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车联轴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383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挂车联轴节,包括:一个可在工作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移动的球颈和一个联轴节球体;一个与汽车固定设置的转盘轴承单元,里面容纳可环绕回转轴回转的转盘轴承体;和一个可通过传动装置传动的旋转止动装置,为使该装置结构上可以吸收尽可能高的负载力矩,提出旋转止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旋转止动体可通过引导方向上的运动与一个容纳处嵌接和脱离;提供一个具有压力面的操作体,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可通过该操作体的运动而被移动或加载;以及传动装置为执行机构,操作体可以利用其在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位置与空程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挂车联轴节,包括 一个可在工作位置与静止位 置之间移动的球颈,其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一端上的转盘轴承体和一个 设置在第二端上的联轴节球体; 一个与汽车固定设置的转盘轴承单元, 转盘轴承体通过环绕回转轴的回转运动可在工作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 回转地容纳在该转盘轴承单元中;和一个可通过传动装置传动的旋转 止动装置。
技术介绍
这种挂车联轴节从现有技术中公知。但在这种挂车联轴节中,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装置和旋转止动装 置本身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因此在于,对依据分类类型的挂车联轴节这样进行 改进,使其结构上可以尽可能高地吸收作用于球颈的负载力矩。该目的在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挂车联轴节上依据本专利技术由此得以 实现,即旋转止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该旋转止动体在引 导方向上利用至少一个部件可在径向上向回转轴移动;旋转止动体通 过在引导方向上的运动可与容纳处嵌接和脱离;提供一个具有与引导 方向垂直分布的压力面并可在操作方向上移动的操作体,通过其在操 作方向上的运动,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可在引导方向上被移动和加载;以及传动装置为执行机构,操作体利用该传动装置在操作方向上可以 在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位置与空程位置之间移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的优点在于, 一方面旋转止动装置结构简 单和承受很高的负载力矩,而另一方面旋转止动装置的操作体通过作 为执行机构构成的传动装置可以简单方式在其旋转止动位置与其空程 位置之间移动。当传动装置通过自动制动的传动机构作用于操作体时,产生操作 体一种特别简单的运动。利用这种自动制动的传动机构可以简单方式 使操作体运动到各自的位置内,也就是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位置或者空 程位置内,并保持在该位置上,而在球颈负荷时不会对传动装置产生 反作用。在此方面依据一种特别是依据目的的解决方案,自动制动的传动 机构包括一个具有螺杆的螺杆传动机构。原则上,具有螺杆的螺杆传动机构可以处于任意位置上并通过其 他传递件作用于操作体。依据一种结构特别简单的解决方案,操作体可通过一个与螺杆共 同作用的螺母移动。在此方面结构上特别简单的解决方案是,操作体环绕螺杆设置, 从而螺杆穿过操作体的穿孔。特别是在这种解决方案中,穿孔可以直接具有与螺杆啮合的对应 螺纹或者在穿孔上设置一个螺母。原则上在依据本专利技术解决方案的框架内可以设想,操作体可在其 中移动的操作方向自由选择。例如操作方向可以是旋转方向。然而结构上特别简单的解决方案是,操作体可在一个与回转轴基 本平行的操作方向上移动。在操作体的构成方面,在与此前介绍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的 相互联系下无需赘述。依据一种具有优点的解决方案,操作体在其操 作方向上依次具有回程容纳处和用于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的压力面。这种回程容纳处和压力面可以通过操作体在其操作方向上的移动或者使旋转止动体进入其空程位置,即在它沉入回程容纳处的情况下, 或者进入其旋转止动位置,即在它受到压力面加载的情况下。压力面在此方面可以任意构成。对于压力面来说,重要的仅在于 它在径向上向回转轴变化。依据压力面一种具有优点的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的压 力面为楔形面。这种楔形面在此方面可以是平面。然而在多个旋转止动体的情况下特别有益的是,压力面为锥形面, 利用其通过简单的线性运动可以使旋转止动体在其引导方向上产生径 向运动。原则上在依据本专利技术解决方案的框架内可以采用一个压力面和一 个回程容纳处工作,其中,操作体在此方面在其旋转止动位置与其空 程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但依据一种特别有益的解决方案,操作体可在两个旋转止动位置 上移动。