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后车架拼焊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0003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载机后车架拼焊定位装置,包括底板、上下铰接支撑、侧板高夹紧座、变速箱支座、中梁架支撑、围板支撑、下定位套、下定位销、上定位销、V形槽、左右腹板垫块,所述底板上固定设有上、下铰接支撑、侧部高夹紧座、V型槽,下铰接支撑上安装有固定套接于下定位销的定位套,上铰接支撑上安装有固定套接于上定位销的定位套,上铰接支撑顶部后侧设置有固定支耳支座,上铰接支撑后方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侧板高夹紧座、V型槽,侧板高夹紧座上固定有前支撑定位架,侧板高夹紧座外侧固定转动把手,V型槽内侧固定有变速箱支座,V型槽后方设置有中梁架支撑,中梁架支撑后方设置有围板支撑。具结构简单,效率高、焊接牢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载机后车架拼焊的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载机制造
,尤其涉及装载机后车架拼焊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装载机机加工中后车架拼焊,传统方法是在拼焊平台上划线定位,配合以钢卷尺、直角尺、高度尺以及钢板尺等测量工具,将组成后车架的各部件按尺寸要求组合,测量工件垂直度,对称度、面以及孔的位置度等尺寸,测量符合要求后将各部件点焊拼为一后车架总成。在拼焊平台上划线及利用各测量工具测量取相对尺寸后拼焊,不仅过程时间长,效率低下,而且很多尺寸在取值过程中会由于测量方法问题导致偏差,难以满足其尺寸要求;各部件在拼焊之前没有很好的紧固压紧措施,拼焊过程中会出现部件移位而导致整个后车架总成尺寸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装载机后车架拼焊的定位装置,旨在解决焊接过程中出现移位和尺寸偏差的问题,具结构简单,效率高、焊接牢固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载机后车架拼焊定位装置,其上放置有后车架总成,包括底板1、上下铰接支撑 2、10、侧板高夹紧座4、变速箱支座5、侧板低夹紧座6、中梁架支撑7、发动机支撑座8、围板支撑11、中梁架支座13、固定支耳支座14、下定位套15、下定位销16、上定位销17、左右腹板垫块18、V形槽19、中梁架定位轴20、前支撑定位架21、后支撑定位架22,所述底板I上固定设有上、下铰接支撑2、10、侧部高夹紧座4、V型槽19,下铰接支撑10上安装有固定套接于下定位销16的定位套15,上铰接支撑2上安装有固定套接于上定位销17的定位套15,上铰接支撑10顶部后侧设置有固定支耳支座14,上铰接支撑2后方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侧板高夹紧座4、V型槽19,侧板高夹紧座4上固定有前支撑定位架26,侧板高夹紧座外侧固定转动把手12,V型槽19内侧固定有变速箱支座5,V型槽后方设置有中梁架支撑7,中梁架支撑7后方设置有围板支撑11。 进一步地,所述中梁架支撑7中部固设有前后方向的中梁架定位轴20,中梁架支撑7左右两侧各固定有两个侧板低夹紧座6和中梁架支座13,前侧侧板低夹紧座6上固定有后支撑定位架27,侧板高夹紧座和侧板低夹紧座外侧固定转动把手12。 进一步地,所述围板支撑11上固定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发动机支撑座8、9和两个变速箱支座5,发动机支撑8座固定置于变速箱支座5前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定位轴和定位面定位原则,保证工件拼焊时的位置的准确,各尺寸通过定位得以保证,减少对测量工具的利用,采用气动系统,减少劳动强度,提供可靠定位,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工装上的测量基准面,使得工人对工件各尺寸的测量变得更方便、准确。通本装置解决了焊接过程中出现移位和尺寸偏差,本装置结构简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载机后车架拼焊定位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载机后车架拼焊定位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载机后车架拼焊定位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如图1-3所示,一种装载机后车架拼焊定位装置,其上放置有后车架总成3,包括底板1、上下铰接支撑2、10、侧板高夹紧座4、变速箱支座5、侧板低夹紧座6、中梁架支撑7、发动机支撑座8、围板支撑11、中梁架支座13、固定支耳支座14、下定位套15、下定位销16、上定位销17、左右腹板垫块18、V形槽19、中梁架定位轴20、前支撑定位架21、后支撑定位架22,所述底板I上固定设有上、下铰接支撑2、10、侧部高夹紧座4、V型槽19,下铰接支撑10上安装有固定套接于下定位销16的定位套15,上铰接支撑2上安装有固定套接于上定位销17的定位套15,上铰接支撑10顶部后侧设置有固定支耳支座14,上铰接支撑2后方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侧板高夹紧座4、V型槽19,侧板高夹紧座4上固定有前支撑定位架21,侧板高夹紧座外侧固定转动把手12,V型槽19内侧固定有变速箱支座5,V型槽后方设置有中梁架支撑7,中梁架支撑7后方设置有围板支撑11。所述中梁架支撑7中部固设有前后方向的中梁架定位轴20,中梁架支撑7左右两侧各固定有两个侧板低夹紧座6和中梁架支座13,前侧侧板低夹紧座6上固定有后支撑定位架22,侧板高夹紧座和侧板低夹紧座外侧固定转动把手12。所述围板支撑11上固定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发动机支撑座8、9和两个变速箱支座5,发动机支撑8座固定置于变速箱支座5前方。 本专利技术采用定位轴和定位面定位原则,保证工件拼焊时的位置的准确,各尺寸通过定位得以保证,减少对测量工具的利用,采用气动系统,减少劳动强度,提供可靠定位,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工装上的测量基准面,使得工人对工件各尺寸的测量变得更方便、准确。通本装置解决了焊接过程中出现移位和尺寸偏差,本装置结构简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节约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载机后车架拼焊定位装置,其上放置有后车架总成,包括底板、上下铰接支撑、侧板高夹紧座、变速箱支座、侧板低夹紧座、中梁架支撑、发动机支撑座、围板支撑、中梁架支座、固定支耳支座、下定位套、下定位销、上定位销、左右腹板垫块、V形槽、中梁架定位轴、前支撑定位架、后支撑定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固定设有上、下铰接支撑、侧部高夹紧座、V型槽,下铰接支撑上安装有固定套接于下定位销的定位套,上铰接支撑上安装有固定套接于上定位销的定位套,上铰接支撑顶部后侧设置有固定支耳支座,上铰接支撑后方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侧板高夹紧座、V型槽,侧板高夹紧座上固定有前支撑定位架,侧板高夹紧座外侧固定转动把手,V型槽内侧固定有变速箱支座,V型槽后方设置有中梁架支撑,中梁架支撑后方设置有围板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后车架拼焊定位装置,其上放置有后车架总成,包括底板、上下铰接支撑、侧板高夹紧座、变速箱支座、侧板低夹紧座、中梁架支撑、发动机支撑座、围板支撑、中梁架支座、固定支耳支座、下定位套、下定位销、上定位销、左右腹板垫块、V形槽、中梁架定位轴、前支撑定位架、后支撑定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固定设有上、下铰接支撑、侧部高夹紧座、V型槽,下铰接支撑上安装有固定套接于下定位销的定位套,上铰接支撑上安装有固定套接于上定位销的定位套,上铰接支撑顶部后侧设置有固定支耳支座,上铰接支撑后方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侧板高夹紧座、V型槽,侧板高夹紧座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拥军何嘉圣何嘉贤赖卫华郭守亮韦柳祥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金茂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