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897415 阅读:107 留言:1更新日期:2015-01-09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纳米团簇,包括至少两种无机纳米晶,其中一种为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无机纳米晶,另一种为与之具有重叠吸收的无机纳米晶,所述至少两种无机纳米晶组装得到纳米团簇;所述无机纳米晶的粒径为1-100nm;所述纳米团簇的直径为50-1000nm。该纳米团簇具有简便易得,尺寸和组成可调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是金属表面电子与光照等外界电磁场发生强烈共振而使金属周围电磁场显著增强的一种现象。由于这种等离子共振发生在金属粒子表面,因而称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在肿瘤治疗、生物成像、催化、表面拉曼增强以及荧光增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其中,将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金属与其他金属或者半导体形成复合结构,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来提高其他金属或者半导体的性能等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研究。目前,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复合体系主要有两种结构:一是利用沉积或者其他方法将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的金属沉积在半导体或其他金属表面(参考文献Y.Tian,T.Tatsuma,J.AM.CHEM.SOC.2005,127,7632‐7637;Z.Seh,S.Liu,M.Low,S.‐Y.Zhang,Z.Liu,A.Mlayah,M‐Y.Han,Adv.Mater.20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纳米团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种无机纳米晶,其中一种为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无机纳米晶,另一种为与之具有重叠吸收的无机纳米晶;所述至少两种无机纳米晶组装得到纳米团簇;所述无机纳米晶的粒径为1‑100nm;优选地,所述无机纳米晶的粒径为3‑20nm;所述纳米团簇的直径为50‑100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纳米团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种无机纳米晶,其中一种为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无机纳米晶,另一种为与之具有重叠吸收的无机纳米晶;所述至少两种无机纳米晶组装得到纳米团簇;所述至少两种无机纳米晶的粒径为1-100nm;所述纳米团簇的直径为50-1000nm;所述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至少两种无机纳米晶分散在油性溶剂中,其中一种为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无机纳米晶,另一种为与之具有重叠吸收的无机纳米晶,形成油性分散液;将该油性分散液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形成微乳液;加热该微乳液使得油性溶剂完全蒸发,得到水性分散液,再经分离、干燥得到纳米团簇;所述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无机纳米晶在油性分散液中的浓度为0.1-10mg/mL,所述具有重叠吸收的无机纳米晶在油性分散液中的浓度为1-50mg/mL,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1-20mg/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纳米团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无机纳米晶的粒径为3-2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纳米团簇,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铁锐曹寅虎吴骊珠佟振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1月09日 21:59
    共振效应最初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定义摆最重要的特性是它以一种频率即通常所称的固有频率摆动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被激励时它相应的摆动规律则依赖于干扰振频是否和它所希望的一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共振效应在社会生活中共振效应被引申应用到了很多其他的方面下面详细介绍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