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芯材的挤塑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9517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芯材的挤塑产品,例如挡风雨条和汽车内部装饰以供在机动车车身的开口,例如门、主体(trunk)和后门边缘的周围处在凸缘上进行安装,它包括模塑产品主体(1),所述模塑产品主体(1)包括芯材(3),涂布层(2),和接触层(6),所述芯材(3)在纵向上具有通常U形截面,所述涂布层(2)具有在芯材(3)的侧面部分内部形成的保持部分(4),和所述接触层(6)由比保持部分(4)硬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组成且与毗邻凸缘(5)的表面上的保持部分(4)一体成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芯材的挤塑产品,例如挡风雨条和汽车内部装饰(trim)以供在 机动车的开口,例如门、主体(trunk)和后门边缘周围处在凸缘上进行安装。
技术介绍
在机动车车身的开口,例如门、主体和后门边缘周围的凸缘上安装用的具有芯材 的常规挤塑产品中,模塑产品主体1包括在纵向上具有通常U形截面的芯材3和涂布层2, 所述涂布层2具有在芯材3的侧面部分7的内部形成的突出保持部分4,如图7所示。模塑 产品主体1安装在凸缘5上,如图8所示,和保持部分4毗邻并保持凸缘5。当根据日本专利申请No. 2006-44341中公开的实施例的保持部分的材料由肖氏A 硬度为20-50的软质热塑性弹性体形成时,该保持部分柔软,因为该材料柔软,和保持凸缘 的力下降。因此,出现模塑产品主体从凸缘上脱落的问题。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保持部分的材料由A型硬度计(肖氏A)硬度为大于或 等于50的热塑性弹性体形成。然而,当该材料的硬度大于或等于85时,当模塑产品主体固 定到凸缘上时,插入力增加,和固定的可操作性更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芯材的挤塑产品,它可坚固地保持住在机动车车身开口 边缘周围的凸缘。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芯材的挤塑产品,它可容易而可靠地固定到在机动车 车身开口边缘周围的凸缘上。在本专利技术具有芯材的挤塑产品中,模塑产品主体包括芯材和涂布层,所述芯材在 纵向上具有通常U形截面,所述涂布层具有在该芯材的侧面部分内部形成的突出保持部 分,和在与凸缘毗邻的表面上,在至少一部分保持部分上形成接触层,从而解决模塑产品主 体从凸缘脱落的问题。接触层中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括100重量份包含下述组分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㈧30-70重量份组分(a)用单中心催化剂聚合的聚乙烯,或主要由聚乙烯组成的共 聚物;5-25重量份组分(b)含主要由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组成的至少两个聚合物嵌段A 和主要由共轭二烯烃化合物组成的至少一个聚合物嵌段B的嵌段共聚物,和/或通过氢化 该嵌段共聚物获得的氢化嵌段共聚物;10-30重量份组分(c)结晶乙烯或丙烯的均聚物,或主要由乙烯或丙烯组成的结 晶共聚物;和5-25重量份组分(d)橡胶软化剂;并在100重量份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中混入下述组分32-8重量份组分(e)石油树脂和/或通过氢化获得的氢化石油树脂。此外,以上所述的接触层中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除了包括100重量份热塑性树 脂组合物(A)以外,还进一步包括1-20重量份组分(f)无机填料。此外,在一部分保持部分上形成接触层中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因此,保持部分 容易从接触层部分中弯曲,从而降低插入力。此外,在接触层和凸缘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 从而实现增加保持力的效果。此外,由粘性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接触层,和该接触层粘附到凸缘表面上。 因此,该模塑产品主体不容易从凸缘上滑出,从而进一步解决脱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有芯材的模塑产品主体的纵剖面视图;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模塑产品主体安装在机动车车身开口边缘周围的凸缘上的 状态的纵剖面视图;图3是其中本专利技术的模塑产品主体具有在芯材侧面部分的内部形成的突出保持 部分的纵剖面视图;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案的纵剖面视图;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具有芯材的挤塑产品的制备方法的侧视图;图6是其中在本专利技术芯材的侧面部分内形成切口部分的剖视图;图7是显示常规的模塑产品主体的纵剖面视图;和图8是显示其中常规的模塑产品主体安装在凸缘上的状态的纵剖面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图1示出了具有芯材的挤塑产品,例如挡风雨 条和汽车内部装饰的截面,以供在机动车车身的开口,例如门、主体和后门边缘周围凸缘5 上安装。