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闸管的触发装置,包括电源电路单元、触发信号产生单元、触发信号驱动单元,电源单元用于提供12V和5V电源,12V电源由生活用电220V通过快关电源转换而来,用于信号驱动电路供电,5V电源由12V电源通过触发装置中的稳压芯片降压输出而来,用于信号产生电路和与非门电路供电。触发信号产生单元中单片机输出10kHz的方波信号;触发信号驱动单元中驱动电路将5V方波信号转换为12V的脉冲信号用于驱动晶闸管。该触发装置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可同时实现8路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触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触发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晶闸管的触发装置。
技术介绍
晶闸管是一种具有三个PN结的功率型半导体器件,具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门极,其开通需要专门的触发装置给出触发信号。晶闸管T在工作过程中,它的阳极(A)和阴极(K)与电源和负载连接,组成晶闸管的主电路,晶闸管的门极G和阴极K与控制晶闸管的装置连接,组成晶闸管的控制电路。晶闸管的工作条件:1、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不管门极承受何种电压,晶闸管都处于反向阻断状态;2、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仅在门极承受正向电压的情况下晶闸管才导通;3、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正向阳极电压,不论门极电压如何,晶闸管保持导通,即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失去作用;4、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当主回路电压(或电流)减小到接近于零时,晶闸管关断。晶闸管的门极触发电流幅值对元件的开通速度有十分明显的影响,高的门极触发电流可以明显降低器件的开通时间。触发脉冲上升时间(陡度)对晶闸管的开通速度也有明显的影响,触发脉冲上升时间越长,效果就等于降低了门极触发电流。触发脉冲越陡,上升时间越短的情况下,晶闸管的开通时间也越短。因此,我们要求在高di/dt下运用时,门极触发电源电压VG不低于20V。晶闸管串联应用时,要求其相互串联的每个晶闸管应尽可能地一致开通。晶闸管的并联应用时,陡而强的门极触发脉冲能使并联晶闸管开通特性的不平衡降至最小,从而使有最佳的均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晶闸管的触发装置,该触发装置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可同时实现8路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触发。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晶闸管的触发装置,包括电源电路单元、触发信号产生单元、触发信号驱动单元,电源单元用于提供12V和5V电源,12V电源由生活用电220V通过快关电源转换而来,用于信号驱动电路供电,5V电源由12V电源通过触发装置中的稳压芯片降压输出而来,用于信号产生电路和与非门电路供电;触发信号产生单元中单片机输出10kHz的方波信号;触发信号驱动单元中驱动电路将5V方波信号转换为12V的脉冲信号用于驱动晶闸管。按上述技术方案,其中电源电路单元包括12V独立电源、三端稳压芯片、电阻R1、电容C3、电容C4、LED1;所述三端稳压芯片的INPUT端接12V电源,GND端接地,OUTPUT端输出5V电压;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12V电源,另一端与LED1相连;所述电容C3一端接三端稳压芯片的INPUT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一端接三端稳压芯片的OUTPUT端,另一端接地。电源电路单元由12V直流电提供电源,然后将12V直流电通过直流稳压芯片输出5V直流电,此部分电路包括电容C3、C4,电阻R1,LED1,其中电容用于滤除电源中的杂波;电阻R1与LED1串联,电阻起分压限流作用,保障LED正常工作。电源电路中12V直流电用于半桥驱动供电,5V直流电用于单片机供电。其中电源电路单元包括12V独立电源、三端稳压芯片、电阻R1、电容C3、电容C4、LED1;所述三端稳压芯片的INPUT端接12V电源,GND端接地,OUTPUT端输出5V电压;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12V电源,另一端与LED1相连;所述电容C3一端接三端稳压芯片的INPUT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一端接三端稳压芯片的OUTPUT端,另一端接地。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触发信号产生单元,由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组成,包含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开关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开关电路相互独立,分别与单片机上对应的端口相连;时钟电路包含电容C1、C2和晶振Y1,晶振Y1的一端接单片机的XTAL1端,晶振Y1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XTAL2端,同时Y1的一端接电容C1的一端,Y1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C1的另一端与C2的另一端连接,晶振结合单片机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复位电路包含电阻R3、R4电容C5和按键S2,由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组成,单片机每一次上电,程序便重新执行一次,当单片机出现“死机”或“程序跑飞”现象时,按下按键S2,单片机RST端变为高电平程序重新执行;开关电路包含电阻R2与开关信号按键,当按下开关按键时单片机start端变为低电平,驱动电路开始将单片机的触 发信号变为12V的驱动信号;单片机输出四路触发信号,每路单片机信号控制两个通道的整流电路,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P1.0、P1.1、P1.2和P1.3端分别输出10kHz的方波信号,信号输出端P1.4、P1.5、P1.6和P1.7端分别输出高低电平信号;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P1.0与P1.4、P1.1与P1.5、P1.2与P1.6、P1.3与P1.7分别控制两个通道的整流电路;将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P1.0与P1.4单独引出用于检测单片机是否正常工作,以及作为后续的故障排查窗口;所述单片机的VCC端接5V电源,GND端接地。