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玻璃窗挡风雨条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0498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轻松地和平稳地进行汽车车门的窗玻璃的开启和关闭操作,一种制造挡风雨条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用挤压合成树脂形成挡风雨条体;在上述挡风雨条体与窗玻璃邻接的那部分上,由高熔点的合成树脂的粉末或颗粒混合低熔点的合成树脂形成接触带层。上述的接触带层是利用和挡风雨条体的挤压同时的挤压而成型的,由此粗糙表面是整体地成型在接触带层的表面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玻璃窗挡风雨条的一种制造方法,它使得能够轻巧和平稳地开启和关闭汽车门上的窗玻璃,并有效地预防窗户免受雨水的侵入。按常规,汽车门上的这类窗玻璃需经常开启和关闭,以便汽车座舱内通风。因此,打开和关闭窗玻璃的操作应当以很轻巧的方式进行,并且玻璃窗需要水密封。这样,为了轻巧和平稳地开启和关闭汽车的窗玻璃,挡风雨条一般是由挤压的软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生产的。而且,众所周知以这样一种方式制作玻璃窗用的挡风雨条,在窗玻璃邻接的地方,其接触表面上嵌入纤维丝,例如尼龙丝,并且也存在制作窗玻璃的挡风雨条的常规方法,即在窗玻璃邻接的地方,其接触表面上用粘结剂固定一条含钼的合成氟树脂带。然而,软坯伴诸如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生产的常规挡风雨条有这样的缺点,它不便于打开和关闭的操作以及难以将其刚性地固定在门板内,这是由于虽然挡风雨条能紧密地压着窗玻璃并有具有良-->好的水密封性,但由于窗玻璃的开启和关闭操作是笨重的,而且窗玻璃的开-关操作时有很大的压力,就会有很大的负载施加给窗玻璃。而且,在窗玻璃邻接的地方,其接触表面上装设有纤维丝例如尼龙丝的熟知的挡风雨条适合于窗玻璃的接触和分离,并且能够容易操作,可以平稳地打开和关闭窗玻璃,但是纤维丝嵌装过程是很复杂的,并且多次使用之后,所嵌装的纤维丝容易脱落或磨掉,由此雨水侵入汽车的坐舱。具有合成树脂带的熟知的挡风雨条有这样的缺点,它需要复杂的工艺过程来涂复粘结剂,以便由粘结剂将合成树脂带连接,并需要复杂的工作来将该带固定在窗玻璃要插进的挡风雨条内侧和其它部分,诸如曲面和拐角表面上。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汽车玻璃窗挡风雨条的方法,它能够牢靠地固定到门板内,并且它使得能够轻巧地开启和关闭车门的窗玻璃而没有阻力并在长时期内平稳引导同窗玻璃的接触和分离,以及具有良好的水密封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玻璃窗的挡风雨条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由挤压合成树脂成形一个挡风雨条体,在窗玻璃要接触的挡风雨条体的表面上形成一个接触带层,该层由低熔点的合成树脂和高熔点的合成树脂的粉末或颗粒混合在低熔点的合成树脂内所组成,并且在用上述挡风雨条体的合成树脂的挤压模成形同时靠挤压在上述-->的接触带层上形成一个粗糙表面。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玻璃挡风雨条内的接触带层是由高熔点的合成树脂诸如尼龙、氨基甲酸乙酯、聚烯烃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等的粉末或颗粒混合在低熔点的合成树脂诸如尼龙,氨基甲酸乙脂,聚烯烃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等内所组成的合成树脂制作的。在挡风雨条内形成接触带层用的合成树脂中的低熔点材料包括尼龙-12、尼龙-11、聚烯烃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而高熔点材料则包括尼龙-6、尼龙-66、氟树脂、聚烯烃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图1是一个示出由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的挡风雨条用于一辆汽车的情况的透视图。图2是一个由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的上部挡风雨条的透视图。图3是沿图1的线A-A在窗户开启状况下的上部挡风雨条的一个放大垂直剖面视图。图4是沿图1的线A-A在窗户关闭状况下的上部挡风雨条的一个放大垂直剖视图。图5是上部挡风雨条的一个局部的垂直剖视图。图6是一个由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的下部挡风雨条的透视图。图7是沿图1的线B-B的下部挡风雨条的放大垂直剖视图。图8是一个类似于图6的透视图,示出了放置在一定距离的下部挡风雨条的唇部。本专利技术现在将参照附图,特别是图1至5所示由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的汽车玻璃窗用的上部挡风雨条的一个实施例,来详细加以描述。上部挡风雨条体1是用弹性的和可塑性的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或类似物组成的坯件以纵向带的形式模制的,并且配合地装到车门板13的接受框架14上,以容纳汽车19上每个车门13的窗玻璃15的上边缘,窗玻璃上升关闭窗户和下降打开窗户,这样的操作只有很小的滑动阻力。