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移动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042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玻璃移动槽,它包括由底壁和从底壁的两条对边延伸的侧壁组成的玻璃移动槽体和舌状排水部件,具有基本上为U形的区段,内有凹槽,舌状排水部件从侧壁的远边附近向玻璃移动槽底壁突出。这些舌状排水部件均具有为与窗玻璃接触表面的窗玻璃接触部分,它包含热塑性弹性体层和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层。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层设置成与窗玻璃接触。该玻璃移动槽具有优良的耐久性、与窗玻璃的紧密接触性和灵活的滑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移动槽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移动槽。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窗玻璃滑动部件的玻璃移动槽,所述滑动部件由包含热塑性弹性体底材层和滑动树脂(slide resin)表面层的层压板组成。汽车车辆的窗玻璃一般是通过垂直移动来闭合或打开以便通风或与车外的人谈话。称为玻璃移动槽的导向件设在窗玻璃与窗框之间,它不仅能使窗玻璃容易地通过垂直移动进行关启,而且还能使窗玻璃能紧贴窗框(不透液地)进行关启。以往的玻璃移动槽由软合成树脂如软聚氯乙烯树脂或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型橡胶等硫化橡胶等组成。玻璃移动槽包括玻璃移动槽体,该玻璃移动槽体包含底壁和从底壁的两条对边延伸的侧壁,并具有基本上为U形的区段,内有凹槽,舌状排水部件从侧壁的远边附近向玻璃移动槽底壁突出,这样,彼此靠近。以往的玻璃移动槽具有窗玻璃滑动部件,在该滑动部件表面层压(例如通过粘合)一层尼龙膜,以改善窗玻璃与排水部件的分离性并防止窗玻璃弄脏。此外,在将尼龙膜等层压滑动部件之前或之后,对滑动部件进行压纹,以减少其与窗玻璃的接触面积。在上述玻璃移动槽中,表面材料如尼龙等对上述软合成树脂或硫化橡胶上无粘附性。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步骤以便能用软合成树脂或硫化橡胶形成玻璃移动槽体。将粘合剂施加在形成的玻璃移动槽体上,在玻璃移动槽体上层压例如尼龙的膜。此外,在层压膜之前或之后必须进行压纹。如此,不利的是,需要很多步骤且工作量很大。而且,上述玻璃移动槽需要通过包括使用粘合剂的层压在内的方法进行制造,这样,不利的是,不仅其耐久性差,而且,作为老化、室外曝置等的结果,容易在表面膜层与底材之间出现剥离。还有,可通过压纹形成的不平坦的表面式样在光洁度和均匀性的组合方面不能令人完全满意,这样,窗玻璃滑动部件在窗玻璃闭合时与窗玻璃的的紧密接触性以及窗玻璃滑动部件在窗玻璃打开时与窗玻璃之间的灵活的滑动性方面仍存在有待改善之处。本专利技术者为解决玻璃移动槽的上述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至少形成玻璃移动槽的窗玻璃滑动部件的弹性体选择采用由结晶聚烯烃和橡胶组成的热塑性弹性体,并通过热熔粘合将规定的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层层压在热塑性弹性体层上,则可用简单的生产操作制造在耐久性、窗玻璃闭合时与窗玻璃的紧密接触性以及窗玻璃打开时灵活的窗玻璃滑动性方面优良的玻璃移动槽。本专利技术者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玻璃移动槽(参见日本专利公开公报1993年-->第4522号和4308号)。然而,该玻璃移动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层中仅使用超高分子量聚烯烃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会因为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层的高刚性而导致在例如将玻璃移动槽装入汽车车身时由于扭曲或弯曲而起皱,从而影响产品外观。本专利技术者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使用包含超高分子量的聚烯烃和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超高分子量组合物,可得到具有超高分子量聚烯烃性能的玻璃移动槽,其中的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层在玻璃移动槽扭曲或弯曲时不会起皱。本专利技术系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系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简便的方法生产的玻璃移动槽,它不仅在耐久性、窗玻璃闭合时与窗玻璃的紧密接触性以及窗玻璃打开时灵活的窗玻璃滑动性方面性能优良,而且即使扭曲或弯曲时,其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层也不会起皱。本专利技术的玻璃移动槽包括:玻璃移动槽体,该玻璃移动槽体包括底壁和从底壁的两条对边延伸的侧壁,并具有基本上为U形的区段,内有凹槽,舌状排水部件,它们从侧壁的远边附近向玻璃移动槽底壁突出,这样,彼此靠近,这些舌状排水部件均具有窗玻璃接触部分,所述窗玻璃接触部分为与窗玻璃接触的表面,其中,上述窗玻璃接触部分包含由结晶聚烯烃和橡胶组成的热塑性弹性体(A)层和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层,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层设置成与窗玻璃接触,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包含:10-90重量份在135℃的萘烷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3.5-8.3分升/克的聚烯烃(a)和90-10重量份由结晶烯烃类树脂和烯烃类橡胶组成的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b),其条件是,组分(a)和组分(b)之和为100重量份。可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热塑性弹性体(A)最好是在有机过氧化物的存在下,对包含以下成分的混合物进行动态加热而得到的热塑性弹性体:70-10重量份结晶聚丙烯(A-1)和30-90重量份由乙烯/丙烯共聚物型橡胶或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型橡胶组成的橡胶(A-2),其条件是,组分(A-1)和组分(A-2)之和为100重量份;上述橡胶(A-2)通过动态加热而交联。-->可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最好包含:10-90重量份在135℃的萘烷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3.5-8.3分升/克的聚烯烃组合物(a′)和90-10重量份由结晶烯烃类树脂和烯烃类橡胶组成的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b),其条件是,组分(a′)和组分(b)之和为100重量份;所述聚烯烃组合物(a′)基本上由以下成分组成:在135℃的萘烷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7-40分升/克的超高分子量聚烯烃(a-1)和在135℃的萘烷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0.1-5分升/克的聚烯烃(a-2),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a-1)的量占超高分子量聚烯烃(a-1)和聚烯烃(a-2)之和的15-40重量%。