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唐钧釉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937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1:18
新型唐钧釉,采用黄长石、白长石、方解石、石英、铜矿石、铁矿石作为面釉原料,采用黄长石、白长石、方解石、石英、滑石粉、铜矿石、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铜和牛骨作为底釉原料,烧制出的钧瓷釉色在符石唐钧釉技术的基础上,使釉色自然多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唐钧釉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唐钧釉的制作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唐钧釉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唐钧,在中国陶瓷的历史进程中率先突破了 “南青北白”单一釉色体系,开创了窑变艺术的先河,迎合了唐代对文化艺术有了较高需求的社会要求,对其后钧瓷发展的影响有着直接的传承和渊源关系,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唐初的唐钧萌芽,到唐末宋初唐钧的工艺技术已臻成熟,唐钧在经历了为后来的宋钧盛世提供动力和源泉,并与宋钧齐驱并驾共享繁荣之后,随着宋室南迁,唐钧与宋钧一起趋向萎缩,最终技艺失传。 2010年,郏县任氏瓷业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进军唐钧领域,在唐钧的理论、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全国唯一的唐钧研发基地和唐钧文化的领军企业。 —、新唐钧釉的特点及所处地位唐钧釉的外在表现是唐钧艺术的重要标志。目前的新唐钧釉,是在传承唐代唐钧釉的基础上和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其特点为:(一)拓展唐钧釉的表现天地。唐代钧瓷是以在经典黑色、褐色底釉上泼斑、爆斑为显著特征的的。它以黑、白、蓝等为主要窑变色调,其表现特征为黑中泛蓝,蓝中隐白,蓝白相间,这一美学成就与宋钧红紫相间的窑变斑彩十分相似,其工艺技法与宋钧亦是一脉相承。新唐钧釉充分强调和反映了唐钧的这一有别于宋钧的鲜明印记,以黑色、褐色釉为底釉,用面釉表现在窑炉温变中呈现黑、白、蓝、黄、红等彩斑的熔融窑变,用面釉在底釉上的不同铺展比例表现窑变各异的艺术主题。在新唐钧釉的使用中,在黑色、褐色底釉依然主导渲染,以衬托面釉泼斑、爆斑“点睛”的同时,黑色、褐色底釉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主导渲染变为边饰,让面釉在更大的空间里肆意窑变,在变幻无穷的柴烧窑炉里实现升华,捕捉、定格唐钧固有定义的天人合一。而退为边饰的黑色、褐色底釉,在光彩照人、意趣无限的面釉的辉映下,尤显唐钧的厚重大度和唐风唐韵,开辟了唐钧艺术的新天地。 (二)推动唐钧釉的百花齐放。提到唐钧,人们无不想到黑色、褐色底釉之上的块块单色泼斑、爆彩,要么乳白,要么淡蓝,林林总总,均是单色表现,窑变在单色的禁锢中显示出些许无奈,这也许这就是唐钧发展过程的痕迹。新唐钧釉的研发初衷就是瞄准和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上述(一)扩展面釉表现空间的基础上,在已经获得的广阔天地里,面釉的窑变使黑、白、蓝、黄、红等颜色走到一起,联袂上演奇彩缤纷。一件唐钧作品中,在黑色、褐色底釉的烘托下,五彩渗透,相映生辉,黑中透红,蓝中泛白,白中见黄,黄中润蓝,交互组合,变化万千,针尖状、流星状、雨点状、兔丝毫等斑点纹路竞相粉墨登场,变幻莫测,气韵天成,尤其是红色网状纹路的出现,像血脉,似网络,令人浮想联翩,给唐钧带来了新气象。(三)揭示唐钧釉的崭新内涵。在经典黑色、褐色底釉上泼斑、爆斑,单色斑块呈现窑变效果,为其后的宋钧窑变开启了先河,这是对唐钧艺术的基本表述。新唐钧釉突破了单色面釉窑变的局限,开辟了唐钧窑变艺术呈现鲜活具象和无限意趣的新领域。一件唐钧作品,在黑色、褐色底釉的烘托下,面釉泼斑自然洒脱,针尖状、流星状、雨点状、兔丝毫等传统纹路斑点相映交汇,红色网状纹路和珍珠链斑等新生纹路斑点相互渗透,以红色网状纹路为主要表现要素,生成一幅幅耐人寻味的天然图画,耀眼逼真,栩栩如生。如荷口盘“唐凰涅盘”,作品以黑色底釉为边饰,在淡蓝色泼斑的烘托下,一只血样的经历了浴火涅盘的火凤凰,冲破针尖状、兔丝毫纹路和珍珠链斑变幻出的无亘天穹和梧桐燃烟,在天地颤裂变中重生,播撒着人世间的祥和与幸福,其羽更丰,其音更清。此景犹如经历了千年尘封后的唐钧涅盘,在重现大唐繁荣盛世的气势磅礴中升华,带着时代的清新开启新的历史征程。 二、唐代唐钧釉的状况及其不足唐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完善过程。《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记载:“青釉上出现乳光斑现象可以追溯至西周晚期的施釉陶瓷”。唐代由于社会稳定,繁荣昌盛,社会各阶层对文化艺术有了更高的审美要求,郏县、禹州等地的陶工们经过长时期的实践,在黑釉瓷上烧制出的黑底蓝斑、黑底白斑发生微量变化(即窑变),异军突起,标新立异。 由于唐钧技艺失传后,未像宋钧在之后的年代里屡有恢复仿制,而是以千年前的出土成器和遗迹残片示于后世,因此,唐钧釉的状况描述也就依出土情况止于唐初至唐末宋初。 