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车板簧式悬架的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5917 阅读:3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多轴、长轴距及轴距不相同挂车的板簧式悬架的平衡装置。包含有平衡梁(1)、平衡轴(2)、连杆(3)、支架Ⅰ(4)、支架Ⅱ(5)、拉杆(6)等。支架Ⅰ(4)、支架Ⅱ(5)固定在车架下侧,支架Ⅰ(4)、支架Ⅱ(5)的下端分别通过平衡轴(2)装有平衡梁(1),支架Ⅰ(4)下侧的平衡梁(1)与前侧的挂车板簧总成(7)联接,支架Ⅱ(5)下侧的平衡梁(1)与后侧的板簧总成(7)联接;在两个平衡梁(1)之间装有长度可调的连杆(3),拉杆(6)的两端分别与支架Ⅱ(5)、后侧板簧总成(7)下端的板簧座(8)铰接联接。具有结构简单,能有效地控制车桥的跳动,可降低挂车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提高挂车的载质量利用系数等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挂车板簧式悬架中的平衡装置,具体地的说是一种用于多轴、长轴距及轴距不相同挂车的板簧式悬架的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悬架系统作为挂车的主要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车架上的载荷过渡到车桥上。目前国内使用的板簧式悬架装置中的平衡装置都是只包含一个支架和一个平衡梁,只能用于轴距为1350mm以下的挂车上;当用于轴距为1350mm以上的挂车时,通常是通过加长平衡梁的前后两侧,来实现轴距的加长,这种方法对平衡梁的刚度和强度要求较高,车桥的跳动不好控制,容易导致板簧脱落;另由于受到刚度和强度的限制,平衡梁的前后两侧加长的长度受到限制,也就限制了轴距的加长。再者目前还没有一种板簧式悬架装置能满足轴距不相同的多轴挂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多轴、长轴距及轴距不相同的挂车提供一种板簧式悬架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能有效地控制车桥的跳动,降低挂车车轮对公路路面的磨损,可降低挂车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提高挂车的载质量利用系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平衡梁、平衡轴、连杆、支架I、支架II、拉杆等。平衡梁、平衡轴均为二件。支架I、支架II固定在挂车的车架下侧,支架I在支架II的前侧,支架I、支架II的下端分别通过平衡轴装有平衡梁,支架I下侧的平衡梁与前侧的挂车板簧总成联接,支架II下侧的平衡梁与后侧的板簧总成联接;在两个平衡梁之间装有长度可调的连杆,连杆与平衡梁为铰接联接;拉杆的一端与支架II铰接联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后侧板簧总成下端的板簧座铰接联接。由于本技术设计了两个支架、两个平衡梁和长度可调的连杆,两个支架固定在挂车的车架上,两个平衡梁通过平衡轴分别装在两个支架上,连杆两端与装在两个支架上的平衡梁铰接联接,改变连杆的长度使两支架的距离增大和缩短,这样就改变了轴距的大小,也可满足多轴挂车的各轴距不相同的需要;板簧和平衡梁面与面接触,并板簧可以沿平衡梁前后移动;拉杆一端与支架铰接联接,拉杆另一端与板簧座铰接联接。当前轴的车轮接触地面而其它轴的车轮悬空时,前轴将向上跳动,同时通过前侧板簧总成带动支架I的平衡梁绕其平衡轴做顺时针旋转,继而拉动连杆带动支架II的平衡梁也做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后轴向下跳动,使车轮接触地面,同样原理,使后面所有的车轮也接触到地面。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能有效地控制车桥的跳动,可降低挂车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提高挂车的载质量利用系数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包含有平衡梁1、平衡轴2、连杆3、支架I4、支架II5、拉杆6等。平衡梁1、平衡轴2均为二件。支架I4、支架II5固定在挂车的车架下侧,支架I4在支架II5的前侧,支架I4、支架II5的下端分别通过平衡轴2装有平衡梁1,支架I4下侧的平衡梁1与前侧的挂车板簧总成7联接,支架II5下侧的平衡梁1与后侧的板簧总成7联接;在两个平衡梁1之间装有长度可调的连杆3,连杆3与平衡梁1为铰接联接;拉杆6的一端与支架II5铰接联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后侧板簧总成7下端的板簧座8铰接联接。