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825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2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像素单元和与所述像素单元对应的驱动电路、控制电路,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实现对所述像素单元输入显示信号,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改变第一像素电极或第二像素电极的电荷以使得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存在电压差,控制电路位于不透光区域的垂直投影区域内。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色偏,提高开口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通常会存在色偏(colorshift)的问题,大尺寸的液晶显示面板色偏尤为严重,观看角度越大,色偏也越明显。为了提高视角降低色偏,液晶显示面板一般会做Lowcolorshift(低色偏)设计。如图1和图2所示,液晶显示面板中,通常将一个像素单元10划分为主像素电极101和次像素电极102两部分。薄膜晶体管Q1和主像素电极101连接,薄膜晶体管Q2和次像素电极102连接。当扫描线G1输入扫描信号以控制薄膜晶体管Q1和Q2导通时,数据线D1输入显示信号至主像素电极101和次像素电极102中。为了达到降低色偏的目的,像素结构中还设置有一个共享电容Cb。共享电容Cb通过薄膜晶体管Q3与次像素电极102,扫描线G2连接薄膜晶体管Q3,以控制薄膜晶体管Q3的导通和关闭。在数据线D1对主像素电极101和次像素电极102充电(即输入显示信号)后,主像素电极101和次像素电极102具有相同的电位。然后使薄膜晶体管Q3导通,此时共享电容Cb与次像素电极102连通,次像素电极102的部分电荷将释放到共享电容Cb中,由此使得主像素电极101和次像素电极102具有电位差,由此可达到降低色偏的目的。然而,虽然上述结构可以实现低色偏,但是,如图1所示,共享电容Cb是利用公共电极层103和与形成薄膜晶体管Q3的漏极相同的金属层104形成,而公共电极层103通常是位于用于透光显示的像素电极所在的透光区域中,因此共享电容Cb会占据部分像素电极区域,导致开口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能够提高开口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像素单元和与所述像素单元对应的驱动电路、控制电路,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以对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输入显示信号;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中的其中一个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形成预定电压差;所述控制电路位于不透光区域的垂直投影区域内。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数据线以及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导通与关闭,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时,所述数据线用以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对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输入显示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扫描线、第三开关管和电容元件,所述电容元件位于不透光区域的垂直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二扫描线用以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导通与关闭,所述电容元件通过所述第三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以在所述第三开关管导通时改变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电压,进而使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第三开关管均为薄膜晶体管,所述电容元件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形成所述第一极板的金属层与形成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的金属层为同一金属层,所述第二极板为形成所述第一扫描线的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沿所述数据线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控制电路和部分所述驱动电路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数据线以及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导通与关闭,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时,所述数据线用以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对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输入显示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管和电容元件,所述电容元件位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不透光区域的垂直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三开关管与相邻下一像素单元对应的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扫描线连接,以在所述相邻下一像素单元对应的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扫描线的作用下实现导通与关闭,所述电容元件通过所述第三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以在所述第三开关管导通时改变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电压,进而使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沿所述第一扫描线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控制电路和部分所述驱动电路位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之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色滤光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彩色滤光基板包括不透光区域,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像素单元和与所述像素单元对应的驱动电路、控制电路,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以对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输入显示信号;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中的其中一个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形成预定电压差;所述控制电路位于所述不透光区域的垂直投影区域内。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数据线以及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导通与关闭,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时,所述数据线用以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对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输入显示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扫描线、第三开关管和电容元件,所述电容元件位于不透光区域的垂直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二扫描线用以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导通与关闭,所述电容元件通过所述第三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以在所述第三开关管导通时改变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电压,进而使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第三开关管均为薄膜晶体管,所述电容元件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形成所述第一极板的金属层与形成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的金属层为同一金属层,所述第二极板为形成所述第一扫描线的金属层。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数据线以及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导通与关闭,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时,所述数据线用以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对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输入显示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管和电容元件,所述电容元件位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不透光区域的垂直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三开关管与相邻下一像素单元对应的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扫描线连接,以在所述相邻下一像素单元对应的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扫描线的作用下实现导通与关闭,所述电容元件通过所述第三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以在所述第三开关管导通时改变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电压,进而使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阵列基板中,通过控制电路的作用使得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形成预定电压差,由此可达到降低色偏的效果,并且控制电路是位于不透光区域的垂直投影区域内,不需要占据像素电极所在区域,由此能够提高开口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像素单元和与所述像素单元对应的驱动电路、控制电路,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以对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输入显示信号;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中的其中一个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形成预定电压差;所述控制电路位于不透光区域的垂直投影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像素单元和与所述像素单元对应的驱动电路、控制电路,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以对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输入显示信号;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中的其中一个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形成预定电压差;所述控制电路位于不透光区域的垂直投影区域内;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数据线以及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导通与关闭,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时,所述数据线用以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对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输入显示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扫描线、第三开关管和电容元件,所述电容元件位于不透光区域的垂直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二扫描线用以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导通与关闭,所述电容元件通过所述第三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以在所述第三开关管导通时改变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电压,进而使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存在预设电压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第三开关管均为薄膜晶体管,所述电容元件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形成所述第一极板的金属层与形成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的金属层为同一金属层,所述第二极板为形成所述第一扫描线的金属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沿所述数据线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控制电路和部分所述驱动电路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