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取样单元槽道式环形流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214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6:12
超声波取样单元槽道式环形流道,包括外壳、纺锤体和至少一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纺锤体通过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固定在外壳中心,每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多片整流片。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为形状相同的矩形盖板,相互平行设置。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设有多片整流片,整流片为矩形整流片。多片整流片、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互平行并且等间距设置。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超声波换能器,本装置带有稳定燃气流动方向的整流通道。通过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将气体整流成稳定的流动状态,稳定效果好,超声波检测经过整流后的燃气流量信号,检测更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波取样单元槽道式环形流道
本技术涉及计量仪表
,特别是涉及超声波取样单元槽道式环形流道,本流道利用超声波计量原理进行燃气计量。
技术介绍
圆形管状流道,在没有整流的情况下,气体流动不会很稳定,超声波无法检测到数据。因此用一对超声波换能器很难检测到气流的稳定的平均流速,因此计量精度不高,重复性差,为了测出实际的流速需要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放置4?8对超声波换能器,成本高。 用于家用燃气表的叠片式整流单元流道,尺寸精度高,是一个整体安装的流道,不易实现,工艺性也不好。 整流单元是多孔蜂窝式的超声波燃气表,尺寸精度要求更高,且在超声波通道上不能整流。计量精度不高。节流大,压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超声波燃气表测量精度不高,计量不准确等问题,提出超声波取样单元槽道式环形流道,结构简单,提高采样精度。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超声波取样单元槽道式环形流道,包括外壳、纺锤体和至少一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 其技术要点在于: 外壳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纺锤体,纺锤体和外壳同轴线设置。 纺锤体中部为圆柱形表面的圆柱整流面。 每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多片整流片。 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为形状相同的矩形盖板,相互平行设置。 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设有多片整流片,整流片为矩形整流片。 多片整流片、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互平行并且等间距设置。 第一盖板的一边固定在纺锤体的圆柱整流面上,第一盖板的另一边固定在外壳内表面。 第二盖板的一边固定在纺锤体的圆柱整流面上,第二盖板的另一边固定在外壳内表面。 每片整流片的一边固定在纺锤体的圆柱整流面上,每片整流片的另一边固定在外壳内表面。 多片整流片位于外壳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超声波换能器。 多片整流片位于纺锤体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二超声波换能器。 第一超声波换能器的轴线和第二超声波换能器的轴线位于一条直线AB上。 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多个整流片之间形成两端开口中段封闭的检测通道。 直线AB与外壳轴线之间的锐角为角E。 所述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可均为长方形盖板。整流片可为长方形整流片。 第一盖板的两个长边分别固定在圆柱整流面和外壳内表面上。 第二盖板的两个长边分别固定在圆柱整流面和外壳内表面上。 或者,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为正方形盖板,整流片为正方形整流片。 其优点在于: 本技术是针对利用超声波原理进行燃气计量设计的,它通过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将气体整流成稳定的流动状态,超声波检测经过整流后的气体流速,从而提高了超声波检测的精度,减小因计量误差带来的经济损失。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中只要求整流片之间的距离均匀,安装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超声波取样单元槽道式环形流道,包括外壳4、纺锤体2和两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3。 外壳4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外壳,外壳4内设置有纺锤体2,纺锤体2和外壳4同轴线设置。 纺锤体2的前部为球面,纺锤体2的后部表面向纺锤体2的轴线方向收缩为尖端,纺锤体2中部为圆柱形表面的圆柱整流面5。 每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3包括第一盖板6、第二盖板7和多片整流片8。 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7均为形状相同的长方形盖板,相互平行设置。 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7之间设有多片整流片8,整流片8为长方形整流片。 多片整流片8、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7相互平行并且等间距设置。 第一盖板6的一个长边固定在纺锤体2的圆柱整流面5的第一插槽内,第一盖板6的另一个长边固定在外壳4内表面的第二插槽内。 第二盖板7的一个长边固定在纺锤体2的圆柱整流面5的第三插槽内,第一盖板6的另一个长边固定在外壳4内表面的第四插槽内。 每片整流片8的一个长边固定在纺锤体2的圆柱整流面5的第五插槽内,每片整流片8的另一个长边固定在外壳4内表面的第六插槽内。 多片整流片8位于外壳4 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超声波换能器9。 多片整流片8位于纺锤体2 —侧的边缘设有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0。 第一超声波换能器9的轴线和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0的轴线位于一条直线AB上。 第一盖板6、第二盖板7和多个整流片之间形成两端开口中段封闭的检测通道。 