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卧床病患支撑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266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7 20:18
一种医用卧床病患支撑垫,包括四片独立且顺次可拆卸连接的支撑软垫,合围成带中部凹槽或凹孔的整体,可通过调整所述尼龙搭扣或按扣的重叠尺寸改变整体的宽度或长度;第一上片的横向延伸的头部,其下边沿部分凸起成为颈枕,在第一上片的纵向距离所述颈枕0.06米~0.16米处设有横向贯穿的上臂约束孔,第二上片的对应纵向位置也设有横向贯穿的上臂约束孔,在所述上臂约束孔的外边沿设有收紧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不同体型和不同睡姿的需要,可以随时进行尺寸调整。改变睡姿时可以随时分片移开分离的部分支撑垫,翻身后重新拼合支撑垫。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垫设有可以对上肢有一定自由度约束的上臂约束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医用卧床病患支撑垫,包括四片独立且顺次可拆卸连接的支撑软垫,合围成带中部凹槽或凹孔的整体,可通过调整所述尼龙搭扣或按扣的重叠尺寸改变整体的宽度或长度;第一上片的横向延伸的头部,其下边沿部分凸起成为颈枕,在第一上片的纵向距离所述颈枕0.06米~0.16米处设有横向贯穿的上臂约束孔,第二上片的对应纵向位置也设有横向贯穿的上臂约束孔,在所述上臂约束孔的外边沿设有收紧绳。本技术适合不同体型和不同睡姿的需要,可以随时进行尺寸调整。改变睡姿时可以随时分片移开分离的部分支撑垫,翻身后重新拼合支撑垫。并且,本技术的支撑垫设有可以对上肢有一定自由度约束的上臂约束孔。【专利说明】一种医用卧床病患支撑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具体说是一种医用卧床病患支撑垫。
技术介绍
对于许多卧床且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需要医护人员定时更换体位,并保持一个体位2小时左右,再由医护人员帮助翻身保持另一个体位,最好能够对其活动肢体进行约束。目前都是由人工进行、肢体约束和翻身动作,并不能保证在看护翻身的中间时段保持病患者的卧床体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体位支撑垫,能够支撑保持患者的卧床体位,提供对肢体的约束,并且有利于患者的翻身操作。 所述医用卧床病患支撑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片独立的支撑软垫,分别为位于上部左右两侧的第一上片和第二上片,以及位于下部左右两侧的第一下片和第二下片,所述第一上片、所述第二上片、所述第二下片、所述第一下片依次通过尼龙搭扣或按扣首尾部分重叠相连,合围成带中部凹槽或凹孔的整体,所述尼龙搭扣或按扣分布在各支撑软垫的沿伸方向重叠部位,使得可通过调整所述尼龙搭扣或按扣的重叠尺寸改变整体的宽度或长度; 所述第一上片的横向延伸的头部,其下边沿部分凸起成为颈枕,在第一上片的纵向距离所述颈枕0.06米?0.16米处设有横向贯穿的上臂约束孔,第二上片的对应纵向位置也设有横向贯穿的上臂约束孔,在所述上臂约束孔的外边沿设有收紧绳。 所述第一上片和所述第二上片纵向的长度为0.5米?1.8米,头部向一侧横向延伸,长度为0.2米?0.8米,所述第一下片和所述第二下片纵向的长度为0.2米?0.5米,脚部向一侧横向延伸,长度为0.2米?0.8米,所述第一上片、所述第二上片、所述第一下片、所述第二下片的宽度均为0.15米?0.3米。 —种实施例:所述第一上片、所述第二上片、所述第一下片和所述第二下片均为由乳胶皮层构成的气囊,外侧面带有气嘴。 优化地,在重叠部位,所述第二上片位于所述第一上片的下面、所述第二下片设于第二上片的上面,第一下片设于所述第一上片和第二下片的下面;所述第二上片在所述凹槽部位设有与第二上片固定的底垫;所述底垫与所述第二上片的底面通过尼龙搭扣或按扣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垫从中部纵向分为两个独立气囊,所述独立气囊分别在第二上片的外侧设有独立的气嘴,用于左侧或右侧翻身的辅助支撑。 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上片、所述第二上片、所述第一下片和所述第二下片的表面为绒布层,绒布层内填充聚酯纤维棉。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上片、所述第二上片、所述第一下片、所述第二下片的外表面包覆有防水布。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上片和所述第二上片设有腰腹支撑托,腰腹支撑托的中点位置纵向距离颈枕0.3米?0.8米且向中部凹槽或凹孔凸出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片的头枕部以尼龙搭扣粘接有棉布或针织材质的口水垫。 