当多轴、长轴距及轴距要求不相同的挂车使用本技术时,把支架I4、支架II5按要求设置在挂车的车架下侧,并调整连杆3的长度,将与两个平衡梁1铰接联接,就能满足多轴、长轴距及轴距要求不相同的挂车使用需要。当前轴的车轮接触地面而其它轴的车轮悬空时,前轴将向上跳动,同时通过前侧板簧总成7带动支架I4的平衡梁1绕其平衡轴2做顺时针旋转,继而拉动连杆3带动支架II5的平衡梁1也做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后轴向下跳动,使车轮接触地面,同样原理,使后面所有的车轮也接触到地面。因此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能有效地控制车桥的跳动,降低挂车车轮对公路路面的磨损,可降低挂车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提高挂车的载质量利用系数。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能有效地控制车桥的跳动,降低挂车车轮对公路路面的磨损,可降低挂车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提高挂车的载质量利用系数等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挂车板簧式悬架的平衡装置,包含有平衡梁(1)、平衡轴(2)、拉杆(6),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连杆(3)、支架I(4)、支架II(5),平衡梁(1)、平衡轴(2)均为二件,支架I(4)、支架II(5)固定在挂车的车架下侧,支架I(4)在支架II(5)的前侧,支架I(4)、支架II(5)的下端分别通过平衡轴(2)装有平衡梁(1),支架I(4)下侧的平衡梁(1)与前侧的挂车板簧总成(7)联接,支架II(5)下侧的平衡梁(1)与后侧的板簧总成(7)联接;在两个平衡梁(1)之间装有长度可调的连杆(3),连杆(3)与平衡梁(1)为铰接联接;拉杆(6)的一端与支架II(5)铰接联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后侧板簧总成(7)下端的板簧座(8)铰接联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多轴、长轴距及轴距不相同挂车的板簧式悬架的平衡装置。包含有平衡梁(1)、平衡轴(2)、连杆(3)、支架I(4)、支架II(5)、拉杆(6)等。支架I(4)、支架II(5)固定在车架下侧,支架I(4)、支架II(5)的下端分别通过平衡轴(2)装有平衡梁(1),支架I(4)下侧的平衡梁(1)与前侧的挂车板簧总成(7)联接,支架II(5)下侧的平衡梁(1)与后侧的板簧总成(7)联接;在两个平衡梁(1)之间装有长度可调的连杆(3),拉杆(6)的两端分别与支架II(5)、后侧板簧总成(7)下端的板簧座(8)铰接联接。具有结构简单,能有效地控制车桥的跳动,可降低挂车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提高挂车的载质量利用系数等特点。文档编号B60G5/04GK2913059SQ200620080918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强, 王海旭 申请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挂车板簧式悬架的平衡装置,包含有平衡梁(1)、平衡轴(2)、拉杆(6),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连杆(3)、支架Ⅰ(4)、支架Ⅱ(5),平衡梁(1)、平衡轴(2)均为二件,支架Ⅰ(4)、支架Ⅱ(5)固定在挂车的车架下侧,支架Ⅰ(4)在支架Ⅱ(5)的前侧,支架Ⅰ(4)、支架Ⅱ(5)的下端分别通过平衡轴(2)装有平衡梁(1),支架Ⅰ(4)下侧的平衡梁(1)与前侧的挂车板簧总成(7)联接,支架Ⅱ(5)下侧的平衡梁(1)与后侧的板簧总成(7)联接;在两个平衡梁(1)之间装有长度可调的连杆(3),连杆(3)与平衡梁(1)为铰接联接;拉杆(6)的一端与支架Ⅱ(5)铰接联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后侧板簧总成(7)下端的板簧座(8)铰接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王海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