模塑产品主体1包括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且纵向具有通常为U形截面的芯材3, 和由热塑性弹性体或其泡沫体组成的涂布层2。涂布层2具有在芯材3的侧面部分7的内 部形成的热塑性弹性体或其泡沫体的突出保持部分4。在毗邻凸缘5的表面一侧上的一部 分保持部分4上形成接触层6。优选地,在保持部分4的一部分尖端侧上形成接触层6。接触层6包括比保持部分4硬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和接触层6包括粘性的热 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此外,视需要,在一部分或所有芯材3边缘形成涂布层2。图2示出了其中在车身开口边缘周围的凸缘5上安装图1的模塑产品主体1的状 态。在图3中,涂布层2具有在芯材3的侧面部分7的内部形成的突出保持部分4,和 在毗邻凸缘5的表面上的两个相对侧面上的保持部分4上形成接触层6。此外,热焊接芯材3和涂布层2。但还存在其中部分没有进行热焊接,仅仅形成非 焊接部分17的情形,如图4所示。此外,视需要,形成各种类型形状,例如多面体形状,圆形,和椭圆形的中空密封部 分9,且在芯材3的连接部分8或侧面部分7外部的所需位置处形成所述中空密封部分9。图5示出了具有芯材的挤塑产品的模塑产品主体1的制备方法的实施方案,所述模塑产品主体1由含合成树脂的芯材3连续制造。将硬的合成树脂注入到第一挤塑机21 内,和通过第一模头22,使具有通常U形截面的芯材3成形。然后,芯材3穿过第一冷却罐 23,然后收卷辊24,并在具有通常U形截面的芯材3的侧面部分7和连接部分8内,通过切 割机25,以所需的各种形状分切出切口部分16,如图6所示。然后,芯材进入第二模头27内部,并且在第二挤塑机26内注射的形成涂布层2和 保持部分4的熔融热塑性弹性体,以及在第三挤塑机28内注射的形成接触层6的熔融热塑 性弹性体组合物穿过注射管道30,和在第二模头27内部热焊接到芯材边缘上。随后,彼此 热焊接在一起的具有涂布层2的芯材3,保持部分4和接触层6穿过第二冷却罐29。当形成中空密封部分9时,进一步添加挤塑机,和在第二模头27内部,将形成中空 密封部分9的材料热焊接到芯材3和涂布层2的周边。图7示出了常规模塑产品的实施方案。图8示出了常规的模塑产品安装到凸缘5 上的状态。由于缺少接触部分6,保持部分4轻微地弯曲,因此在保持部分和凸缘之间的接 触面积小。接着描述形成接触层6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组分(a)主要组分优选选自用单中心催化剂聚合的聚乙烯类,优选聚乙烯类,例如高密度聚乙烯 (低压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高压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和小量,优选 I-IOmol % α -烯烃,例如1- 丁烯、1-己烯和1-辛烯的共聚物),所有这些均用单中心催化 剂(茂金属催化剂)聚合;和乙烯_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类似物中的一 种或两种或更多种优选用作用单中心催化剂聚合的聚乙烯,或主要含聚乙烯的共聚物。优选比重小于或等于0. 92和熔点小于或等于95°C并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单中心 催化剂)制备的乙烯-辛烯共聚物。在190°C的温度和2. 16kg的负载下熔体流动速度(MFR) 大于或等于0. 5g/10min的那些共聚物通常是有利的。可结合这些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组分(b)主要组分组分(b)是含主要由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组成的至少两个聚合物嵌段A和主要由共 轭二烯烃化合物组成的至少一个聚合物嵌段B的嵌段共聚物,或通过氢化该嵌段共聚物获 得的产物,或其混合物。其实例可包括具有结构,例如A-B-A,B-A-B-A和A-B-A-B-A的乙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芯材的挤塑产品,以供在机动车车身开口边缘的周围处在凸缘上进行安装,其中模塑产品主体包括芯材,涂布层,和接触层,所述芯材在纵向上具有通常U形的截面,所述涂布层具有在芯材的侧面部分内部形成的保持部分,所述接触层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组成且与毗邻凸缘的表面上的保持部分一体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川直久加藤胜久
申请(专利权)人:常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系统技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