所述单片机采用低电平触发,当P3.2端给低电平时,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P1.0、P1.1、P1.2和P1.3端分别输出10kHz的方波信号,信号输出端P1.4、P1.5、P1.6和P1.7端输出低电平信号。按上述技术方案,触发信号驱动单元包括8路半桥驱动电路;每路驱动电路中包含与非门集成芯片、半桥驱动芯片、开关二极管、电解电容、电阻、场效应管,触发信号驱动单元将0~5V的方波信号转换为-12V~+12V的脉冲触发信号,单片机产生的方波信号由端口P1.0输出进入与非门U13A的输入端1A与1B,与非门U13A的输出端1Y输出信号进入半桥驱动芯片U11的信号输入端IN端,同时与非门U13A的输出端1Y输出信号进入与非门U13B的输入端2A与2B,U13B的输出端2Y输出的信号进入半桥驱动芯片U12的信号输入端IN端;单片机产生的高低电平信号由输出端口P1.4输出进入与非门U13C的输入端3A与3B,与非门U13C的输出端3Y输出信号进入半桥驱动芯片U11和U12的信号输入端SD端;半桥驱动器采用12V供电,U11的VCC端与VB端间连开关二极管D11,VB端与VS端间连电解电容C11,HO与LO端通过两个电阻R11、R12连接两个场效应管Q11和Q12的栅极;半桥驱动芯片U12的VCC端与VB端间连开关二极管D12,VB端与VS端间连电解电容C12,HO与LO端通过两个电阻R13、R14连接两个场效应管Q13和Q14的栅极;场效应管Q11的源极接12V电源,场效应管Q11的漏极接场效应管Q12的源极,场效应管Q12的漏极接地;场效应管Q13的源极接12V电源,场效应管Q13的漏极接场效应管Q14的源极,场效应管Q14的漏极接地;场效应管Q11与Q12的节点P1-1A,场效应管Q13与Q14的节点P1-1B协同输出-12V~+12V,10kHz的触发信号进入晶闸管的门极,使晶闸管开始整流。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触发装置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可同时实现8路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触发。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晶闸管的触发装置的总体设方案设计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晶闸管的触发装置的硬件系统总体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触发装置的电源电路单元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闸管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单元、触发信号产生单元、触发信号驱动单元,电源单元用于提供12V和5V电源;触发信号产生单元中单片机输出10kHz的方波信号;触发信号驱动单元中驱动电路将5V方波信号转换为12V的脉冲信号用于驱动晶闸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闸管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单元、触发信号产生单元、触发信号驱动单元,电源单元用于提供12V和5V电源;触发信号产生单元中单片机输出10kHz的方波信号;触发信号驱动单元中驱动电路将5V方波信号转换为12V的脉冲信号用于驱动晶闸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电源电路单元包括12V独立电源、三端稳压芯片、电阻R1、电容C3、电容C4、LED1;所述三端稳压芯片的INPUT端接12V电源,GND端接地,OUTPUT端输出5V电压;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12V电源,另一端与LED1相连;所述电容C3一端接三端稳压芯片的INPUT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一端接三端稳压芯片的OUTPUT端,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晶闸管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信号产生单元,由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组成,包含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开关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开关电路相互独立,分别与单片机上对应的端口相连;时钟电路包含电容C1、C2和晶振Y1,晶振Y1的一端接单片机的XTAL1端,晶振Y1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XTAL2端,同时Y1的一端接电容C1的一端,Y1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C1的另一端与C2的另一端连接,晶振结合单片机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复位电路包含电阻R3、R4电容C5和按键S2,由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组成;开关电路包含电阻R2与开关信号按键,当按下开关按键时单片机start端变为低电平,驱动电路开始将单片机的触发信号变为12V的驱动信号;单片机输出四路触发信号,每路单片机信号控制两个通道的整流电路,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P1.0、P1.1、P1.2和P1.3端分别输出10kHz的方波信号,信号输出端P1.4、P1.5、P1.6和P1.7端分别输出高低电平信号;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P1.0与P1.4、P1.1与P1.5、P1.2与P1.6、P1.3与P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先涛,贺舒杰,孔文胜,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