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空调能量优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856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轿车空调能量优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车内环境检测热电偶、蓄冷器,其中温度采集模块一端与车内环境检测热电偶、蓄冷器分别相连接,另一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轿车空调能量优化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轿车空调能量优化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大多数轿车,空调所需要的动力和驱动汽车的动力都来自同一发动机。这种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由于汽车工况变化频繁,制冷剂流量变化很大。如三电公司的涡旋式压缩机制冷系统TR-60,在转速1120rpm时制冷量为:5400KJ/h;在转速3500rpm时制冷量为:10500KJ/h;在怠速时,制冷量更低。由于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不稳定,造成空调系统送风系统的出风温也不稳定,忽冷忽热,给人的感觉不是很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汽车空调出风温度不太稳定、会随车速变化的不足,本技术尝试提供一种带蓄冷装置的汽车空调系统,一套全新设计的轿车空调能量优化控制装置。本技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轿车空调能量控制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采用蓄能的方式来平衡能量输出和能量需要之间的不匹配。其能将汽车高速运行时大于实际需要的制冷量储存到蓄冷装置中,并能在汽车低速运转时再把冷量取出利用。通过这样的能量调节,能使汽车内空调送风温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本技术的系统原理:通过高精度温度采集模块测定蒸发器、蓄冷器、出风口、车内环境等相关的温度数据,然后把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输入数据进行相关处理,然后发出相应的控制动作,通过继电器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所有动作都是自动完成的。见图4。本技术的系统组成:蓄冷器、热电偶、温度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其中的数据处理模块可由plc可编程控制器或单片机实现。各部件的组合方式见图1、图2、图3。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当在汽车高速运行时,制冷量远远大于实际需要。造成空调送风温度偏低。这时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打开电磁开关,使蓄冷装置投入工作、把一部分制冷量储存到蓄冷装置中。由于蓄冷装置分流了一部分制冷剂。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流量下降,空调送风温度将会提高到一个舒适温度。当在汽车低速运转期间,由于制冷量下降。送风温度较高,这时通过控制装置关闭电磁阀。使蓄冷装置停止充冷,与此同时,调整风门位置使空气同时通过蒸发器和蓄冷器,把蓄冷装置的冷量释放出来,让汽车内空调送风温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本技术的控制原理:一、蓄冷器没有蓄冷并且车内温度不达要求,则接通电源、开压缩机,同时风门处于位置3,系统处于正常制冷运行状态。二、随着压缩机制冷,温度下降,当出风温度达到要求或车内温度达到要求(即由两个条件同时控制蓄冷运行),则接通电磁阀,开始蓄冷,把多余冷量储存起来,此时风门仍然处于3。三、蓄冷过程中,如果温度又重新上升,使车内温度或出风温度不达要求,则重新断开电磁阀,同时风门转为2。四、蓄冷器充满冷量后,关闭压缩机,同时转换风门位置到1,系统处于放冷状态,进行补偿外界对车内空间的传热,当冷量取完以后,条件符合上面的(一),则压缩机重开,重复上述动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其能使汽车内空调送风温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2、采用目前成熟的制冷压缩机、对发动机基本不存在负荷冲击、空调出风温度稳定、节能、成本低。3、适用于所有采用非独立式汽车空调系统的各种汽车中。4、本作品应用前景特别光明。目前,全球90%以上的轿车、小型汽车都安装非独立式汽车空调系统,只要有百分之一汽车采用本装置,其每年节约的能源都是数以亿计。附图说明图1是系统原理图制冷剂部分;图2是系统原理图冷风部分;图3是系统原理图电气部分;图4是系统原理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配合汽车的运行过程说明控制的过程。首先,汽车启动,车内温度高,蓄冷器没有蓄冷,系统自动接通压缩机电源启动压缩机进行制冷,风门处于位置3,系统正常制冷:然后随着空调的运行,车内温度慢慢下降,当出风温度达到要求或车内温度达到要求,则接通电磁阀,开始蓄冷运行,风门仍处于3:在蓄冷过程中,如果温度又重新上升,使车内温度或出风温度不达要求,则系统重新断开电磁阀,同时风门转为2,使系统处于同时制冷和放冷的状态,从而改善车内环境,使车内温度或出风温度重新达到要求。随着蓄冷、放冷的反复进行,蓄冷器最后会慢慢充满冷量,此时,关闭压缩机,同时转换风门位置到1,系统处于放冷状态,进行补偿外界对车内空间的传热:当蓄冷器的冷量取完以后,车内温度又慢慢地上升,当条件符合上面的(一)时,压缩机重开,重复上述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轿车空调能量优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车内环境检测热电偶、蓄冷器,其中温度采集模块一端与车内环境检测热电偶、蓄冷器分别相连接,另一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健林创辉杨海斌陈晓松叶柏良余朝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