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气化装置中的底部产物的冷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8652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在流化床气化具有高灰分含量的生物质、褐煤、硬煤过程中产生的底部产物进行冷却并降压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为底部产物的冷却及降压提供一个较为经济的解决方案,其特点在于先将在最高温度1500℃并且最大压力40巴离开气化床的底部产物送至缓冲室,随后从该缓冲室送到配备有冷却系统的高压容器,然后再送到降压系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在流化床气化具有高灰分含量的生物质、褐煤、硬煤过程中产生的底部产物进行冷却并降压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为底部产物的冷却及降压提供一个较为经济的解决方案,其特点在于先将在最高温度150CTC并且最大压力40巴离开气化床的底部产物送至缓冲室,随后从该缓冲室送到配备有冷却系统的高压容器,然后再送到降压系统中。【专利说明】流化床气化装置中的底部产物的冷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在流化床气化具有高灰分含量的生物质、褐煤、硬煤过程中产 生的底部产物进行冷却及降压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起初在环境压力下进行的Winkler流化床气化法进一步开发出来的高 温-Winkler-煤气化法不仅要在复合式发电厂以高效且低廉的方式发电,而且也需要能够 被应用在铁直接还原及制造化学产物的合成气体,以及用来气化具有高灰分含量的生物质 和硬煤。由于气化过程中会出现高于1500°C的灰分熔化温度,因此这些燃料不再能够应 用于气流气化器。操作温度低于灰分熔化温度的流化床气化则适合应该这些燃料(例如 US4790251中所披露),但其缺点是会产生大量的底部产物,必须将这些底部产物排出气化 器并进行冷却,也就是说,必须将承受高压和高温的底部产物冷却,例如以底部产物螺旋冷 却管进行冷却。 使用已知的方法在气化床进行气化时,富含固态碳的气化物质与气态氧化剂一 氧气或空气、蒸汽及二氧化碳之间的热自动补偿气化反应可在最高温度为1200°c和最高压 力为30巴的条件下进行。气化物质是通过进料叶轮(cellular wheel)闸门(控制速度) 送往气化器,再通过螺旋进料器送入气化器。富含氢气和富含一氧化碳的原料气体从底部 离开该气化器。原料气体同时将灰尘带走,这些灰尘除了含有气化物质的灰分外,还含有为 转换的碳(约为40% )。大约95%的灰分会沉降在再循环旋风分离器中,并且经由再循环 管道被送回到气化器的流化床。 含有细小灰尘的原料气体朝着原料气体冷却器的方向离开该再循环旋风分离器。 几乎不含碳的灰分会沉降到气化器的底部,这种灰分被称为底部产物,随后经由底部产物 螺旋冷却管送至灰分排出口。底部产物进行螺旋冷却管时的温度高达900°c,经冷却水冷却 至60°C后再从压力室被束流引出。灰分含量较低时(最高不超过15%),这种装置或许还 能够应对,但若是使用灰分含量高达50 %的燃料,则该装置就无法应付了。例如煤的用量为 160t/h时,所产生的灰分含量为80t/h。 在具有高灰分含量的煤的情形中,基于高物质流的原因,US5522160提出的技术也 无法被应用其中。 如果使用已知的阶梯状设置的螺旋冷却管和分离器,则不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 都是不可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沉降的底部产物冷却及降压提出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 借助于在本文开头描述的方法,该目的得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其提供的方案将在 最高温度1500°C和高达40巴的压力下离开气化床的底部产物送至中间存储区,然后从该 中间存储区送到配备有冷却系统的压力容器中,并且随后再送入到降压系统。 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紧凑的构造对底部产物达到足够的降温和降压效 果,以便进入后续的处理步骤或底部产物的清除是可能的。 基本上独立进行降压和冷却的处理方式是已知的。例如W02010/123477A1提出了 一种连续的灰分降压系统,以及US2011/0193018A1提出了一种在环境压力中运行的冷却 系统。 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各种实施例。从气化器到中间存储 区,从该中间存储区到冷却系统,以及从该冷却系统到降压系统的是由螺旋冷却管、冷却叶 轮或者二者组合来进行的。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底部产物冷却系统是由被压力容器环绕的流化床和 位于该压力容器内的热交换器和/或由流化床/热交换器的组合所构成的。 根据本专利技术,压力容器的流化床中的热交换器的种类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选择,尤 其是可以根据底部产物的种类来确定使用哪一种热交换器。因此,可以提供管式或者板式 热交换器,可以利用重力以及在阶梯状的流化床中输送底部产物使其通过热交换器表面。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在压力容器内产生流化床的冷却气体经由沉降灰尘 的旋风分离器通过外部的热交换器循环流动,其中,以一种已知的闸门系统进行降压,该闸 门系统也可以与其它的系统部件相连接。 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工厂,其特点在于具有加压的流化床 气化器,该流化床气化器具有底部产区排出口,中间存储区或者缓冲罐、具有用于底部产物 的冷却系统的压力容器,以及设置在后的降压用的闸门系统。 与该工厂有关的进一步的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为该工厂的各种实施方式。压力容 器可以具有为底部产物产生流化床的装置,而且该压力容器具有热交换器和产生流化床的 气体的循环管道。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地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各个特征、细节和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厂的简化的系统示意图; 图2示出了流化床中具有冷却系统的压力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压力容器的变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具有阶梯式流化床的压力容器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具有冷却系统以及利用重力输送底部产物的压力容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工厂 2 流化床气化器 3、13、20、31 箭头 4 气体出口 5、24 旋风分离器 6、26 再循环管路 7 底部产物 8 盘管 9 螺旋输送器 10 缓冲罐 11、11c、Ild叶轮 12、12a- 12d压力容器 14 流化床 15 出口 16、16a- 16d套管 17 闸门系统 18 出口箭头 19 冷却盘管 21 坝体 22 管式热交换器 23 管路 25 叶轮 27 热交换器 28 泵 29 挡板 30 热交换器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将流化床气化生物质时产生的底部产物冷却及降压的工厂,其由1标示,特征在 于加压的流化床气化器2、由箭头3标示的待气化的物质的输送,标示为4的气体出口被连 接至旋风分离器5,再循环管路6将灰尘从该旋风分离器5循环至气化器2。图中小点表示 的底部产物被标示为7。 底部产物7经由螺旋管9输送至中间存储区或者缓冲罐10,该螺旋管9借助于盘 管8被冷却,并且从该处以定时的方式经由叶轮11被送入压力容器12中。 在压力容器12中,在箭头13指示的方向输入的冷却气体在14标示的流化床内将 底部产物冷却。产生流化床的气体从出口 15流出该压力容器12,并在冷却后如图2所示再 循环回流至压力容器12。 冷却的底部产物7从套管16离开压力容器12,并进入闸门系统17,在其中进行降 压处理;然后在出口箭头18处排出。从图1中还可以看到,在流化床14中还设置由冷却装 置19。 图2示出了压力容器12a,箭头20标示的是底部产物被送入压力容器12a的位置。 底部产物7在此处被馈入的气体13a吹送到流化床,底部产物在此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对在流化床气化具有高灰分含量的生物质、褐煤和硬煤过程中产生的底部产物进行冷却并降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最高温度为1500℃并且高达40巴的压力下离开该流化床的底部产物被输送到中间存储区,然后从该中间存储区被供给到具有冷却系统的压力容器中,并且随后被馈送到减压系统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梅尼科·帕沃内拉尔夫·亚伯拉罕多布林·托波罗夫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工业解决方案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