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景满专利>正文

一种侧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94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轿车两侧密封的侧舷板是由起增强作的材料制作,安装到车门坎内侧用使其升降运动在两门立柱之间,起到防水作用,其可提高两侧碰撞能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轿车,尤其是详细说明一种由流休传动轿车在水路行使时,两侧车门洞的防水设施。在已有的轿车中没发现应用这种防水设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舷板,其解决轿车在水路行使时的,两侧车门的进水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把若干个适应车门洞长度,可起到加强筋作用的材料,用连接环,将其连接在一起之后,再用软质防水材料,将期浇铸在一起。使其可随着,加强筋的径向活动。把由一述构成的侧舷板在两侧门坎内侧,未升起时与门坎高度相同。它运动在前后立柱之间的槽内,并且设有密封和使其上下运动的装置。上述结构的侧舷板提高了该轿车的侧面碰撞能力,有了它在行走时可把车门打开。结合下面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车门坎和侧舷板升高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中的C-C剖视图;图5是图1中的D-D剖视图;图6是图1中的E-E剖视图;图7是连接环视图;图1中的实线是车门坎(2)的高度线,点划线是侧舷板升高线(3),门洞内是侧舷板(1)。图2是侧舷板(1),没有升起的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侧舷板(1)是由若干个圆形管(4)和用若干个连接环(5)连接在一起组成。其未升起的高度与门坎(2)相等。把上述的圆形管(4)和连接环(5)一同浇铸在软质防水材料(6)内,也就是说该侧舷板(1)在使用时有弯度的。而且使其中的圆形管(3)起到增强作用,软质防水材料(6)起密封作用。使侧舷板(1)升降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双作用缸(7),把双作缸(7)上的活塞杆与连动杆(8)固定安装在一起。其中连动杆(8)是焊接在侧舷板(1)中的圆形管(4)上的,为使它稳定的在中立柱(12)的内侧滑动,把连动杆(8)通过垫片螺母装配到活动架(9)上。把该活动架(9)用螺栓安装到导轨(13)的后面,图3是侧舷板(1)升起的视图,可以看出该侧舷板(1)是由双作用缸(7)、经连动杆(8)、活动架(9)导轨(13)升至在侧舷板升高线(3)的标高处,并通过软质防水材料(6)上的凸台(14),可把侧舷板(1)横在门坎(2)的部分密封住。从图5图6中可以看出侧舷板(1)点划线是两端安装运动在前立柱(15)和后立柱(16)一侧的滑槽(18)内,在滑槽(18)内靠外面的一侧设有密封条(17)。图4中的点划线是侧舷板(1),该侧舷板(1)是设置在中立柱(12)的后面,把导轨(13)的下端安装在地板上,其上端安装到中立柱(12)的上边。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是从双车门为例描述的舷板(1),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把每个车门洞都设有单控制的侧舷板(1)和使其升降的装置,在本实施中升降装置是采用了双作用缸(7),也可采用其他方式作为其升降装置。侧舷板(1)的升降控制可是统一的也可单个的。上述侧舷板(1)所应用的圆形管(4)可以采用强度较高材料制作。具有防碰撞能力,将所应用的圆形管(4)制作成和种形状。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在多功能轿车两侧门洞的侧舷板其特征在于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若干个适合车门洞宽度的圆管,由连接环把圆管连接在一起之后,再用软质防水材料将其浇铸在一起;把浇铸成的侧舷板安装到门坎内,由升降装置使其上下运动在两门柱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舷板与两门立柱之间其特征在于在门立柱的侧面设有使侧舷板端部上下运动滑槽,并在滑槽内的外侧设有密封条。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轿车两侧密封的侧舷板是由起增强作的材料制作,安装到车门坎内侧用使其升降运动在两门立柱之间,起到防水作用,其可提高两侧碰撞能力。文档编号B60F3/00GK1294988SQ99109319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付景满 申请人:付景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在多功能轿车两侧门洞的侧舷板其特征在于: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若干个适合车门洞宽度的圆管,由连接环把圆管连接在一起之后,再用软质防水材料将其浇铸在一起;把浇铸成的侧舷板安装到门坎内,由升降装置使其上下运动在两门柱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景满
申请(专利权)人:付景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