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植栽后盆菜保鲜维生的植栽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0947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供植栽后盆菜保鲜维生的植栽容器,其主要包含有一容器,该容器内设有中空部;一内衬吸水层,该内衬吸水层放置于容器其中空部;多棵植株物,该每一植株物设有种植部,又该每一植株物放置于内衬吸水层;含水量介质层,该含水量介质层放置于内衬吸水层,又该含水量介质层与每一植株物相包覆;藉由可供植栽后盆菜保鲜维生的植栽方法及其容器将栽培成长至接近成菜或成菜的植株物移植至容器内,并通过该容器内设有含水量介质层,进而达到提供移植后的植株物保鲜维生的功效,俾以达到蔬菜存活保鲜与生鲜盆菜方便携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供植栽后盆菜保鲜维生的植栽容器,其主要包含有一容器,该容器内设有中空部;一内衬吸水层,该内衬吸水层放置于容器其中空部;多棵植株物,该每一植株物设有种植部,又该每一植株物放置于内衬吸水层;含水量介质层,该含水量介质层放置于内衬吸水层,又该含水量介质层与每一植株物相包覆;藉由可供植栽后盆菜保鲜维生的植栽方法及其容器将栽培成长至接近成菜或成菜的植株物移植至容器内,并通过该容器内设有含水量介质层,进而达到提供移植后的植株物保鲜维生的功效,俾以达到蔬菜存活保鲜与生鲜盆菜方便携带的目的。【专利说明】可供植栽后盆菜保鲜维生的植栽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供植栽后盆菜保鲜维生的植栽容器,尤指一种将栽培成长至成菜的植株物移植至容器内,并通过该容器内设有含水量介质层,进而达到提供移植后的植株物保鲜维生的功效,俾以达到蔬菜存活保鲜与生鲜盆菜方便携带的目的。
技术介绍
按,一般新鲜蔬菜植栽取得方法,一般新鲜蔬菜口感佳与营养成分高,为食用蔬菜的最佳选择,然受限于耕地与运送方式,蔬菜常以温室菜苗栽种或网室菜苗栽种成长并收割后,才转送至卖场后在转至消费者手中,然而,现代人注重身体健康,对饮食的要求也日渐提升,健康蔬食的观念造就农场直接配送新鲜蔬菜的消费方式,唯仍需将蔬菜先行割除后再运送,因此本质上已不再是活菜,再者,采收后的蔬菜在卖场或家中需以冷藏保鲜,虽然可以保持蔬菜不坏,但仍无法与未割除的活菜的新鲜度相比,然,因保持蔬菜的新鲜,即需使用能源才可达到保鲜,因而使得成本也较高,虽,一般家庭获取新鲜蔬菜的方法可为盆栽种并以阳台种植方式取得,唯受限于空间与日照环境的因素,仅能种植较易存活的菜种,且产量也无法提升以供使用者长时间食用需求,又因该种植方式由于为户外种植,其盆栽种的排水孔内的液体一般即使用盛盘收集或直接排放,而易使部分液体水分的消耗浪费; 是故,如何将上述等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专利技术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新鲜蔬菜植栽方法,因该保持蔬菜的新鲜需使用能源才可达到保鲜,因而使得成本也较高的缺失,进而受限于空间与日照环境因素,仅能种植较易存活的菜种,且产量也无法提升以供使用者长时间食用需求;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供植栽后盆菜保鲜维生的植栽容器,其包含: 一容器,该容器内设有中空部,又该容器其底部设有数个透孔,又该容器其底端设有数个脚座,该每一脚座设有中空部,又该每一脚座其中空部可与每一透孔位置相对应,该每一脚座设有窗口部,又该容器可为塑料、或为木质容器; —内衬吸水层,该内衬吸水层放置于容器其中空部以形成容置空间,又该内衬吸水层可与中空部其壁面相贴附; 多棵植株物,该每一植株物可放置于内衬吸水层; 含水量介质层,该含水量介质层可放置于内衬吸水层,又该含水量介质层可与每一植株物相包覆; 盖板,该盖板设有至少一第一板块,又该每一第一板块两侧各设有数个第一凹槽,又该每一第一板块两侧其每一第一凹槽位置相对应,该每一第一凹槽可为弧形,又该盖板设有至少二第二板块,该每一第二板块一侧设有数个第二凹槽,又该每一第二凹槽可为弧形,该每一第二凹槽可与每一第一板块其第一凹槽位置相对应,又该每一第二凹槽可与每一第一凹槽相对应组合形成一植株孔;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供植栽后盆菜保鲜维生的植栽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第一步骤:将数棵菜苗定植在穴盘容器内进行栽种, 第二步骤:将第一步骤其该穴盘容器内填入含水量介质层,待菜苗成长到接近成菜或成菜后,即可藉由成菜的根部与含水量介质层根系盘绕形成具有种植部的植株物; 