这样做的优点是,因此通过操作体运动时的简单运动学可以 达到使转盘轴承体在两个转动位置上止动。例如可以设想,每个旋转止动位置具有本身的旋转止动体。但特别有益的一种解决方案是,操作体通过在唯一运动方向上的 运动可从第一旋转止动位置移动到空程位置内并然后移动到第二旋转 止动位置内。这种解决方案明显简化了操作体的运动学,因为利用分布在唯一 方向上的运动可以实现两个旋转止动位置和处于其间的一个空程位 置,并通过返回运动可以再经过旋转止动位置、空程位置和后面旋转 止动位置的同一顺序。依据一种结构上特别简单和有益的解决方案,每个旋转止动体的 操作体具有两个压力面,其中,利用该压力面可以各自达到旋转止动体的旋转止动位置。在此方面特别有益的是,压力面在操作体运动在一个方向上运动 时不同作用。这种不同作用应这样理解,即在操作体在一个运动方向 上运动时一个压力面这样分布,使其减少对旋转止动体的作用,而另 一压力面这样分布,使其增加对旋转止动体的作用。这一点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以由此实现,即压力面具有不同的坡度。此外在具有两个压力面时有益的是,第一压力面分配给工作位置 和第二压力面分配给静止位置,从而为在工作位置上定位第一压力面 作用,而为在静止位置上定位第二压力面作用。为可以在简单情况下实现空程位置,依据目的在两个压力面之间 设置各自旋转止动体的回程容纳处,从而通过操作体的移动例如旋转 止动体从其通过第一压力面作用的旋转止动位置可通过与回程容纳处 的相互作用进入空程位置并在与回程容纳处的连接下可通过与另一压 力面的相互作用再进入旋转止动位置。因此在第一压力面作用时操作体处于第一旋转止动位置上,然后 在回程容纳处作用时处于空程位置上并然后在第二压力面作用时处于 第二旋转止动位置上。特别是操作体在一个基本上与回转轴平行的方向上运动时,因此 通过在唯一方向上的线性运动,可以实现从转盘轴承体与第一旋转止 动位置相应的定位过渡到转盘轴承体与空程位置相应的一个可自由旋 转的位置内并然后再通过第二旋转止动位置实现转盘轴承体的定位。这样构成的操作体可以特别简单的方式通过一个传动装置,特别 是一个执行机构运动,将转盘轴承体在两个转动位置,即工作位置和 静止位置上定位,并在这两个转动位置之间实现转盘轴承体的自由旋 转,因为为从止动位置过渡到转盘轴承体的自由旋转位置并从转盘轴 承体的自由旋转位置继续过渡到重新定位位置,仅需在一个旋转方向 上运动并因此无需传动装置换向,而通过传感器检测转盘轴承体和操 作体的各运动状态并相应进行分析处理则强制性需要这种换向。在与此前解决方案的相互联系上仅介绍了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 这种传动可以实现旋转止动装置从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位置过渡到空程 位置并相反。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特别具有优点的解决方案,还具有一个用于执行 转盘轴承体回转运动的电机传动装置。例如可以设想具有两个电机传动装置,其中, 一个电机传动装置 传动旋转止动装置和一个电机传动装置用于实施转盘轴承体的回转运 动。特别是因为旋转止动装置的传动始终在以下时间进行,即转盘轴 承体不进行回转运动且转盘轴承体的回转运动在无需旋转止动装置传 动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可以设想提供一个转换装置,该装置将例如由 电源输送的传动能交替地从一个传动装置转换到另一个传动装置上, 从而由例如汽车方面单独的供电装置提供的传动功率可以或者用于操 作旋转止动装置或者用于转盘轴承体的回转。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 通过相应的传感装置检测旋转止动装置何时处于旋转止动位置或者空 程位置上以及转盘轴承体何时处于与工作位置相应的位置上或者与静 止位置相应的位置上并根据由传感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挂车联轴节,包括:一个可在工作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移动的球颈(10),其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一端上的转盘轴承体(14)和一个设置在第二端上的联轴节球体(18);一个与汽车固定的转盘轴承单元(20),所述转盘轴承体(14)容纳在其中并可通过环绕回转轴(22)的回转运动在工作位置(A)与静止位置(R)之间回转;和一个可通过传动装置(114、190)传动的旋转止动装置(5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止动装置(50)具有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54),该止动体在引导方向上利用至少一个部件可在径向上向所述回转轴(22)移动;所述旋转止动体(54)通过在引导方向(57)上的运动可与容纳处(58、60)嵌接和脱离;提供一个操作体(52),其具有与所述引导方向(57)垂直分布的压力面(66)并可在操作方向(64)上移动,通过该操作体在操作方向(64)上的运动可在所述引导方向(57)上移动和加载所述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体(54);以及所述传动装置(114、190)为执行机构,所述操作体(52)利用该执行机构在操作方向(64)上可以在至少一个旋转止动位置与空程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尔格里勒沃尔夫冈根特纳于尔根斯蒂
申请(专利权)人:斯坎比亚工业发展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LI[列支敦士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