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属热能收集装置。目前客运汽车上采用的空调装置,多以燃油或靠部分发动机的动力消耗才能完成;专为取暖而设置的“独立燃烧装置”要靠大量的燃料燃烧来解决,由于燃烧的不充分,热效率很低;有的客运汽车直接采用发动机排除的废气来取暖,此方法虽经济、但不安全也不卫生又不美观,故不宜广泛应用。本技术的任务是设计一种不增加客运汽车的能源和动力的消耗,通过中间传热介将发动机排除的废气余热充分的利用并收集起来的高效热能收集器,用于各型汽车取暖,制冷的动力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以下列方式方法完成的(见附图)。本技术由通过发动机废气余热的受热管〔5〕,穿过拱门形真空腔体的底部作为拱门形热管〔4〕的受热端,由包围热管外部的另一个腔体组成了热交接室〔3〕。当发动机排除的废气余热(300~800℃之间),通过受热管〔5〕在拱门形热管〔4〕内处在真空条件下的工质水〔6〕受热后发生气——液或气——气相变,向热管外的热交换室〔3〕中的水释放热量,被加热的水经出水口〔7〕向所需热源处供热,而后又经进水口〔2〕返回热交换室〔3〕。由于连续不断的循环,进而完成取暖。制冷所需的热能。当不需热能收集器工作或温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能收集装置,特别是用于收集客运汽车发动机排出废气余热的收集器,由受热管和中间传热介组成,并由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由矩形废气余热受热管〔5〕,穿过拱门形真空腔体底部组成受热端的拱门形热管〔4〕,内充工质水〔6〕,由包围热管外部的另一个腔体组成热交换室〔3〕,热交换室设有进水口〔2〕、出水口〔7〕,热管〔4〕的上部穿过热交换室〔3〕的外侧设有排气孔〔8〕,以及与废气排除管相接的受热管〔5〕和废气旁通管〔1〕的始端设有控制废气通道的热分配阀〔9〕。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能收集装置,特别是用于收集客运汽车发动机排出废气余热的收集器,由受热管和中间传热介组成,并由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由矩形废气余热受热管[5],穿过拱门形真空腔体底部组成受热端的拱门形热管[4],内充工质水[6],由包围热管外部的另一个腔体组成热交换室[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