本技术利用分离的体位支撑垫拼合成适合不同长度和宽度的支撑垫,用以适合不同体型和不同睡姿的需要,可以随时进行尺寸调整。特别是,在患者侧卧时,利用支撑垫支撑并保持患者侧卧的睡姿,在需要给患者翻身时,可以随时分片移开分离的部分支撑垫,翻身后重新拼合支撑垫,使支撑垫适合于新的睡姿状态。如果利用气囊作为底垫单侧充气,则可为患者轻松地翻身,在翻身前以充气底垫支撑,移动或更换体位支撑垫。并且,本技术的支撑垫设有可以对上肢有一定自由度约束的上臂约束孔,并以上臂约束孔外侧的收紧绳适度收紧手腕处的上臂约束孔直径,防止手臂缩回。在头枕部设有颈枕,适合对颈部提供舒适的枕垫。防水布对于没有活动能力的患者起到隔离床垫不被污染打湿的作用。因此,本技术的灵活性强,适合于给不同体型的卧床患者支撑保持睡姿,利于医护人员为患者翻身,并集成提供了上肢约束孔、颈枕和在需要时使用的防水布。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气囊支撑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第二上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第一上片,2—颈枕,3—第二上片,4一上臂约束孔,5—收紧绳,6—腰腹支撑托,7—尼龙搭扣,8—第二下片,9—第一下片,10—凹槽,11—气嘴,12—支撑气囊,13—右推气囊,14 一左推气囊,15—凹槽底垫,16—口水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医用卧床病患支撑垫,包括四片独立的支撑软垫,分别为位于上部左右两侧的第一上片I和第二上片3,以及位于下部左右两侧的第一下片9和第二下片8,所述第一上片、所述第二上片、所述第二下片、所述第一下片依次通过尼龙搭扣7或按扣首尾部分重叠相连,合围成带中部凹槽10或凹孔的整体,所述尼龙搭扣7或按扣分布在沿伸方向设为0.1米?0.3米长,使得可通过调整所述尼龙搭扣7或按扣的重叠尺寸改变整体的宽度或长度。中部凹槽10可以是由各支撑片附带较薄的垫布,也可以不带垫布,而是合围成凹孔。患者卧于凹槽或凹孔中,头部枕于第一上片的头枕部。当患者侧卧时,紧贴腰背部以另一片上片支撑,使其保持侧卧姿势。 所述第一上片和所述第二上片纵向的长度为0.5米?1.8米,头部向一侧横向延伸,长度为0.2米?0.8米,所述第一下片和所述第二下片纵向的长度为0.2米?0.5米,脚部向一侧横向延伸,长度为0.2米?0.8米,所述第一上片、所述第二上片、所述第一下片、所述第二下片的宽度均为0.15米?0.3米。此处所总结出的尺寸经过实践摸索得到,适合于不同型号的支撑垫使用需要。四片支撑片在横向和纵向均可以重新调整相互间的重合程度,由此设置支撑垫的整体长度和宽度,以适应于不同的身长和体宽的患者。 如图2,所述第一上片的横向延伸的头部,其下边沿部分凸起成为颈枕2,在第一上片的纵向距离所述颈枕20.06米?0.16米处设有横向贯穿的上臂约束孔4,第二上片的对应纵向位置也设有横向贯穿的上臂约束孔4,在所述上臂约束孔4的外边沿设有收紧绳5。颈枕使患者可以直接作为枕头使用,由于颈枕与第一上片为一体,没有拼接缝,使得使用时有足够的舒适性。上臂约束孔可以将侧卧时的一侧上臂穿过,并适当收拢收紧绳,防止手缩回,起到有一定自由度的约束作用。下肢的约束适合直接固定于病床上。 一种结构实施例是,如图3,所述第一上片、所述第二上片、所述第一下片和所述第二下片均为由乳胶皮层构成的气囊,外侧面带有气嘴11。在重叠部位,所述第二上片3位于所述第一上片I的下面、所述第二下片设于第二上片3的上面,第一下片9设于所述第一上片I和第二下片8的下面。 所述第二上片3在所述凹槽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卧床病患支撑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片独立的支撑软垫,分别为位于上部左右两侧的第一上片(1)和第二上片(3),以及位于下部左右两侧的第一下片(9)和第二下片(8),所述第一上片、所述第二上片、所述第二下片、所述第一下片依次通过尼龙搭扣(7)或按扣首尾部分重叠相连,合围成带中部凹槽(10)或凹孔的整体,所述尼龙搭扣(7)或按扣分布在各支撑软垫的沿伸方向重叠部位,使得可通过调整所述尼龙搭扣(7)或按扣的重叠尺寸改变整体的宽度或长度; 所述第一上片的横向延伸的头部,其下边沿部分凸起成为颈枕(2),在第一上片的纵向距离所述颈枕(2)0.06米~0.16米处设有横向贯穿的上臂约束孔(4),第二上片的对应纵向位置也设有横向贯穿的上臂约束孔(4),在所述上臂约束孔(4)的外边沿设有收紧绳(5); 所述第一上片和所述第二上片纵向的长度为0.5米~1.8米,头部向一侧横向延伸,长度为0.2米~0.8米,所述第一下片和所述第二下片纵向的长度为0.2米~0.5米,脚部向一侧横向延伸,长度为0.2米~0.8米,所述第一上片、所述第二上片、所述第一下片、所述第二下片的宽度均为0.15米~0.3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燕彭夏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