直线AB与外壳4轴线之间的锐角为角E,角E为35度。 所述的纺锤体2为已知技术,故不重复叙述。 所述的整流片8为不锈钢整流片。整流片8数量为六片。 所述的两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3的入口和出口均设在外壳4的径向方向,并且两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3以外壳4的轴线对称设置。 即两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3位于外壳4的直径方向,可以检测纺锤体2外部两个相对方向的燃气流量。 第一、第二盖板与多个不锈钢整流片的两侧分别插接到外壳4和纺锤体2内,使纺锤体2悬在整个整流腔的中心,纺锤体2与外壳4 一起形成一个两端开口中段封闭的整流腔体。当气体流过时,由于纺锤体2的作用,使气体沿环形腔道流动,初步平稳气体。 纺锤体2的两侧分别插接着两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3,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3的第一、第二盖板和多个不锈钢整流片之间均匀分布,迫使气体穿过相邻的两个不锈钢整流片之间形成的空隙,进一步将气体整流成稳定的流动状态。 每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每一对超声波换能器与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3成一固定角度对射,检测经过整流后的气体流速,使测量更精确。 整个超声波取样单元槽道式环形流道的纺锤体2、外壳4,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两个部分插接在一起,方便安装。 外壳4为前部外壳I和后部外壳11前后插接而成,纺锤体为前部纺锤体和后部纺锤体插接而成,方便安装。所述的第一超声波换能器9和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0均为已知技术,故不重复叙述。 如图1箭头所示为气体流动方向,气体经两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整流后形成稳定的流动方向,有利于提高四个超声波换能器的检测准确度,可减小因计量误差带来的经济损失。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锐角E为40度。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锐角E为55度。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7均为正方形盖板,整流片8为正方形整流片。所述的锐角E为50度。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7均为正方形盖板,整流片8为正方形整流片。所述的锐角E为52度。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7均为正方形盖板,整流片8为正方形整流片。所述的锐角E为55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超声波取样单元槽道式环形流道,包括外壳(4)、纺锤体(2)和至少一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3);其特征在于:外壳(4)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外壳,外壳(4)内设置有纺锤体(2),纺锤体(2)和外壳(4)同轴线设置;纺锤体(2)中部为圆柱形表面的圆柱整流面(5);每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3)包括第一盖板(6)、第二盖板(7)和多片整流片(8);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7)均为形状相同的矩形盖板,相互平行设置;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7)之间设有多片整流片(8),整流片(8)为矩形整流片;多片整流片(8)、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7)相互平行并且等间距设置;第一盖板(6)的一边固定在纺锤体(2)的圆柱整流面(5)上,第一盖板(6)的另一边固定在外壳(4)内表面;第二盖板(7)的一边固定在纺锤体(2)的圆柱整流面(5)上,第二盖板(7)的另一边固定在外壳(4)内表面;每片整流片(8)的一边固定在纺锤体(2)的圆柱整流面(5)上,每片整流片(8)的另一边固定在外壳(4)内表面;多片整流片(8)位于外壳(4)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超声波换能器(9);多片整流片(8)位于纺锤体(2)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0);第一超声波换能器(9)的轴线和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0)的轴线位于一条直线AB上;第一盖板(6)、第二盖板(7)和多个整流片之间形成两端开口中段封闭的检测通道;直线AB与外壳(4)轴线之间的锐角为角E。...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声波取样单元槽道式环形流道,包括外壳(4)、纺锤体(2)和至少一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3);其特征在于: 外壳(4)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外壳,外壳(4)内设置有纺锤体(2),纺锤体(2)和外壳(4)同轴线设置; 纺锤体(2)中部为圆柱形表面的圆柱整流面(5); 每个槽道式整流单元流道(3)包括第一盖板(6)、第二盖板(7)和多片整流片(8); 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7)均为形状相同的矩形盖板,相互平行设置; 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7)之间设有多片整流片(8),整流片(8)为矩形整流片; 多片整流片(8)、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7)相互平行并且等间距设置; 第一盖板(6)的一边固定在纺锤体(2)的圆柱整流面(5)上,第一盖板(6)的另一边固定在外壳(4)内表面; 第二盖板(7)的一边固定在纺锤体(2)的圆柱整流面(5)上,第二盖板(7)的另一边固定在外壳(4)内表面; 每片整流片(8)的一边固定在纺银体(2)的圆柱整流面(5)上,每片整流片(8)的另一边固定在外壳(4)内表面; 多片整流片(8)位于外壳(4) 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超声波换能器(9); 多片整流片(8)位于纺锤体(2)—侧的边缘设有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0); 第一超声波换能器(9)的轴线和第二超声波换能器(10)的轴线位于一条直线AB上; 第一盖板(6)、第二盖板(7)和多个整流片之间形成两端开口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波金杰马骏王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航宇星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