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01027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1 18:09
一种流量调节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胶垫,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连接轴同轴连接,上壳体的端面和下壳体的端面相对设置,所述胶垫为环形,胶垫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且环绕连接轴,所述上壳体的端面设有进液孔,胶垫相对于上壳体固定,胶垫上对应进液孔设有通孔,下壳体设有宽度渐变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宽端设有出液孔,通孔围绕连接轴的转动轨迹与环形凹槽相配合,所述上壳体端面的反方向的一端还设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外径与上壳体端面处的外径之比为5:4‑4: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流量调节器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相对转动更加便捷和稳定。

Flow regulator

A flow regulator,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casing, a lower casing and a rubber pad between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through a connecting shaft coaxial connection end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end positioned relative to the annular pad, rubber pa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and around the connecting shaft, the end the upp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inlet hole, the rubber pad to pad fixed to the casing corresponding to the liquid inlet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annular groove of the low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groove width gradient, the wid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outlet hole, through hole rotate around the track and the annular groove is matched with the connecting shaft, one end of the counter the direction of the end face of the shel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first rotating body and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shell on the end surface of the outer diameter ratio of 5:4 4:3.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relative rotation of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of the flow regulator is more convenient and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调节器
本技术设计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流量调节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流量调节器在输液管外设有滑轮和限制轨道,通过调节滑轮在限制轨道上的位置调节输液管被挤压的状态,从而实现输液管内液体流动速的控制。该方法精确度较差,只能通过医生和护士观察输液漏斗中液滴的滴落频率进行观察和调节,既不准确也不便利,对于一些用量较少较精确的药物,传统流量调节器更加不适用。因此,提供一种精度更高、指示性更好、操作性更高的流量调节器是目前医药器械领域市场上十分迫切需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流量调节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量调节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胶垫,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连接轴同轴连接,上壳体的端面和下壳体的端面相对设置,所述胶垫为环形,胶垫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且环绕连接轴,所述上壳体的端面设有进液孔,胶垫相对于上壳体固定,胶垫上对应进液孔设有通孔,下壳体设有宽度渐变的环形凹槽,凹槽的宽端设有出液孔,通孔围绕连接轴的转动轨迹与环形凹槽相配合,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端面对接形成了流量调节空间,药液由上壳体的进液管进入进液孔,进液孔和胶垫的通孔对接,药液通过胶垫进入下壳体的端面,通过旋转使胶垫的通孔与下壳体端面上的环形凹槽的不同宽度的部分对接,实现流量调节,流量调节最大位置为通孔与下壳体的出液孔相对应,所述上壳体端面的反方向的一端还设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外径与上壳体端面处的外径之比为5:4-4:3。第一转动机构再上壳体的后端,也是使用者的操作位,其加粗设计使操作者更便于转动流量调节器的上壳体实现其转动。所述下壳体端面的反方向的一端还设有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的外径与下壳体端面处的外径之比为5:4-4:3。同理,下壳体的第二转动结构实现的也是方便下壳体转动的功能。所述第一转动机构或第二转动机构的外表面设有平行于轴线的条状凸起。跳转凸起配合加粗的转动机构进一步提高了转动的可操作性,防止手滑。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量调节器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相对转动更加便捷和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胶垫4、通孔5、连接轴6、环形凹槽7、第一转动机构8、第二转动机构9、条状凸起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本技术一种流量调节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胶垫3,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通过连接轴5同轴连接,上壳体1的端面和下壳体2的端面相对设置,所述胶垫3为环形,胶垫3位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环且绕连接轴5,所述上壳体1的端面设有进液孔,胶垫3相对于上壳体1固定,胶垫3上对应进液孔设有通孔4,下壳体设有宽度渐变的环形凹槽6,凹槽6的宽端设有出液孔9,通孔4围绕连接轴5的转动轨迹与环形凹槽6相配合,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端面对接形成了流量调节空间,药液由上壳体1的进液管进入进液孔,进液孔和胶垫3的通孔4对接,药液通过胶垫3和进入下壳体2的端面,通过旋转使胶垫3的通孔4与下壳体2端面上的环形凹槽6的不同宽度的部分对接,实现流量调节,流量调节最大位置为通孔4与下壳体2的出液孔9相对应,所述上壳体1端面的反方向的一端还设有第一转动机构7,所述第一转动机构7的外径与上壳体1端面处的外径之比为5:4-4:3。所述下壳体2端面的反方向的一端还设有第二转动机构8,所述第二转动机构8的外径与下壳体2端面处的外径之比为5:4-4:3。所述第一转动机构7或第二转动机构8的外表面设有平行于轴线的条状凸起9。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流量调节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量调节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胶垫,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连接轴同轴连接,上壳体的端面和下壳体的端面相对设置,所述胶垫为环形,胶垫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且环绕连接轴,所述上壳体的端面设有进液孔,胶垫相对于上壳体固定,胶垫上对应进液孔设有通孔,下壳体设有宽度渐变的环形凹槽,凹槽的宽端设有出液孔,通孔围绕连接轴的转动轨迹与环形凹槽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端面的反方向的一端还设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外径与上壳体端面处的外径之比为5:4‑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调节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胶垫,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连接轴同轴连接,上壳体的端面和下壳体的端面相对设置,所述胶垫为环形,胶垫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且环绕连接轴,所述上壳体的端面设有进液孔,胶垫相对于上壳体固定,胶垫上对应进液孔设有通孔,下壳体设有宽度渐变的环形凹槽,凹槽的宽端设有出液孔,通孔围绕连接轴的转动轨迹与环形凹槽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端面的反方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许杰张爱珍孙本涛王炳兴崔松华王河东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威高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