此外,除聚烯烃(a)或聚烯烃组合物(a′)和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b)之外,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可包含氢化的或未氢化的嵌段共聚物(c),所述氢化的或未氢化的嵌段共聚物可包含:苯乙烯或其衍生物的聚合物嵌段(c-1)和1,2-结合或3,4-结合的异戊二烯单元含量至少占所有异戊二烯单元的40%的异戊二烯聚合物嵌段和/或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嵌段(c-2)、和/或选自高级脂肪酸酰胺(d)、硅油(e)、脂族醇与二羧酸或一元羧酸的酯(f)和含氟聚合物(g)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形成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的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b)最好是在有机过氧化物的存在下,对包含以下成分的混合物进行动态加热而得到的热塑性弹性体:70-10重量份结晶聚丙烯(A-1)和30-90重量份由乙烯/丙烯共聚物型橡胶或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型橡胶组成的橡胶(A-2),其条件是,组分(A-1)和组分(A-2)之和为100重量份,上述橡胶(A-2)通过动态加热而交联。在本专利技术中,热塑性弹性体(A)可以与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b)相同或不同。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可含占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的1-20重量%的液态或固态润滑油。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玻璃移动槽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玻璃移动槽与窗玻璃接触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说明玻璃移动槽装入汽车车门的视图;图4是显示窗玻璃打开时的玻璃移动槽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显示窗玻璃闭合时的玻璃移动槽的状态的剖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玻璃移动槽的一种形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玻璃移动槽的一种形式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参见图1,数字1表示本专利技术玻璃移动槽的整个结构。该玻璃移动槽1包含玻璃移动槽体2,该玻璃移动槽体2包含底壁1a和从底壁1a的两条对边延伸的侧壁1b,并具有基本上为U形的区段,内有凹槽1c。舌状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玻璃移动槽,它包括: 玻璃移动槽体,该玻璃移动槽体包括底壁和从底壁的两条对边延伸的侧壁,并具有基本上为U形的区段,内有凹槽, 舌状排水部件,它们从侧壁的远边附近向玻璃移动槽底壁突出,这样,彼此靠近,这些舌状排水部件均具有窗玻璃接触部分,所述窗玻璃接触部分为与窗玻璃接触的表面, 其中,上述窗玻璃接触部分包含由结晶聚烯烃和橡胶组成的热塑性弹性体(A)层和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层, 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层设置成与窗玻璃接触, 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包含: 10-90重量份在135℃的萘烷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3.5-8.3分升/克的聚烯烃(a)和 90-10重量份由结晶烯烃类树脂和烯烃类橡胶组成的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b),其条件是,组分(a)和组分(b)之和为100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2-21 037217/971.玻璃移动槽,它包括:玻璃移动槽体,该玻璃移动槽体包括底壁和从底壁的两条对边延伸的侧壁,并具有基本上为U形的区段,内有凹槽,舌状排水部件,它们从侧壁的远边附近向玻璃移动槽底壁突出,这样,彼此靠近,这些舌状排水部件均具有窗玻璃接触部分,所述窗玻璃接触部分为与窗玻璃接触的表面,其中,上述窗玻璃接触部分包含由结晶聚烯烃和橡胶组成的热塑性弹性体(A)层和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层,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层设置成与窗玻璃接触,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包含:10-90重量份在135℃的萘烷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3.5-8.3分升/克的聚烯烃(a)和90-10重量份由结晶烯烃类树脂和烯烃类橡胶组成的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b),其条件是,组分(a)和组分(b)之和为100重量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移动槽,其特征在于,热塑性弹性体(A)是在有机过氧化物的存在下,对包含以下成分的混合物进行动态加热而得到的热塑性弹性体:70-10重量份结晶聚丙烯(A-1)和30-90重量份由乙烯/丙烯共聚物型橡胶或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型橡胶组成的橡胶(A-2),其条件是,组分(A-1)和组分(A-2)之和为100重量份;上述橡胶(A-2)通过动态加热而交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移动槽,其特征在于,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组合物(B)包含:10-90重量份在135℃的萘烷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3.5-8.3分升/克的聚烯烃组合物(a′)和90-10重量份由结晶烯烃类树脂和烯烃类橡胶组成的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b),其条件是,组分(a′)和组分(b)之和为100重量份;所述聚烯烃组合物(a′)基本上由以下成分组成:在135℃的萘烷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7-40分升/克的超高分子量聚烯烃(a-1)和在135℃的萘烷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0.1-5分升/克的聚烯烃(a-2),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a-1)的量占超高分子量聚烯烃(a-1)和聚-->烯烃(a-2)之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雄一唐岩正人小林恭子内山晃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