第三步骤:将各该植株物于穴盘容器中取起后,而使各该植株物间距设置于设有内衬吸水层的容器内,再将含水量介质层填入于各该植株物的间距之间;藉由该每一植株物其种植部之间填入含水量介质层后,即可诱使该种植部其根部可向外延展,进以提高植株物移植定植后的存活率,同时,藉由该含水量介质层的含水率而可达到提供较长时间免浇水,只需于蔬菜叶面喷水保湿,进而完成成菜定植于容器内形成生鲜盆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a为本专利技术植栽容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b为本专利技术植栽容器填入含水量介质层分解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植栽容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植栽容器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植栽容器其脚座的窗口部可供使用者观看水量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植栽容器进一步设有提把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植栽方法的步骤方块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其菜苗成长至成菜的植株物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穴盘容器;10_植株物;100_菜苗;101-成菜;11_种植部;111-根部;20-容器;201_底部;202_壁面;21_中空部;22_透孔;30_内衬吸水层;31_容置空间;40_含水量介质层;50_脚座;51_中空部;52_窗口部;60_固定椿;61_被卡扣部;70-盖板;701_植株孔;71_第一板块;711_第一凹槽;72_第二板块;721_第二凹槽;80_水分;90_提把部;91_卡扣部;a-第一步骤;b-第二步骤;c-第三步骤;D1-直径;D2_直径;D3-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a、图lb、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供植栽后盆菜保鲜维生的植栽容器,其包含: 一容器20,该容器20内设有中空部21,又该容器20其底部201设有数个透孔22,又该容器20其底部201设有数个脚座50,该每一脚座50设有中空部51,又该每一脚座50其中空部51可与每一透孔22位置相对应,该每一脚座50 —侧设有窗口部52,又该窗口部52可为可透光材质,而如图3、图4所示,又该容器20可为塑料、或为木质,再者,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该容器20四角落处可各固设有固定椿60,又该固定椿60 —端设有被卡扣部61,又该固定椿60可进一步设有提把部90,该提把部90设有数个卡扣部91,又该每一^^扣部91可分别与容器20其固定椿60其被卡扣部61相卡扣,而可供使用者达到方便提取的功效; —内衬吸水层30,该内衬吸水层30可为无纺布,又该内衬吸水层30放置于容器20其中空部21以形成容置空间31,该内衬吸水层30可与中空部21其壁面202相贴附,藉由该内衬吸水层30可达到吸收水分80,并同时隔离介质污染与容器20其壁面202,进而达到容器20其壁面202干净的效果; 多棵植株物10,该每一植株物10设有种植部11,又该种植部11可为柱体,该每一种植部11直径Dl小于、或等于4吋(4英寸,约等于10公分),该每一植株物10可放置于内衬吸水层30其容置空间31,又该每一植株物10其根部111可藉由种植部11为柱体而根系盘绕成团状; 含水量介质层40,该含水量介质层40可放置于内衬吸水层30容置空间31,又该含水量介质层40可与每一植株物10相包覆,而如图1b所示,该含水量介质层40可为高孔隙率的氧化物、或为吸水聚合物(Superabsorbent Polymers, SAP),又该含水量介质层40其含水率可大于、或等于50%的材料; 盖板70,该盖板70可与含水量介质层40相覆盖,又该盖板70设有至少一第一板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供植栽后盆菜保鲜维生的植栽容器,其包含:一容器,该容器内设有中空部,又该容器其底部设有数个透孔,又该容器其底端设有数个脚座,该每一脚座设有中空部,又该每一脚座其中空部与每一透孔位置相对应;一内衬吸水层,该内衬吸水层放置于容器其中空部以形成容置空间;多棵植株物,该每一植株物设有种植部,又该每一植株物放置于容置空间;含水量介质层,该含水量介质层放置于容置空间,又该含水量介质层与每一植株物相包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家严
申请(专利权)人:华楙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