上述的上部挡风雨条1一般具有方形断面,并且设置有窗玻璃15要接触地插进的沟槽部分2。支撑舌3,4分别成形在沟槽部分2的敞开入口的两侧上,彼此具有相互对着的关系。窗玻璃15的上边缘要加压地接触的上述沟槽部分2的内底面5,窗玻璃15的侧表面要加压接触的上述沟槽部分2的侧壁6和支撑舌3,4,分别地设置有接触带层10,它们由合成树脂7诸如尼龙、氨基甲酸乙酯和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等制作的。在上述的上部挡风雨条被挤压制成时,上述的接触带层10是和上部挡风雨条同时由挤压模成形的,上述的接触带层10被成形具有粗糙表面9,该粗糙表面由上述的不同熔点合成树脂所造成熔化部分和未熔化部分组成,即上述的低熔点的合成树脂7和高熔点的合成树脂的粉末和/或颗粒8组成,这使得窗玻璃15开启和关闭,只有较小的操作载荷。特别是,由具有较低摩擦阻力的尼龙、氨基甲酸乙酯、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等等所组成的不同熔点的合成树脂材料的上述接触带层10,能够和上述的上部挡风雨条1一起整体地挤压成形,例如利用低熔点的合成树脂诸如尼龙-12、尼龙-11和聚烯烃树脂,-->混合和高熔点的合成树脂诸如尼龙-6、尼龙-66、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等的粉末和/或颗粒,由此不同熔化程度所造成的粗糙表面9就形成在接触带层10的表面上。那么,具有上述粗糙表面的上部挡风雨条1能够完成窗玻璃在迅速运动情况下的上升和下降操作。而且上部挡风雨条设置有曲形的固定件11,它们夹住门板的边缘12,12a。参照图6至8,参考号20表示下部挡风雨条,它由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的,并加压地接触窗玻璃15的两侧以及引导上述的窗玻璃,窗玻璃在汽车19的车门13的开口内上升和下降。上述的下部挡风雨条20是用纵向挤压一个类似于上述的上部挡风雨条1的可塑造的合成树脂坯件而成形的,它包括在窗玻璃15两侧的对着窗玻璃的支撑条体21和22。上述的支撑条体21设置有一个上部加压件23和一个下部加压件24,它们分别安置在支撑条体21的纵向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上述的支撑条体22同样设置有一个上部加压件25和一个下部加压件26,它们分别安置在支撑条体22的纵向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上述的上部加压件23,25和上述的下部加压件24,26与上述窗玻璃15相接触的每个接触带层分别具备有粗糙表面29,31,和30,32,每个粗糙表面层29,31和30,32均有许多凸起部27和凹陷部28,它们是靠将不同熔点的合成树脂的粉末和颗粒和较小摩擦阻力的合成树脂的合适混合而形成的,诸如尼龙、氨基甲酸乙酯、氟树脂-->和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等等,并且接触带层是和上述支撑条体2、22整体地挤压成形的。在这种连接中,类似于上述的上部挡风雨条1,作为低熔点的合成树脂,可以使用尼龙-12,尼龙-11和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作为高熔点的合成树脂,可以使用尼龙-6、尼龙-66、氟树脂和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而且,上述的支撑条体21、22在其纵向的大致中心部分分别设置有凸边部分33,34,它们分别装在门板的两侧12,12a上。如上所述,挡风雨条是在一台挤压模塑机上纵向挤压可塑的热塑树脂而成形的。接触带层是由较高熔点的合成树脂诸如尼龙-6或尼龙-66和氟树脂、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等等的粉末和颗粒混合在较低熔点的合成树脂诸如尼龙-12或尼龙-11和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等构成,它们与上述的挡风雨条的挤压模塑同时地和整体地挤压成形,由此容易形成由高熔点的合成树脂的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窗玻璃的挡风雨条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用挤压合成树脂形成的挡风雨条体;在一个窗玻璃邻接的上述挡风雨条体的表面上,由低熔点的合成树脂和与低熔点的合成树脂混合的高熔点合成树脂的粉末或颗粒形成接触带层;利用和上述挡风雨条体的合成树脂挤压模塑同时的挤压,在接触带层的表面上形成粗糙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窗玻璃的挡风雨条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用挤压合成树脂形成的挡风雨条体;在一个窗玻璃邻接的上述挡风雨条体的表面上,由低熔点的合成树脂和与低熔点的合成树脂混合的高熔点合成树脂的粉末或颗粒形成接触带层;利用和上述挡风雨条体的合成树脂挤压模塑同时的挤压,在接触带层的表面上形成粗糙表面。2、按照权利要求1的汽车窗玻璃用的挡风雨条的制造方法,其中接触带层是由这样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川直久
申请(专利权)人:常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