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门型变动码接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671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0 09:40
非门型变动码接收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由0变1转码电路、锁闭单元、接收解调电路、解码块、执行单元共同组成,是针对发射变动码为0变1的码信号而形成的接收电路,接收解调电路连接解码块的输入,解码块有四路输出,控制0变1转码电路的为变码控制端,控制执行单元的为最后输出端,其余两路输出控制锁闭单元,初始状态下,接收第一次发射信号,使变码控制端产生高压,启动0变1转码电路形成变码,接收第二次信号后,激励执行单元,在破译错误使多路输出有高压,锁闭单元立即执行互锁,将0变1转码电路锁闭,同时锁闭执行单元,形成输出的唯一性,提高密级度,大力完善了遥控产品的性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门型变动码接收电路
属于电子

技术介绍
遥控技术时常受天气与周围环境影响,天气好、周围环境空旷,遥控距离就远,发射可靠,反之,气候恶劣、周围环境拥挤,遥控距离就大打折扣,发射的灵敏度大受影响,如何提升发射的灵敏度,这是长期以来的一个问题。 遥控技术,编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是增加密级度的关键,从现在的技术水平看,编码块主要有两在类,一类是用在较简单领域内的固定码类,该类的编码现主要用于很多家电类,这类编码因编码数相对少,所以缺点是密级低,但其优点是成本低,而且在生产时能省掉发射与接收对接时两部分“学习”的程序,因而技术含量低,生产容易。另一类是以码位数很多的滚动码集成为代表的产品,该类产品因为码数极高,而且码处于变动情况,因而破解难度大,但是缺点是成本高,而一在生产时需要发射与接收两部分的“学习”的过程,因而在生产时有较高的技术难度。 本单位曾在前段时研制成了多种单波双码的发射线路方案,解决了密级不高,成本高的问题,但还需要与之配合的接收电路才能成为一个整体,要能接收双码的解码电路,还需要解码技术的支持,遥控产品越来越多,这些都成为干扰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非门型变动码接收电路,其特征是:由0变1转码电路、锁闭单元、接收解调电路、解码块、执行单元共同组成:其中:接收解调电路连接解码块的输入,解码块四路输出分别接0变1转码电路、锁闭单元与执行单元;解码块有8位码线与四路输出,8位码中的7位接为固定码,另一位与0变1转码电路中第二非门的输出相接,成为变动码,即变码端,四路输出中与0变1转码电路的输入相接的为变码控制端,与执行单元相接的为最后输出端,其余两路与锁闭单元相接;0变1转码电路由两非门组成:解码块的变码控制端接一个限流电阻后接到第一非门的输入上,第一非门的输入即为0变1转码电路的输入,第一非门的输出连接第二非门的输出,第二非门的输出接解码块的...

【技术特征摘要】
1.非门型变动码接收电路,其特征是:由O变I转码电路、锁闭单元、接收解调电路、解码块、执行单元共同组成: 其中:接收解调电路连接解码块的输入,解码块四路输出分别接O变I转码电路、锁闭单元与执行单元; 解码块有8位码线与四路输出,8位码中的7位接为固定码,另一位与O变I转码电路中第二非门的输出相接,成为变动码,即变码端,四路输出中与O变I转码电路的输入相接的为变码控制端,与执行单元相接的为最后输出端,其余两路与锁闭单元相接; O变I转码电路由两非门组成:解码块的变码控制端接一个限流电阻后接到第一非门的输入上,第一非门的输入即为O变I转码电路的输入,第一非门的输出连接第二非门的输出,第二非门的输出接解码块的变码端; 锁闭单元由或门电路、闭锁器、锁闭二极管组成: 第二输出与第三输出分别连接或门电路的输入,或门电路的输出连接闭锁器的输入,闭锁器的输出连接两个锁闭二极管的负极,一个锁闭二极管即执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远静杨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