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侠安专利>正文

便携式两轮伸缩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894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01:33
主要由前轮架、车架、折叠车把、车座、脚踏、后轮架、车轮及附件组成便携式两轮伸缩车,其特征在于由前叉转向立管侧连接分叉为两个纵向梁的前轮架,车架是由两个纵向平行放置的斜长板开有滑槽用横向管连接,前轮架滑块置于车架滑槽中可滑动,车架上端与竖向的车座下方被两个半圆抱住组成的圆轴座一端铰接,轴座另一端铰接在后摆臂上端,后摆臂下端铰接在后轮架上端,车架下端与一连杆铰接,连杆另一端有滑块位于后滑槽板滑槽中可滑动,后滑槽板的后端则饺接在后摆臂下端与后轮架上端铰接轴上,形成前、后车轮位于车架两板中间,车座位于车架后上方竖放,脚踏铰接在车架下,折叠车把铰接在前轮架转向管处,通过这些部件间转动和滑动伸出前、后车轮成为车,具有折叠快捷、体积小的特点,满足人们乘坐大型交通工具时携带,换乘或其它短距离间骑行,其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主要由前轮架、车架、折叠车把、车座、脚踏、后轮架、车轮及附件组成便携式两轮伸缩车,其特征在于由前叉转向立管侧连接分叉为两个纵向梁的前轮架,车架是由两个纵向平行放置的斜长板开有滑槽用横向管连接,前轮架滑块置于车架滑槽中可滑动,车架上端与竖向的车座下方被两个半圆抱住组成的圆轴座一端铰接,轴座另一端铰接在后摆臂上端,后摆臂下端铰接在后轮架上端,车架下端与一连杆铰接,连杆另一端有滑块位于后滑槽板滑槽中可滑动,后滑槽板的后端则饺接在后摆臂下端与后轮架上端铰接轴上,形成前、后车轮位于车架两板中间,车座位于车架后上方竖放,脚踏铰接在车架下,折叠车把铰接在前轮架转向管处,通过这些部件间转动和滑动伸出前、后车轮成为车,具有折叠快捷、体积小的特点,满足人们乘坐大型交通工具时携带,换乘或其它短距离间骑行,其市场前景广阔。【专利说明】便携式两轮伸缩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巧、方便、适合携带的便携式两轮伸缩车。
技术介绍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诸多种交通工具,如城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在人流高峰时发挥着运能大、效率高的作用,但客流量少的时候却显得浪费,且需等候,尤其换乘距离远则费时费力,小轿车虽然乘坐舒适,满足人们从出发地直接到目的地的需求,但随着许多城市汽车保有量那个幅度增加,道路拥堵情况严重,尤其是在拥有几百万辆汽车的大都市中行驶和泊车显得更困难,因此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携带,在换乘或其它短距离之间骑行的车辆,所以在箱式三轮车(专利号:ZL98248138.1)、箱形两轮折叠车(专利号:20072031109.6)、可收缩折叠成箱形的车(专利号:200810127016.3)、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专利号:200820207336.5,200920174175.9、2009200047731)、手提箱式折叠车(专利号:2011100454551、201110045455、201210349875.3)等基础上,形成易于折叠的便携式两轮伸缩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展开成车时骑行舒适,稳定、可靠,折叠后的体积小,它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是由前轮架、车架、折叠车把、车座、脚踏、后轮架、车轮及附件组成便携式两轮伸缩车,它是这样实现的,是由前叉转向立管连接梁,梁前端有横向轴孔,前叉装入转向立管中所构成,车架是由两个纵向平行放置的开有前滑槽斜长板与用横向管连接,前轮架滑块置于车架滑槽中,使得前轮架在车架前滑槽中滑动,车架上端与竖向的车座下方被两个半圆抱住组成的圆轴座一端铰接,轴座另一端铰接在后摆臂上端,后摆臂下端铰接在后轮架上端,车架下端与一连杆铰接,连杆另一端有滑块位于后滑槽板滑槽中,在滑槽中可滑动,后滑槽板的后端则铰接在后摆臂下端与后轮架上端铰接轴上,前轮架可沿车架板上滑槽滑动,展开连杆、后滑槽板间拉直,与后摆臂、车架从侧面看组成三角形形状,收缩后形成前、后车轮位于车架两板中间,车座位于车架后上方竖放,脚踏铰接在车架下,折叠车把铰接在前轮架转向管处,通过这些部件间转动和滑动伸出前、后车轮供人骑行,其锁定在前轮架轴孔前端安装有锁定手柄,相应车架板前端开有孔,锁定手柄是由横管,其上开有槽孔,管中间穿有两个销子,两个销子靠内的一端用弹簧连接位于横管中,销子另外一端带有锥度可伸出横管外,且销子上分别有垂直的小手柄伸出导向管上槽孔外组成的部件,一种滑销方式,转动前轮架使得孔重合则横向销子伸出卡在车架孔中,阻止前轮架转动,将锁定手柄安置在车架绕后端铰轴处位置,后轮架绕铰轴开有相应的孔,后轮架、车架间转动孔重合时、车架上销子外端伸出插入孔中,阳止后轮架、车架间转动,脚踏铰接在车架下端脚踏轴座上,折起竖在车架两侧,车车鞍管插入车座立管轴座中可滑动,折叠在把下端固定在前轮架前叉上端组成该车,折叠车把是由手把、车把上支撑杆、下支撑杆三部分组戊,两个手把铰接在上支撑杆轴座上,可向下转动90度,上支撑杆下端与下支撑杆铰接,下支撑杆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在前轮架转向立管上基座上,折叠车把的锁定均采用如上介绍的滑销方式,转动这些零部件展开成为供人骑行的车,收缩合上则变成箱子形状。 