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钻床主轴调整机构松散,调整麻烦等问题。本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钻床包括水平轴和主轴,水平轴和主轴相连,调整机构包括内齿轮、外齿轮和内齿轮轴,外齿轮固连在水平轴的一端,内齿轮固连在内齿轮轴的一端,内齿轮轴的另一端的周向外侧连有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和快进撞块,外齿轮位于内齿轮内且外齿轮与内齿轮相啮合,内齿轮的内径大于外齿轮的外径,钻床上还固连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控制器相连,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快进撞块能与行程开关相接触。本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具有调整方便,且结构紧凑等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特别涉及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快进和工进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钻床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钻床的特点是工件固定不动,刀具做旋转运动,并沿主轴方向进给,操作可以是手动,也可以是自动,也可以是手动自动一体的。 现有的钻床中,钻床包括水平轴和主轴,水平轴水平设置,主轴沿竖直方向设置,主轴外套有套筒,主轴与套筒轴向固连,主轴与套筒之间安装有轴承,水平轴与套筒相啮合,水平轴的旋转能带动套筒上下移动,即带动主轴上下移动,水平轴的一端与手柄相连且还与涡轮、蜗杆相连,另一端固连有外齿轮,外齿轮啮合有多个齿轮,外齿轮与多个齿轮的直径都是相同的,即传动比都是1:1,每个齿轮上均固连有一个齿轮轴,齿轮轴上分别固连有行程撞块、快进撞块、工进撞块等。针对一些行程较大的钻床,水平轴需要转动几圈,才能将主轴传送到加工位置,即齿轮轴也需要转动几圈,行程撞块、快进撞块和工进撞块也跟随着齿轮轴转动几圈,调整不方便,且不能做到一根调节杆上调节,结构不紧凑,造成机床电路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解决如何使现有行程较大钻床的主轴调整方便,且结构紧凑。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钻床包括水平轴和主轴,所述水平轴和主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内齿轮、外齿轮和内齿轮轴,所述外齿轮固连在水平轴的一端,所述内齿轮固连在内齿轮轴的一端,所述内齿轮轴的另一端的周向外侧连有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和快进撞块,所述外齿轮位于内齿轮内且外齿轮与内齿轮相啮合,所述内齿轮的内径大于外齿轮的外径,所述钻床上还固连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所述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快进撞块能与行程开关相接触。 水平轴的旋转能带动主轴上下移动,根据主轴与加工工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加工工件加工孔的要求,在控制器中输入主轴快进、工进和行程等参数。内齿轮的内径大于外齿轮的外径,控制内齿轮的内径与外齿轮的外径之间的传动比,使内齿轮在转动一圈之内使主轴从最高点移动到最低点,即不管水平轴转动几圈,内齿轮轴都控制在转动一圈以内,使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快进撞块能安装在同一根内齿轮轴的外侧,设置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快进撞块固定在内齿轮轴外侧的位置,当快进撞块撞到行程开关时,主轴快速下降,当工进撞块撞到行程开关时,钻头接触工件并加工工件,当行程撞块撞到行程开关时,说明加工工件已加工完成,主轴回复到初始位置,使用内齿轮与外齿轮之间传动比不同,使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快进撞块能安装到同一根内齿轮轴上,并对主轴的移动状态进行调整,调整方便,结构紧凑。 在上述的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中,所述内齿轮内径是外齿轮外径的1.5-3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齿轮和外齿轮,保证主轴由最高点降到最低点时,内齿轮转动不超过一圈,且内齿轮的转动差不多是350度,即接近一圈。 在上述的一种钻床王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中,所述内齿轮轴的另一端固连有刻度盘座,所述刻度盘座上固连有刻度盘。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和快进撞块在安装时,对照刻度盘,使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快进撞块安装时的位置更加的精准,同时也能直观的得出主轴下降或者上升的位移。 在上述的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中,所述刻度盘座外固连有若干个撞块调节座,所述相邻的两个撞块调节座之间具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有滑动块,所述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和快进撞块分别固连在相应的滑动块上。滑动块能沿滑动槽滑动,通过滑动块的滑动来调节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和快进撞块的位置,结构简单。 在上述的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中,所述滑动块上具有挡肩,所述滑动槽开口处具有挡沿,所述挡沿能挡住挡肩。