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95188 阅读:83 留言:1更新日期:2014-12-18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装置。以使正极集电部件以及负极集电部件的与集电组连接的连接面与电极组装体对置的方式配设正极集电部件以及负极集电部件。另外,在壳体内中,绝缘部件配设在正极集电部件以及负极集电部件与壳体的端子壁之间,并且使对置面与端子壁分离。其结果,能够减少浪费空间,并且能够将集电部件以及集电组相对于壳体绝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电极组装体的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蓄电装置的一种的二次电池例如图24所示,具备在带状的正极81与带状的负极82之间夹着带状的隔板83并将它们卷绕成螺旋状而构成的电极组装体84。具体而言,正极81具有涂覆了活性物质的活性物质层81a、和没有涂覆活性物质的未涂敷部81b(集电部)。另外,负极82具有涂覆了活性物质的活性物质层82a、和没有涂覆活性物质的未涂敷部(集电部)。此外,在图24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负极82的未涂敷部的图示。正极81以及负极82隔着隔板83层叠,并且以使正极81的未涂敷部81b以及负极82的未涂敷部从隔板83的两边缘分别向外侧突出的状态卷绕成螺旋状。而且,在正极81、负极82以及隔板83被卷绕成螺旋状后,从径向两侧压缩正极81、负极82以及隔板83由此形成扁平状的电极组装体84。然后,将电极组装体84收纳于在内部注入有电解液的壳体80a从而构成二次电池80(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电极组装体84形成有将正极81的各未涂敷部81b集合而成的集电组81c。集电组81c在与电极组装体84的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在集电组81c的沿正交于电极组装体84的层叠方向的方向延伸的面连接有呈板状的集电部件85。而且,通过超声波焊接将集电部件85与集电组81c的接触部位接合,从而正极81与集电部件85电连接。此外,以与正极81和集电部件85的电连接同样的方式进行负极82与集电部件(未图示)的电连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6840号公报然而,集电组81c是通过将长度相同的各未涂敷部81b集合而形成的。因此,为了集合所有未涂敷部81b,各未涂敷部81b的长度需要最低限度设定为能够集合位于电极组装体84的层叠方向的两端的两个未涂敷部81b的长度。而且集电组81c的沿正交于电极组装体84的层叠方向的方向延伸的面需要形成为能够充分确保与集电部件85的接触面积。因此,形成集电组81c的沿正交于电极组装体84的层叠方向的方向延伸的面的未涂敷部81b的长度需要最低限度设定为能够充分确保与集电部件85的接触面积的长度。鉴于这种情况,各未涂敷部81b的长度在正交于电极组装体84的层叠方向的方向变长。其结果,在壳体80a内的正交于电极组装体84的层叠方向的方向,未涂敷部81b以及集电组81c存在的空间变大,在发挥二次电池80性能的情况下会增加不起任何作用的浪费空间。另外,若集电部件85以及集电组81c与壳体80a接触,则集电部件85以及集电组81c与壳体80a会短路,所以希望集电部件85以及集电组81c相对于壳体80a绝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浪费空间并且能够使集电部件以及集电组相对于壳体绝缘的蓄电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目的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是将多个正极与负极以两者之间绝缘的状态交替层叠而形成的;集电部件,其与将多个集电部集合而成的集电组连接,上述多个集电部为了从上述正极以及上述负极的至少一方获取电力而设置于上述正极以及上述负极的至少一方的一端;以及壳体,其收纳上述电极组装体和上述集电部件,所述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集电部件具有:与上述电极组装体对置且与上述集电组连接的连接面;和位于与上述连接面相反一侧且与上述壳体的壁对置的对置面,绝缘部件配设在上述集电部件与上述壳体的壁之间,并且使上述对置面与上述壳体的壁分离。由此,集电部件以连接面与电极组装体对置的方式配设,所以在壳体内的正交于电极组装体的层叠方向的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小集电组存在的空间。其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小在发挥蓄电装置性能的情况下不起任何作用的浪费空间。另外,绝缘部件配设在集电部件与壳体的壁之间。因此,即使集电部件的连接面与电极组装体对置,也能够通过绝缘部件将集电部件以及集电组相对于壳体的壁绝缘。另外,在蓄电装置中,上述绝缘部件具有夹在上述对置面与上述壳体的壁之间的第一绝缘部、和以从该第一绝缘部的对边向上述电极组装体延伸的方式直立设置的第二绝缘部,该绝缘部件在上述正极以及负极的层叠方向的上述集电部件的两侧配设有上述第二绝缘部。由此,利用第一绝缘部,能够将集电部件以及集电组相对于壳体的壁绝缘,利用第二绝缘部,能够将正极以及负极的层叠方向的、集电部件以及集电组相对于壳体绝缘。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可以是,上述集电部件包括正极集电部件和负极集电部件,贯通上述壳体的壁的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分别连接有上述正极集电部件以及上述负极集电部件,上述绝缘部件具有能够与上述正极端子以及上述负极端子抵接的长度。由此,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贯通壳体的壁,所以限制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相对于壳体移动。在该正极端子连接有正极集电部件,并且在负极端子连接有负极集电部件,所以能够限制正极集电部件以及负极集电部件的移动。并且,使绝缘部件抵接于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由此能够限制绝缘部件向该正极端子或者负极端子的移动。因此,能够限制正极集电部件、负极集电部件、以及绝缘部件的移动,能够提高电极组装体以及绝缘部件相对于壳体的组装性。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可以是,上述绝缘部件具有分别与上述正极端子以及上述负极端子对置且形成为凹形弧状的两端。由此,使绝缘部件的凹陷的两端卡止于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由此能够限制绝缘部件向该正极端子或者负极端子的移动,并且能够限制绝缘部件向正极以及负极的层叠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提高电极组装体以及绝缘部件相对于壳体的组装性。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可以是,上述集电部件以及上述绝缘部件的至少一方具有用于将上述绝缘部件与上述集电部件相互定位的定位部。由此,利用定位部,能够将绝缘部件与集电部件定位,能够限制两者的移动。因此,能够提高电极组装体以及绝缘部件相对于壳体的组装性。