前轮架板、车架板的横截面为工字或C字型以增加板的横向抗弯强度。 可造脚踏板下铰接脚踏控制板,采用脚踏控制车的启动和刹车,可在车架或后轮架上开有电池盒挂孔,电池安装在电池盒及后轮架臂空间及其它空间中,采用现有的轮毂式电机,即电动机安装在轮毂位置。 使用时向后推动后轮架,提起车座,受重力作用分别伸出前、后轮,锁定前轮架、车架、后轮架,翻转脚踏到水平,打开折叠车把,形成车后供人骑行,通过折叠车把的手柄经控制线控制动力部件和刹车盘使车前行或停止,同样收缩车座鞍管和折叠车把则将车折叠成为箱子形状可提,也可利用露出箱体的手柄和车轮推、拉行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附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附图3,为本技术折叠为箱主视图。 附图4,为本技术折替为箱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几个实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2小,1.车轮、2.后轮架、3.后摆臂、4.车座、5.车架、6.折叠车把、7.前轮架、8.锁定手柄、9.脚踏、10.后滑槽板及附件组成,前轮架(7)是由前叉转向立管连接梁,梁前端有横向轴孔,前叉装入转向立管中所构成,车架(5)是由两个纵向平行放置的开有前滑槽斜长板与用横向管连接,前轮架(7)滑块置于车架(5)滑槽中,使得前轮架(7)在车架(5)前滑槽中滑动,车架(5)上端与竖向的车座(4)下方被两个半圆抱住组成的圆轴座一端铰接,轴座另一端铰接在后摆臂(3)上端,后摆臂(3)下端铰接在后轮架(2)上端,车架(5)下端与一连杆铰接,连杆另一端有滑块位于后滑槽板(10)滑槽中,在滑槽中可滑动,后滑槽板(10)的后端则铰接在后摆臂(3)下端与后轮架(2)上端交接轴上,,与后摆臂 (3)、车架(5)从侧面看组成三角形形状,锁定手柄(8)是由横管,横管上开有槽孔,管中间穿有两个销子,两个销子靠内一端用弹簧连接位于横管中,另外一端带有锥度可伸出横管夕卜,且销子上分别有垂直的小手柄伸出导向管上槽孔外组成的部件,将车架(5)前、后端横向圆管改为锁定手柄(12)的横管,在车架(2)前后端各有锁定手柄(8),且前轮架(7)、后轮架(2)上也有孔,前轮架(7)、后轮架(2)滑到车架(5)前、后端则横销伸出卡在前轮架 (7)、后轮架(2)上孔中,阻止前轮架(7)、后轮架(2)滑动,后轮架(2)支撑板前后板间距不同,既前窄后宽,在前轮架⑵梁、车架(5)、后轮架⑵支撑板均有斜坡,用于向内压进锁定手柄(8)销子,可在锁定手柄(8)处设置档片,上设有斜坡,,档片固定有手柄,转动手柄档片斜坡向内压进锁定手柄(8)销子,起到松开锁定手柄(8)作用,车座(4)鞍管插入车座 (4)立管中可滑动,脚踏(9)是将脚踏板一端铰接在车架(5)靠前轴座上,采用现有的轮毂式电机,即电动机安装在轮毂位置上,在后轮架(2)或车架(5)上开有电池盒挂孔,电池安装后轮架(2)臂空间中,折叠车把(6)下端固定在前轮架(7)前叉上端组成该车,滑动前轮架(7)、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主要由车轮(1)、后轮架(2)、后摆臂(3)、车座(4)、车架(5)、折叠车把(6)、前轮架(7)、锁定手柄(8)、脚踏(9)、后滑槽板(10)及附件组成的便携式两轮伸缩车,前轮架(7)是由前叉转向立管连接梁,梁前端有横向轴孔,前叉装入转向立管中所构成,车架(5)是由两个纵向平行放置的开有前滑槽斜长板用横向管连接,前轮架(7)滑块置于车架(5)滑槽中,使得前轮架(7)在车架(5)前滑槽中滑动,车架(5)上端与竖向的车座(4)下方被两个半圆抱住组成的圆轴座一端铰接,轴座另一端铰接在后摆臂(3)上端,后摆臂(3)下端铰接在后轮架(2)上端,车架(5)下端与一连杆铰接,连杆另一端有滑块位于后滑槽板(10)滑槽中,在滑槽中可滑动,后滑槽板(10)的后端则铰接在后摆臂(3)下端与后轮架(2)上端铰接轴上,展开后连杆、滑槽板(10)间拉直,与后摆臂(3)、车架(5)从侧面看组成三角形形状,锁定手柄(8)是由横管,横管上开有槽孔,管中间穿有两个销子,两个销子靠内一端用弹簧连接位于横管中,另外一端带有锥度可伸出横管外,且销子上分别有垂直的小手柄伸出导向管上槽孔外组成的部件,将车架(5)前、后端横向圆管改为锁定手柄(12)的横管,在车架(2)前后端各有锁定手柄(8),且前轮架(7)、后轮架(2)上也有孔,前轮架(7)、后轮架(2)滑到车架(5)前、后端则横销伸出卡在前轮架(7)、后轮架(2)上孔中,阻止前轮架(7)、后轮架(2)滑动,车座(4)鞍管插入车座(4)立管中可滑动,脚踏(9)是将脚踏板一端饺接在车架(5)靠前轴座上,折起竖在车架(2)两侧,折叠车把(6)下端固定在前轮架(7)前叉上端基座上组成该车,滑动前轮架(7)、后轮架(2)展开锁定成为供人骑行的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静宇马侠安
申请(专利权)人:马侠安胡静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