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废再生利用的PU合成革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8845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废再生利用的PU合成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步骤如下:在搅拌釜中将磨皮粉末与DMF的质量比为1:5—5.5进行混合;再搅拌,充分混合后停止搅拌;将混合浆料进入离心分离为液相和固相,液相作为湿法浆料工艺中的聚氨酯树脂原料再回收利用;对固相进行处理,将固相与DMF的质量比为1:4—4.5混合;用分散机搅拌后,二次离心分离,此时得到液相相充当为上一步骤中的DMF原料使用,二次离心分离后的固相再进行水洗,用搅拌机搅拌,再三次离心分离;液相则不计量的流回中转水池,洗清后的布毛纤维再利用或再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降低了生产成本,固废粉末的转化降低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废再生利用的PU合成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步骤如下:在搅拌釜中将磨皮粉末与DMF的质量比为1:5—5.5进行混合;再搅拌,充分混合后停止搅拌;将混合浆料进入离心分离为液相和固相,液相作为湿法浆料工艺中的聚氨酯树脂原料再回收利用;对固相进行处理,将固相与DMF的质量比为1:4一4.5混合;用分散机搅拌后,二次离心分离,此时得到液相相充当为上一步骤中的DMF原料使用,二次离心分离后的固相再进行水洗,用搅拌机搅拌,再三次离心分离;液相则不计量的流回中转水池,洗清后的布毛纤维再利用或再处理。本专利技术减少了降低了生产成本,固废粉末的转化降低污染。【专利说明】一种固废再生利用的PU合成革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革生产
,涉及一种固废再生利用的PU合成革生产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在PU合成革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磨皮后产生的固废粉末,废品及边角废 料,以及湿法生产过程中吸水凝固的废料膜再生利用的工艺。
技术介绍
湿法生产工艺是PU合成革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工艺,通过湿法生产的产品是 所有PU合成革产品的基础产品,即半成品。要成为最终成品还需要经过后期的处理,而后 期处理主要包括磨皮、印刷、压纹等工艺。磨皮的原因是削去表面层,使发泡层裸露在外面, 起到了表面透气,平整的作用。 因此,在磨皮处理工艺中会产生的大量的聚氨酯固废粉末。而现在对这个固废粉 末的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焚烧法,填埋法。其中焚烧法:由于聚氨酯在空气中燃烧需要大量 的氧气参与,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为21%,所以普通的燃烧法不足以将固废粉末中的聚氨酯 完全燃烧,这样会产生大量的黑烟飘散在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污染环境。对于填埋法: 由于磨皮产生固废粉末中因夹杂着布毛纤维,再加上湿法生产工艺中PU (聚氨酯)的发泡, 导致磨皮产生的固废粉末具有密度小,易被风吹散的性质,在常规不加压缩的情况下测得1 立方米粉末重量约为100kg。若所有粉末都用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我国一年就会浪费数 十万立方米的土地。加之PU (聚氨酯)具有耐酸碱、抗氧化等特性,在土壤中自然分解的时 间会较长。 由于被磨皮机磨下的固废粉末,一部分与留在皮革层的组分并无不同,同为聚氨 酯材料,这部分聚氨酯材料可以占到粉末中40% - 55%之间;另一部分则是被磨皮机磨下 的布毛纤维。前者固废粉末中的PU(聚氨酯),可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能再度被溶解成 为可再利用材料。后者主要是要解决布毛纤维不能被溶解无法直接利用的问题,我们通过 离心机,将布毛纤维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而浆料则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线生产。 现有技术中在这方面也有进一步改进,如专利技术名称为《以超微皮革粉体为填料 的聚氨酯合成革底基清洁生产工艺》CN 201310128600. 1,公开了一种以超微皮革粉体为 填料的聚氨酯合成革底基清洁生产工艺,首先将混合有超微皮革粉体30- 80微米(相当于 180- 480目)的水性涂饰浆料与空气按一定比例输入混合器,在搅拌头的高速分散作用下 形成高质量的微发泡涂饰剂,然后涂敷微发泡涂饰剂层并干燥熟化,制成合成革底基。本发 明中涉及的方法制备简单,易于控制等优点;消除了合成革湿法生产工艺中二甲基甲酰胺 (DMF)的污染,降低了合成革行业的污染,天然超微皮革粉体的引入提高了聚氨酯合成革的 透湿气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固废再生利用的TO合成革生产工艺。