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成分的缓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030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健成分的缓释结构,其包含:一中间连接层、一表面布料层及一底部布料层。该中间连接层包含一黏结剂、一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该黏结剂包覆该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该表面布料层设在该中间连接层的上表面;以及该底部布料层设在该中间连接层的下表面。藉此,该中间连接层是以热压合方式压合在该表面布料层与该底部布料层间而形成缓释结构,该保健成分的释放可通过改变该蜡质材料或该黏结剂的含量,或是改变该表面布料层的编织结构与密度,或是改变该底部布料层的编织结构与密度来加以调整,使该保健成分能够缓慢释放,得到较佳的缓释效果。得到较佳的缓释效果。得到较佳的缓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健成分的缓释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健成分的缓释结构,尤指一种使保健成分能够缓慢释放的缓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胶囊包覆为成分缓释的传统方式,利用存在微孔洞的壳层,成分经由微孔洞释放出来,达到成分缓释的效果。胶曩包覆方式受限于制程与材料选择,存在不容易制作尺寸在微米级的微胶曩,以及制作成本太高的问题,使其在纺织品的使用无法普及。
[0003]树脂包覆为另一种成分缓释的方式,现有的保健成分一般耐温性较差,因此常用于纱线的树脂如尼龙与聚酯等,其加工温度常高于250℃,容易使保健成分变质而无法使用,因此含保健成分缓释的纺织品非常不易制作。
[0004]使用黏结剂将保健成分涂布在布料表面,为常见的保健纺织品制作方式,黏结剂将成分固定在纱在线,没有缓释效果,成分仍容易流失。而且因黏结剂的黏结,使布料的柔软性降低,手感变差,因此兼顾纺织质量感与成分的缓释功能,仍是保健纺织品开发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上述的情形,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健成分的缓释结构,尤指一种在纺织品上使保健成分能够缓慢的释放的缓释结构。
[0006]为了达成以上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健成分的缓释结构,其包含:一中间连接层、一表面布料层及一底部布料层。该中间连接层包含一黏结剂、一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该黏结剂包覆该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该表面布料层设在该中间连接层的上表面;以及该底部布料层设在该中间连接层的下表面。
[0007]其中较佳的,该中间连结层是压合在该表面布料层与该底部布料层间。
[0008]较佳的,该保健成分为易挥发材质。
[0009]较佳的,该保健成分、该蜡质材料及该黏结剂的比例为1:1.2:1.5。
[0010]较佳的,该黏结剂的软化温度为200℃以下。
[0011]较佳的,该黏结剂为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或热塑性聚氨酯(TPU)材料。
[0012]较佳的,该表面布料层或该底部布料层为针织、平织或不织布材料。
[0013]较佳的,该蜡质材料为蜂蜡或石化蜡。
[0014]藉此,该中间连接层是以热压合方式压合在该表面布料层与该底部布料层间而形成缓释结构,该保健成分的释放可通过改变该蜡质材料或该黏结剂的含量,或是改变该表面布料层的编织结构与密度,或是改变该底部布料层的编织结构与密度来加以调整,使该保健成分能够缓慢释放,得到较佳的缓释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保健成分的缓释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16]图2为改变表面布料层与底部布料层的编织密度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改变表面布料层与底部布料层的编织密度的另一示意图;
[0018]图4为改变表面布料层与底部布料层的编织密度的再一示意图;
[0019]图5为黏结剂与保健成分的示意图;
[0020]图6为利用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再利用热塑性弹性体黏结剂包覆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并热压合形成缓释结构的重量损失图;
[0021]图7为直接利用热塑性聚氨酯黏结剂包覆保健成分并热压合形成缓释结构的重量损失图。
[0022]符号说明:
[0023]1中间连接层
[0024]11黏结剂
[0025]12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
[0026]2表面布料层
[0027]3底部布料层
[0028]A未被黏结剂包覆的保健成分的重量损失曲线
[0029]B与蜡质材料混合再被TPE包覆的保健成分的重量损失曲线
[0030]C与蜡质材料混合再被TPE包覆并与表面、底部布料层热压合的保健成分且布料:40丹PET纱线180克重针织布的重量损失曲线
[0031]A1未被黏结剂包覆的保健成分的重量损失曲线
[0032]B1 TPU包覆的保健成分的重量损失曲线
[0033]C1 TPU包覆并与表面、底部布料层热压合的保健成分且布料:40丹PET纱线180克重针织布的重量损失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以下列实施例搭配图式及符号加以说明,敬请参阅。
[0035]请参阅图1及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保健成分的缓释结构包含一中间连接层1、一表面布料层2及一底部布料层3。
[0036]该中间连接层1包含一黏结剂11、一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12,该黏结剂11包覆该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12,该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12是预熔融混合。该黏结剂11的软化温度可为200℃以下,该黏结剂11可为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或热塑性聚氨酯(TPU)材料,该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12中的保健成分为易挥发材质,该蜡质材料可为蜂蜡或石化蜡。该中间连接层1是先利用该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12,再利用该黏结剂11包覆该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12。而且该保健成分、该蜡质材料及该黏结剂的较佳重量比例为1:1.2:1.5。
[0037]该表面布料层2或该底部布料层3可为针织、平织或不织布材料,该表面布料层2设在该中间连接层1的上表面,该底部布料层3设在该中间连接层1的下表面,藉此,该中间连
接层1是以热压合方式压合在该表面布料层2与该底部布料层3间而形成缓释结构。
[0038]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该保健成分12的释放可通过改变该蜡质材料或该黏结剂11的含量,或是改变该表面布料层2的编织结构与密度,或是改变该底部布料层3的编织结构与密度来加以调整。
[0039]请参阅图6所示,在定温(35℃)条件下,定量(20克)保健成分的重量损失图,纵轴为保健成分的重量损失(%),横轴为时间(天)。曲线A为未利用黏结剂包覆保健成分而直接将保健成分放置在金属盘中,曲线B为先利用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再利用热塑性弹性体(TPE)作为黏结剂包覆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曲线C为先利用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再利用热塑性弹性体(TPE)作为黏结剂包覆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而形成中间连接层,中间连接层并以热压合方式压合在表面布料层与底部布料层间,且表面布料层与底面布料层为40丹(denier)PET纱线180克重针织布。
[0040]结果如图中所示,曲线A的重量损失高于曲线B,故曲线B明显优于曲线A,20天后相差达35%以上,证明先利用保健材料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再利用黏结剂包覆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可得到较佳的缓释效果。曲线C的重量损失低于曲线B,故曲线C则略优于曲线B,20天后差异不到5%。
[0041]请参阅图7所示,在定温(35℃)条件下,定量(20克)保健成分的重量损失图,纵轴为保健成分的重量损失(%),横轴为时间(天)。曲线A1为未利用黏结剂包覆保健成分而直接将保健成分放置在金属盘中,曲线B1为利用热塑性聚氨酯(TPU)作为黏结剂包覆保健成分,曲线C1为利用热塑性聚氨酯(TPU)作为黏结剂包覆保健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健成分的缓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中间连接层,包含一黏结剂、一保健成分与蜡质材料的混合物,该黏结剂包覆该保健成分与该蜡质材料的混合物;一表面布料层,设在该中间连接层的上表面;以及一底部布料层,设在该表面布料层的下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成分的缓释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间连接层是压合在该表面布料层与该底部布料层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成分的缓释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保健成分为易挥发材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成分的缓释结构,其特征在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家严
申请(专利权)人:华楙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