唐钧是从隋唐黑釉瓷发展而来,从出土的成器和残片得知,在唐钧形成的早期窑口,如鲁山段店窑等窑口的唐花釉瓷,在黑色底釉上的泼斑、爆斑,只是追求乳白色、蓝色等色彩形式的审美进步,面釉的窑变现象不甚明显,人为干预痕迹缺乏主动,只能作为唐钧萌动渐进的一种形态,而郏县黄道窑已臻丰富而深刻,唐钧面釉窑变的色彩已发展为黑、白、蓝、黄、红并呈,各种纹路斑点特色明朗,窑变态势明显稳定,意图表现浓厚积极,成为唐钧成熟发展的代表。 唐代的唐钧作为开创两色釉和窑变艺术先河的承载者,由于历史和科技的局限,相对现代科技和时代审美要求,则存有美中不足,主要为:一是黑色占据统治地位,虽精美大气,却将彩斑局限于点缀;彩斑缀于黑底虽有“点睛”之妙,却限制了窑变的肆意空间和自然天地。二是窑变彩斑一般限于一件一色,色彩单调,难以呈现五彩缤纷,即便有其它颜色渗入,应疑似隅然之举,限制了唐钧艺术的扩展与进步。三是彩斑人为涂抹,虽体现大唐的自由开放和潇洒自如,但缺少艺术创意,有意图不明和随意造作之嫌。四是由于窑变处于萌芽状态,有些还属无意之作,尽管在成熟期对窑变有了明显追求,但终因表现天地狭小和技艺落后,根本性的突破不大。同时,由于彩斑空间狭小,不易推动窑变的发展,自然图画和精美意境难以呈现。五是由于烧成温度低,胎质疏松,吸水率高,坯体着釉效果不佳,造成釉面不光滑,欣赏性差,且易于损坏。 以上不足,实为美中不足,这些不足也许就是对唐钧跨时代发展、进化到绚丽天地的招唤与期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唐钧釉及其制作工艺,烧制出的钧瓷釉色在符石唐钧釉技术的基础上,使釉色自然多变。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唐钧釉,采用黄长石、白长石、方解石、石英、铜矿石、铁矿石作为面釉原料,各原料加入量的重量百分比为:黄长石48-53%、白长石14-17%、方解石2-4%、石英14-16%、铜矿石5-8%、铁矿石9-11% ;采用黄长石、白长石、方解石、石英、滑石粉、铜矿石、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铜和牛骨作为底釉原料,各原料加入量的重量百分比为:黄长石50-55%、白长石8-12%、方解石14-18%、石英9-11%、滑石粉2-5%、铜矿石2-4%、氧化锋2-4%、氧化锡0.5%、氧化铜0.5%和牛骨1%。 新型唐钧釉的制备方法:步骤一、将所述的底釉原料粉碎后,按照上述比例混合放入球磨机,加入混合原料总重量36-40%的水,开机湿磨16-20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200-300目筛,陈腐48小时后,料浆达到52-55%,备用;步骤二、用木棍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对步骤一制成的釉料进行搅拌,搅拌时从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半小时,搅拌完成后,对擦拭后的素胎进行浸釉,浸釉完成后修整坯体,擦拭多余底釉,晾干备用;步骤三、将所述的面釉原料粉碎后,按照上述比例混合放入球磨机,加入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新型唐钧釉,其特征在于:采用黄长石、白长石、方解石、石英、铜矿石、铁矿石作为面釉原料,各原料加入量的重量百分比为:黄长石48‑53%、白长石14‑17%、方解石2‑4%、石英14‑16%、铜矿石5‑8%、铁矿石9‑11%;采用黄长石、白长石、方解石、石英、滑石粉、铜矿石、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铜和牛骨作为底釉原料,各原料加入量的重量百分比为:黄长石50‑55%、白长石8‑12%、方解石14‑18%、石英9‑11%、滑石粉2‑5%、铜矿石2‑4%、氧化锌2‑4%、氧化锡0.5%、氧化铜0.5%和牛骨1%。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唐钧釉,其特征在于:采用黄长石、白长石、方解石、石英、铜矿石、铁矿石作为面釉原料,各原料加入量的重量百分比为:黄长石48-53%、白长石14-17%、方解石2_4%、石英14_16%、铜矿石5_8%、铁矿石9_11% ; 采用黄长石、白长石、方解石、石英、滑石粉、铜矿石、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铜和牛骨作为底釉原料,各原料加入量的重量百分比为:黄长石50-55%、白长石8-12%、方解石14-18%、石英9-11%、滑石粉2-5%、铜矿石2-4%、氧化锋2-4%、氧化锡0.5%、氧化铜0.5%和牛骨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唐钧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将所述的底釉原料粉碎后,按照上述比例混合放入球磨机,加入混合原料总重量36-40%的水,开机湿磨16-20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200-300目筛,陈腐48小时后,料浆达到52-55%,备用; 步骤二、用木棍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对步骤一制成的釉料进行搅拌,搅拌时从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半小时,搅拌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继伟王书强任皓宇董文治
申请(专利权)人:郏县任氏瓷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