盖31上一盖体边缘311结合;如此,该前引擎盖31可供遮蔽布14跨设,达到保持一定距离的功效;且该遮蔽布14包覆一电动滚筒13,-->该电动滚筒13连接一电源部121,藉由电动滚筒13卷收遮蔽布14,该电源部121可采用直流电或交流电;如是,构成一全新的车辆遮蔽装置。请参阅图5、图6及图7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第一组装外观示意图,本技术的第二组装外观示意图,本技术的第三组装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托架单元2由一托架本体21、一托架握把22及一托架钩体23所组成;该托架单元2设置于汽车3车顶部32,藉由一托架本体21及一托架钩体23与一车顶部32结合;藉由推动一托架握把22钩住车顶部32,如此,即完成本技术的组装;且该托架单元2可移动位置。该遮蔽机构1设置于汽车3后行李箱盖33的一侧边331,藉由一卡件17与一行李箱盖边缘332结合,并以一多数螺丝18锁固,如此,即完成本技术的组装;且该遮蔽机构1可拆卸或加装,加装后高速行驶不产生偏摆。该遮蔽机构1的拉杆15连接一多数扣件16,藉由一拉杆15带出一遮蔽布14;该扣件16与前引擎盖31的一盖体边缘311结合。综上所述,本技术车辆遮蔽装置可设置于车辆后行李箱盖的一侧边,高速行驶时车辆的尾端无扰流偏摆现象,有效改善已用的种种缺点,达到提供所需设备使用,进而使本技术的产生能更进步、更实用、更符合使用者所须,确已符合技术专利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及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遮蔽装置,其包括有:一遮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遮蔽机构设置于汽车后行李箱盖一侧,且该遮蔽机构由一机壳、一轴心、一电动滚筒、一遮蔽布、一拉杆、一扣件及一卡件;该车辆遮蔽装置还包括一托架单元,该托架单元设置于汽车车顶部上方;且该托架单元由一托架本体、一多数托架握把及多数托架钩体所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遮蔽装置,其包括有:一遮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遮蔽机构设置于汽车后行李箱盖一侧,且该遮蔽机构由一机壳、一轴心、一电动滚筒、一遮蔽布、一拉杆、一扣件及一卡件;该车辆遮蔽装置还包括一托架单元,该托架单元设置于汽车车顶部上方;且该托架单元由一托架本体、一多数托架握把及多数托架钩体所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蔽机构可拆卸或加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蔽机构借助卡件与汽车的后行李箱盖结合。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德喜
申请(专利权)人:许德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