该种结构,使滑动块不会从滑动槽中脱落。[0011 ] 在上述的一种钻床王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中,所述滑动块沿内齿轮轴的径向具有内螺纹孔,所述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和快进撞块通过螺栓一与对应的滑动块相固连,且通过螺栓一使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和快进撞块与撞块调节座相固连。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和快进撞块调节完成后,通过旋转螺栓一,使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和快进撞块与撞块调节座相固连,使滑动块固定在滑动槽内,对行程撞块、工进撞块和快进撞块的位置进行定位,结构简单。 在上述的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中,所述内齿轮轴与内齿轮通过平键周向固连,通过螺栓二轴向固连。使用平键与螺栓二固连,固连的牢固程度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使用内齿轮和外齿轮相啮合,且内齿轮的内径大于外齿轮的外径,使主轴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在水平轴旋转多圈后,内齿轮轴旋转控制在一圈以内,该种结构,针对一些行程较大的钻床,使行程撞块、快进撞块、工进撞块等可以安装到同一根内齿轮轴上就可以对主轴的状态进行调整,结构紧凑,调整主轴的移动速度、行程等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图1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本钻床的行程开关、快进撞块等的示意图。 图4是本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相邻两个撞块调节座的剖视图。 图5是本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的滑动块的剖视图。 图中,1、水平轴;2、主轴;3、内齿轮;4、外齿轮;5、内齿轮轴;6、行程撞块;7、工进撞块;8、快进撞块;9、行程开关;10、控制器;11、刻度盘座;12、刻度盘;13、撞块调节座;14、滑动槽;14a、挡沿;15、滑动块;15a、挡肩;16、螺栓一 ;17、平键;18、螺栓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钻床包括水平轴1、主轴2和对主轴2的移动状态等进行调整的调整机构。 水平轴I水平设置,主轴2沿竖直方向设置,主轴2外套有套筒,主轴2与套筒之间具有轴承,水平轴I与套筒相啮合,水平轴I的移动能带动套筒即主轴2上下移动。 调整机构包括内齿轮3、外齿轮4和内齿轮轴5。外齿轮4固连在水平轴I的一端,内齿轮3通过平键17和螺栓二 18固连在内齿轮轴5的一端,外齿轮4位于内齿轮3内且外齿轮4和内齿轮3相啮合,内齿轮3的内径大于外齿轮4的外径,本实施例中,内齿轮3的内径是外齿轮4的外径的2倍,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是1.5倍或者3倍,主轴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内齿轮旋转350度,接近360度,即水平轴1、外齿轮4旋转多圈后,内齿轮旋转接近一圈。内齿轮轴5的另一端的周向外侧固连有刻度盘座11,刻度盘座11上固连有刻度盘 12。本实施例中,刻度盘座11外固连有四个撞块调节座13,如图4所示,相邻的两个撞块调节座13之间具有滑动槽14,每个滑动槽14中均设有一个滑动块15,如图5所示,滑动块15上具有挡肩15a,滑动槽14开口处具有挡沿14a,挡沿14a能挡住挡肩15a,使滑动块15嵌在滑动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钻床包括水平轴(1)和主轴(2),所述水平轴(1)和主轴(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内齿轮(3)、外齿轮(4)和内齿轮轴(5),所述外齿轮(4)固连在水平轴(1)的一端,所述内齿轮(3)固连在内齿轮轴(5)的一端,所述内齿轮轴(5)的另一端的周向外侧连有行程撞块(6)、工进撞块(7)和快进撞块(8),所述外齿轮(4)位于内齿轮(3)内且外齿轮(4)与内齿轮(3)相啮合,所述内齿轮(3)的内径大于外齿轮(4)的外径,所述钻床上还固连有行程开关(9),所述行程开关(9)与控制器(10)相连,所述行程撞块(6)、工进撞块(7)、快进撞块(8)能与行程开关(9)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钻床包括水平轴(I)和主轴(2),所述水平轴(I)和主轴(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内齿轮(3)、外齿轮(4)和内齿轮轴(5),所述外齿轮(4)固连在水平轴(I)的一端,所述内齿轮(3)固连在内齿轮轴(5)的一端,所述内齿轮轴(5)的另一端的周向外侧连有行程撞块(6)、工进撞块(7)和快进撞块(8),所述外齿轮⑷位于内齿轮(3)内且外齿轮⑷与内齿轮(3)相啮合,所述内齿轮(3)的内径大于外齿轮(4)的外径,所述钻床上还固连有行程开关(9),所述行程开关(9)与控制器(10)相连,所述行程撞块¢)、工进撞块(7)、快进撞块(8)能与行程开关(9)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3)内径是外齿轮(4)外径的1.5-3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床主轴定深功能转换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轴(5)的另一端固连有刻度盘座(11),所述刻度盘座(11)上固连有刻度盘(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床主轴定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