将在PU合成 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粉末、废品及边角废料,以及废料膜再生利用,从而在PU合成革 生产过程中实现无上述固废排放,即节能又环保。 正常的湿法生产工艺中,生产线将浆料图于基布,通过渗透,使得浆料充满基布的 整个分层。在通过水,使得DMF与水发生置换,最终聚氨酯分布于整块基布,使得原有的基 布变成了革,而磨皮则的磨去表层,使得产品表面均匀,透气。所以,磨皮机磨下部分的成分 跟成品的成分是一样的。 本专利技术是将这部分再利用,重新涂层在新的基布上,再生产出成品。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 一种固废再生利用的PU合成革生产工艺,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1) 、磨皮粉末处理; 首先使用工业吸尘器将磨皮粉末收集;然后在搅拌釜中将磨皮粉末与DMF混合; DMF的加入量为分离后的液相中的PU固含量保持在> 8% ; 启动搅拌釜进行混合物搅拌,充分混合后停止搅拌; (2) 、离心分离; 先启动离心机,然后打开搅拌釜底阀,将混合好的混合浆液,在搅拌的同时缓慢的放至 离心机中; 混合浆料进入离心机后迅速的被分离为液相和固相,分别从离心机的液相和固相出口 流出,液相则流到了盛放湿法浆料的桶内;液相中的TO固含量保持在> 8% ;作为湿法浆料 工艺中的聚氨酯树脂原料再回收利用; 固相则进入下一步工艺处理; (3) 、固相处理; 将步骤2分离后的固相和DMF放入不锈钢桶中混合,固相与DMF的质量比为1 :4一5 ; 使用分散机搅拌后,使用步骤2中的方法进行液相和固相离心分离,此时得到液相中 的成分为绝大部分的DMF和少量从步骤2分离后的固相中溶解的聚氨酯树脂;将这部分液 相作为步骤1中的DMF原料使用;处理后的固相中为布毛纤维,其中还含有少量的DMF ; (4) 、布毛纤维再处理; 再对步骤3中的布毛纤维进行水洗,使得布毛纤维中的DMF完全容于水中;然后,再进 行离心分离;液相则不计量的流回中转水池,固相为洗清后的布毛纤维,洗清后的布毛纤维 再利用或再处理。 优选: 所述磨皮粉末中ro的含量在45- 50%之间。当磨皮粉末中PU的含量在45- 50%之间 时,磨皮粉末与DMF的质量比为1 :5-5. 5 ;这个配比可使分离后的液相中的PU固含量保持 在> 8% ;达到常规产品的PU固含为8%的要求。 步骤1中;所述搅拌为将混合物在搅拌机以1100转/分钟的速度下搅拌30分钟。 步骤2中;在其液相中按客户对颜色的需求,按液相中1-4%加入水性色浆;搅拌 均匀,使色浆在浆料中分布均与,然后送至湿法生产线使用。 步骤4中;所述中转水池的液体使用阿贝折射仪观察DMF的浓度,当浓度小于20% 时由泵打至布毛纤维水洗工艺中,作为水洗中的水循环利用;当浓度大于20%时由泵打至 DMF废液罐,由DMF回收塔回收。 步骤4中水洗为:将步骤3中的布毛纤维放入不锈钢桶内,加布毛纤维质量9倍以 上的水,用搅拌机搅拌。 所述离心机中的过滤网的孔径不大于80目。 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1、通过废物再生利用得到的成品,其外观,手感,及物性指标均达到了常规产品的 指标要求。故可以替代常规产品使用。 2、减少了原材料的投入,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 竞争力。 3、免去了企业原有的处理成本和运输成本。 4、固废粉末的转化,循环的生产模式,减小了固废的产生,使企业减少排放,降低 污染,为保护环境、和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5、按以上测试,我国一年产生的固废粉末大约在120000吨以上(每年有效生产 300天计算),每吨固废粉末成功转化为产品后可带来5000元的利润,故全部循环使用后, 不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废再生利用的PU合成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步骤如下:(1)、磨皮粉末处理;首先使用工业吸尘器将磨皮粉末收集;然后在搅拌釜中将磨皮粉末与DMF混合;DMF的加入量为分离后的液相中的PU固含量保持在≥8%;启动搅拌釜进行混合物搅拌,充分混合后停止搅拌;(2)、离心分离;先启动离心机,然后打开搅拌釜底阀,将混合好的混合浆液,在搅拌的同时缓慢的放至离心机中;混合浆料进入离心机后迅速的被分离为液相和固相,分别从离心机的液相和固相出口流出,液相则流到了盛放湿法浆料的桶内;液相中的PU固含量保持在≥8%;作为湿法浆料工艺中的聚氨酯树脂原料再回收利用;固相则进入下一步工艺处理;(3)、固相处理;将步骤2分离后的固相和DMF放入不锈钢桶中混合,固相与DMF的质量比为1:4—5;使用分散机搅拌后,使用步骤2中的方法进行液相和固相离心分离,此时得到液相中的成分为绝大部分的DMF和少量从步骤2分离后的固相中溶解的聚氨酯树脂;将这部分液相作为步骤1中的DMF原料使用;处理后的固相中为布毛纤维,其中还含有少量的DMF;(4)、布毛纤维再处理;再对步骤3中的布毛纤维进行水洗,使得布毛纤维中的DMF完全容于水中;然后,再进行离心分离;液相则不计量的流回中转水池,固相为洗清后的布毛纤维,洗清后的布毛纤维再利用或再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本根蔡凌飞傅金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豪普高科涂层织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