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29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主要包括盖板、叶轮、集流圈、外壳、电机、支架和挡圈等。叶轮是一个离心式叶轮,由电机直接驱动。盖板和外壳之间的间距用定位圈固定,构成了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的出风口;集流圈是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盖板和外壳之间用定位圈固定,集流圈和外壳的另一端联结;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用挡圈通过螺钉连接到车厢顶上。在车厢顶上方用螺钉安装一个防雨罩,车厢内送风时,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向上,防雨罩和集流圈之间用定位圈固定。若用于车厢内排风时,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则向下,此时防雨罩通过定位圈和螺钉固定在盖板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特别是一种适合于空调大客车使用的送风排风机,属于流体机械
专利号为96230220.1,名称为《车用节能换气装置》的专利,它是将进、排风扇和“进风管及排风管串置套合构成的组合风管;该组合风管之排风管外管壁上以轴线方向设置有一段呈螺旋形的散热片,该散热片的外径与进风管的内径相一致。”由于它要用到“进风管及排风管”并“串置套合构成的组合风管”,这使得系统变得很复杂,由于增加了风管,必须提高风机的工作风压,因而增加了能耗;同时,系统增加风管还将占用客车中的有限空间。本专利技术主要由盖板、叶轮、集流圈、外壳、电机、支架和挡圈组成。叶轮是一个前弯多叶离心式叶轮,由电机直接驱动。盖板和外壳之间的间距用定位圈固定,构成了送风排风机的出风口(是一个圆柱面);集流圈是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装配时,将叶轮与电机直接连接,再通过支架用螺钉连接到盖板上,为了保证送风排风机出风口的通流面积,盖板和外壳一侧之间用定位圈固定,集流圈和外壳的另一侧联结;整个送风排风机用挡圈通过螺钉连接到车厢顶上。在车厢顶上用螺钉安装一个防雨罩,车厢内送风时,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向上,防雨罩和集流圈之间用定位圈固定,保证风机进风口不受阻挡。若用于车厢内排风时,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则向下,此时防雨罩通过定位圈和螺钉固定在盖板上。空调客车安装两台送风排风机,一台用于送风,另一台则用于排风。送风时,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向上,外部新鲜空气从防雨罩和车厢顶构成的环形空间进入,通过集流圈进入叶轮,在叶轮中被离心力往径向甩出,顺着盖板和外壳之间的环形出口送入车厢内。排风时,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向下,车内浑浊空气由集流圈进入叶轮,在叶轮中被离心力向径向甩出,经过盖板和外壳之间的环形出口,从防雨罩和车厢顶构成的环形空间排出。用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来取代原来的用于换气的进、排风扇,可以极大地改变目前空调车厢中新风严重不足的状况。特别在冬季供暖时,乘客再不会感到胸闷、头晕。本专利技术能极大地改变空调车中的乘车环境并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送风时结构原理2是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排风时结构原理中1是盖板、2是叶轮、3是集流圈、4是外壳、5是电机、6是支架、7是挡圈、8是定位圈、9是防雨罩、10是车厢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主要包括盖板1、叶轮2、集流圈3、外壳4、电机5、支架6和挡圈7等,叶轮2是一个前弯多叶离心式叶轮,与电机5直接连接,电机5通过支架6用螺钉连接到盖板1上。盖板1和外壳4的一端之间的间距用定位圈8固定,构成了送风排风机的出风口;集流圈3是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外壳4的另一端和挡圈7的一端以及集流圈3之间用螺钉连接在一起,挡圈7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车厢顶10上。在车厢顶10上方安装一个防雨罩9。当向车厢内送风时,应将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向上,盖板1和外壳4的一端之间的间距用定位圈8和螺钉固定在在车厢顶10的内侧,外壳4的另一端与挡圈7的一端以及集流圈3之间用螺钉连接,并通过定位圈8与防雨罩9固定,挡圈7的另一端用螺钉固定在车厢顶10的外侧。若用于车厢内排风时,应将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向下,盖板1和外壳4的一端之间用定位圈8和螺钉固定在车厢顶10外侧。外壳4的另一端和挡圈7的一端以及集流圈3之间用螺钉连接在一起,挡圈7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车厢顶10内侧,盖板1通过定位圈8和螺钉与防雨罩9固定。空调客车安装两台送风排风机,一台用于送风,另一台则用于排风。送风时,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向上,(见图1),外部新鲜空气从防雨罩9和车厢顶10构成的环形空间进入,通过集流圈3进入叶轮2,在叶轮2中被离心力往径向甩出,顺着盖板1和外壳4之间的环形出口送入车厢内。排风时,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向下(见图2),车内浑浊空气由集流圈3进入叶轮2,在叶轮2中被离心力向径向甩出,经过盖板1和外壳4之间的环形出口,从防雨罩9和车厢顶10构成的环形空间排出。用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来取代原来的用于换气的进、排风扇,可以极大地改变目前空调车厢中新风严重不足的状况。特别在冬季供暖时,乘客再不会感到胸闷、头晕。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主要包括盖板(1)、叶轮(2)、集流圈(3)、外壳(4)、电机(5)、支架(6)和挡圈(7)等,其特征在于,叶轮(2)是一个前弯多叶离心式叶轮,与电机(5)直接连接,电机(5)通过支架(6)用螺钉连接到盖板(1)上,盖板(1)和外壳(4)一端之间的间距用定位圈(8)固定,外壳(4)的另一端和挡圈(7)的一端以及集流圈(3)之间用螺钉连接在一起,挡圈(7)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车厢顶(10)上,在车厢顶(10)上方安装一个防雨罩(9)。全文摘要一种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主要包括盖板、叶轮、集流圈、外壳、电机、支架和挡圈等。叶轮是一个离心式叶轮,由电机直接驱动。盖板和外壳之间的间距用定位圈固定,构成了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的出风口;集流圈是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盖板和外壳之间用定位圈固定,集流圈和外壳的另一端联结;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用挡圈通过螺钉连接到车厢顶上。在车厢顶上方用螺钉安装一个防雨罩,车厢内送风时,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向上,防雨罩和集流圈之间用定位圈固定。若用于车厢内排风时,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的进风口则向下,此时防雨罩通过定位圈和螺钉固定在盖板上。文档编号B60H1/24GK1410288SQ02145320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顾建明, 陆明琦, 顾茜姣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客车送风排风机,主要包括盖板(1)、叶轮(2)、集流圈(3)、外壳(4)、电机(5)、支架(6)和挡圈(7)等,其特征在于,叶轮(2)是一个前弯多叶离心式叶轮,与电机(5)直接连接,电机(5)通过支架(6)用螺钉连接到盖板(1)上,盖板(1)和外壳(4)一端之间的间距用定位圈(8)固定,外壳(4)的另一端和挡圈(7)的一端以及集流圈(3)之间用螺钉连接在一起,挡圈(7)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车厢顶(10)上,在车厢顶(10)上方安装一个防雨罩(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明陆明琦顾茜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