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可以是,上述定位部包括设置于上述对置面的凹部或者凸部、和以能够与该凹部或者凸部卡合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绝缘部件的卡合凸部或者卡合凹部。由此,将凹部或者凸部、与卡合凸部或者卡合凹部卡合,就能够将集电部件与绝缘部件定位,并且将两者一体化。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可以是,上述定位部包括以能够与上述集电部件卡止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绝缘部件的钩状的卡止部。由此,将卡止部卡止于集电部件,就能够将集电部件与绝缘部件定位,并且能够将两者一体化。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可以是,上述定位部包括上述卡止部、和以能够供该卡止部卡止的方式形成于上述集电部件的切口。由此,通过切口与卡止部的接触,能够限制集电部件的移动。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可以是,上述绝缘部件具有钩挂于上述连接面的钩挂部。由此,使钩挂部钩挂于集电部件的连接面,从而能够防止绝缘部件向正交于电极组装体的层叠方向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将绝缘部件与集电部件一体化,能够提高电极组装体以及绝缘部件相对于壳体的组装性。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可以是,上述绝缘部件具有钩挂于上述连接面的钩挂部,通过从上述第一绝缘部的对边弯曲上述第二绝缘部来将上述钩挂部钩挂于上述连接面,并且在上述第一绝缘部的对边设置有上述第二绝缘部的弯曲辅助部。由此,将第二绝缘部弯曲而使钩挂部钩挂于连接面。因此,以绝缘部件成为U字型的方式,使钩挂部钩挂于连接面,所以不需要将第二绝缘部强制压入集电部件而使其变形,能够减小作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蓄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是将多个正极与负极以两者之间绝缘的状态交替层叠而形成的;集电部件,其与将多个集电部集合而成的集电组连接,所述集电部为了从所述正极以及所述负极的至少一方获取电力而设置于所述正极以及所述负极的至少一方的一端;以及壳体,其收纳所述电极组装体和所述集电部件,所述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集电部件具有:与所述电极组装体对置且与所述集电组连接的连接面;和位于与所述连接面相反一侧且与所述壳体的壁对置的对置面,绝缘部件配设在所述集电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壁之间,并且使所述对置面与所述壳体的壁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4.17 JP 2012-094105;2012.07.04 JP 2012-150491.一种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是将多个正极与负极以两者之间绝缘的状态交替层叠而形成的;集电部件,其与将多个集电部集合而成的集电组连接,所述集电部为了从所述正极以及所述负极的至少一方获取电力而设置于所述正极以及所述负极的至少一方的一端;以及壳体,其收纳所述电极组装体和所述集电部件,所述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集电部件具有:与所述电极组装体对置且与所述集电组连接的连接面;和位于与所述连接面相反一侧且与所述壳体的壁对置的对置面,矩形板状的绝缘部件配设在所述集电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壁之间,并且使所述对置面与所述壳体的壁分离,所述集电部件以及所述绝缘部件的至少一方具有用于将所述绝缘部件与所述集电部件相互定位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对置面的凹部或者凸部、和以能够与该凹部或者凸部卡合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绝缘部件的卡合凸部或者卡合凹部。2.一种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是将多个正极与负极以两者之间绝缘的状态交替层叠而形成的;集电部件,其与将多个集电部集合而成的集电组连接,所述集电部为了从所述正极以及所述负极的至少一方获取电力而设置于所述正极以及所述负极的至少一方的一端;以及壳体,其收纳所述电极组装体和所述集电部件,所述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集电部件具有:与所述电极组装体对置且与所述集电组连接的连接面;和位于与所述连接面相反一侧且与所述壳体的壁对置的对置面,矩形板状的绝缘部件配设在所述集电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壁之间,并且使所述对置面与所述壳体的壁分离,所述集电部件以及所述绝缘部件的至少一方具有用于将所述绝缘部件与所述集电部件相互定位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以能够与所述集电部件卡止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绝缘部件的钩状的卡止部、和以能够供该卡止部卡止的方式形成于所述集电部件的切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具有钩挂于所述连接面的钩挂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具有夹在所述对置面与所述壳体的壁之间的第一绝缘部、和以从该第一绝缘部的对边向所述电极组装体延伸的方式直立设置的第二绝缘部,该绝缘部件在所述正极以及负极的层叠方向的所述集电部件的两侧配设有所述第二绝缘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部件包括正极集电部件和负极集电部件,贯通所述壳体的壁的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分别连接有所述正极集电部件以及所述负极集电部件,所述绝缘部件具有能够与所述正极端子以及所述负极端子抵接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具有分别与所述正极端子以及所述负极端子对置且形成为凹形弧状的两端。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是二次电池。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组从所述电极组装体的一个面突出,所述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田元章南形厚志滨口阳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1月14日 06:50
    蓄电是日本任天堂公司开发的口袋妖怪系列游戏中的一种精灵特性拥有蓄电特性的口袋妖怪受到属性电技能攻击时不会受伤并回复25%最大HP从第四世代开始蓄电对电磁波有效蓄电在口袋妖怪处于替身状态时依然有效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