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祥洲专利>正文

永磁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891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永磁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器,其包括非接触式传动机构和储能机构,非接触式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套和从动轴,主动套一端连接汽车制动力矩的输入端,主动套另一端套设在从动轴一端外,主动套的内圆柱面上设有两个以上且为偶数个的第一传动磁体,从动轴上对应主动套的内圆柱面上的每个第一传动磁体分别设有第二传动磁体;储能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设有第一储能磁体,壳体上位于导轨的末端固定有第二储能磁体;从动轴通过机械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储能磁体向靠近第二储能磁体方向运动,进行储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过程无需外部供应能量,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能量存储及释放过程简单、直接,损耗小,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永磁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器,其包括非接触式传动机构和储能机构,非接触式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套和从动轴,主动套一端连接汽车制动力矩的输入端,主动套另一端套设在从动轴一端外,主动套的内圆柱面上设有两个以上且为偶数个的第一传动磁体,从动轴上对应主动套的内圆柱面上的每个第一传动磁体分别设有第二传动磁体;储能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设有第一储能磁体,壳体上位于导轨的末端固定有第二储能磁体;从动轴通过机械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储能磁体向靠近第二储能磁体方向运动,进行储能。本技术工作过程无需外部供应能量,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能量存储及释放过程简单、直接,损耗小,效率高。【专利说明】永磁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器
本技术涉及永磁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器。
技术介绍
资料显示,2009年12月我国在哥本哈根世界环境大会上郑重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⑶P 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到45%。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了今明两年节能减排降碳的具体目标:2014— 2015年,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⑶P 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行动方案》从八个方面明确了推进节能减排降碳的三十项具体措施。其中,将“加大机动车减排力度”作为第二项措施,摆在了突出的位置。201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1.4亿,按上述推算,碳排放量为4.536亿吨。2009至2013五年间,我国汽车销量年均增长近20%,汽车的碳排放量也将会以近似的比例增长,对我国的空气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将带来巨大的影响,用科技创新来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已迫在眉睫。 据统计,在市区行驶的小型汽车的制动能量通常占车辆行驶过程中总能量的43%。在没有安装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的小型汽车上,这部分制动能会被制动系统以热能的形式白白浪费掉。而起步加速过程中,由于燃油燃烧不充分,又是车辆排污最为严重的时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能量回收效率高的永磁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永磁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器,其包括非接触式传动机构和储能机构,所述非接触式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机械传动机构连接至储能机构的输入端;所述非接触式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套和从动轴,主动套一端连接汽车制动力矩的输入端,主动套另一端套设在从动轴一端外,所述主动套的内圆柱面上设有两个以上且为偶数个的第一传动磁体,所述从动轴上对应主动套的内圆柱面上的每个第一传动磁体分别设有第二传动磁体,所述第一传动磁体和第二传动磁体磁性相反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设有第一储能磁体,壳体上位于导轨的末端固定有第二储能磁体,第一储能磁体和第二储能磁体磁性相同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动磁体、第二传动磁体、第一储能磁体和第二储能磁体均为永磁体材料成型;所述从动轴通过机械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储能磁体向靠近第二储能磁体方向运动,进行储能。 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哨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固定在从动轴的另一端,齿条穿入壳体内,并与第一储能磁体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为圆筒形,所述第一储能磁体和第二储能磁体均为正圆柱体。 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技术运用永磁材料特性,可以将汽车刹车时损耗的动能回收转化为磁势能,磁势能释放过程可助力汽车启动或加速,实现节能减排。 2、本实用型运用稀土永磁材料实现非接触动力传输,而且可以辅助目前汽车ABS防抱死系统完成汽车制动,使汽车制动的安全性能更加可靠,并可降低汽车制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高能量回收效率。 3、本技术工作过程无需外部供应能量,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能量存储及释放过程简单、直接,损耗小,效率高。同时充分利用了我国稀土资源丰富的优势,生产成本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技术永磁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储能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中非接触传动扭力模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或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非接触式传动机构和储能机构5,所述非接触式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机械传动机构连接至储能机构5的输入端;所述非接触式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套I和从动轴2,主动套I 一端连接汽车制动力矩的输入端,主动套I另一端套设在从动轴2 —端外,所述主动套I的内圆柱面上设有两个以上且为偶数个的第一传动磁体3,所述从动轴2上对应主动套I的内圆柱面上的每个第一传动磁体3分别设有第二传动磁体4,所述第一传动磁体3和第二传动磁体4磁性相反的一端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共有8对第一传动磁体3和第二传动磁体4,主动套I与从动轴2上镶嵌的传动磁体相互作用,带动从动轴2转动,实现非接触动力传输;所述储能机构5包括壳体51,壳体51为圆筒形,所述壳体51内设有导向杆52,导向杆52上滑动设有第一储能磁体53,壳体51上位于导轨的末端固定有第二储能磁体54,第一储能磁体53和第二储能磁体54磁性相同的一端相对设置,第一储能磁体53和第二储能磁体54均为正圆柱体;所述第一传动磁体3、第二传动磁体4、第一储能磁体53和第二储能磁体54均为永磁体材料成型;所述从动轴2通过机械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储能磁体53向靠近第二储能磁体54方向运动,两储能磁体之间产生势能进行储能。另外,根据输入汽车制动扭力大小,可以优化非接触式传动机构的尺寸,并适当增加传动磁体对数,满足不同类型汽车的扭矩要求。 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哨合的6和齿条7,所述6固定在从动轴2的另一端,齿条7穿入壳体51内,并与第一储能磁体53固定连接,当从动轴2带动6转动时,6再带动齿条7运动,齿条7再带动第一储能磁体53向靠近第二储能磁体54方向运动,进行储能。第一储能磁体53与第二储能磁体54之间的距离越小,磁体间的斥力越大,储存的磁势能越大。 本技术工作原理:当主动套I 一端输入汽车的制动力矩时,主动套I转动时,如图4所示,相邻相对设置的第一传动磁体3和第二传动磁体4会发生错位,两个磁体之间产生的相互吸引力F可以分解为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力Fl和F2,其中产生扭力的为水平方向分力F1。每对第一传动磁体3和第二传动磁体4之间作用力叠加后能产生的最大扭力,该扭力与R的乘积,即为最大扭矩,本技术中有8对第一传动磁体3和第二传动磁体4,能产生的最大扭力为每对传动磁体的叠加。主动套I和从动轴2在8对传动磁体间的作用力带动下,一起转动,并通过机械传动机构将扭矩输送到储能机构5上进行储能。当汽车制动时输入的扭矩大于该数值时,主动套I与从动轴2就不能同速转动了,表现为主动套、从动轴之间发生“打滑”,此时的非接触传动装置事实上起到了汽车“防抱死系统(ABS)”的作用。【权利要求】1.永磁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非接触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永磁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非接触式传动机构和储能机构,所述非接触式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机械传动机构连接至储能机构的输入端;所述非接触式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套和从动轴,主动套一端连接汽车制动力矩的输入端,主动套另一端套设在从动轴一端外,所述主动套的内圆柱面上设有两个以上且为偶数个的第一传动磁体,所述从动轴上对应主动套的内圆柱面上的每个第一传动磁体分别设有第二传动磁体,所述第一传动磁体和第二传动磁体磁性相反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设有第一储能磁体,壳体上位于导轨的末端固定有第二储能磁体,第一储能磁体和第二储能磁体磁性相同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动磁体、第二传动磁体、第一储能磁体和第二储能磁体均为永磁体材料成型;所述从动轴通过机械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储能磁体向靠近第二储能磁体方向运动,进行储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洲
申请(专利权)人:孔祥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