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吉章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排渣装置及采用该排渣装置的生物质气化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8327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排渣装置及采用该排渣装置的生物质气化炉,炉膛(1)底部设有一排渣装置,所述排渣装置由环形筛板(14)和环形风道(18)组成,在环形筛板(14)振动的情况下,炉渣通过环形筛板(14)进入环形风道(18)中,在环形风道(18)的一个切向方向上接入一排渣进风口(8)用于向环形风道(18)内鼓风,在环形风道(18)的另一个切向方向上接入排渣口(4)用于向外排渣,当炉渣进入环形风道(18)后,向排渣进风口(8)鼓风,炉渣在鼓风风力的作用下由排渣口(4)向外排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振动筛的振动可让细小灰末和炉渣通过大筛孔和小筛孔进入环形风道,很容易从排渣口向外排出,省去复杂的排渣机械装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固体燃料的家用炉或灶,涉及一种由于燃料热解产生炉渣而影响炉灶工作的排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排渣装置及采用该排渣装置的生物质气化炉。 
技术介绍
目前生物质气化炉燃料热解产生炉渣的解决办法是定期清理维护,并且碳和渣一起排出炉外,对节能指标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只排渣不排碳的装置来解决该问题。如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全自动进料的燃烧炉及炉膛燃料进料装置》CN201110072163.7和《一种生物质燃烧炉炉头》申请号201220030705.4中涉及的排渣装置大多如此,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不乏有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如《 生物质气化炉密闭排渣装置及生物质气化反应系统》申请号201010528106.0和《一种便于清渣的生物质气化炉》申请号200820076540.8,前者利用螺旋叶片的推进力将落下的灰渣稳定地排出;后者炉排上的灰渣可靠自重沿炉条下滑并自行坠落到炉排下,不能自落的灰渣借助于活动炉排的上下往复运动下落,除渣效果好。但由于其炉膛结构和燃料进料方式及燃烧方式的不同,因此,难以推广到燃料进料方式为从下至上、燃烧方式为从上至下的生物质气化炉中,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方案还难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排渣方法及装置,主要用于解决燃料进料方式为从下至上、燃烧方式为从上至下的生物质气化炉排渣问题。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排渣装置,它包括环形筛板和环形风道,环形风道与炉膛底部膛壁连接,所述环形风道为槽口向上的环形槽口结构,截面类似于“U”型槽,环形筛板上均匀设有筛孔,环形筛板盖在环形风道的上方形成环形空心风道。优选:所述的环形风道的一个切向方向上与排渣进风口连接,环形风道的另一个切向方向上与排渣口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环形筛板与振动器连接。 所述环形筛板上均匀设有大筛孔和小筛孔,环形筛板通过筛柄与振动器连接。 所述排渣进风口上设有排渣进风阀门,排渣口上设有排渣阀。     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之三: 一种采用所述排渣装置的生物质气化炉,炉膛底部设有排渣装置,排渣装置包括环形筛板和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的内环壁与炉膛底部进料管道外壁同壁或相连。优选:所述炉膛底部环形进风装置,排渣装置在环形进风装置的上方,环形进风装置包括下风道和风管,所述环形风道和下风道的内环壁与炉膛底部进料管道外壁同壁或相连。 所述下风道上侧与风管连接,风管穿过环形风道的环形空心风道再穿过大筛孔伸向炉膛。 所述下风道设有燃烧进风口,燃烧进风口上设有燃烧进风阀门。 本技术因为炉膛底部有圆形进料口,所以振动筛是环形,通过振动筛的振动可让细小灰末和炉渣通过大筛孔和小筛孔进入环形风道,由于环形风道是切向方向鼓风,炉渣在环形风道内做圆周运动,产生离心力,从而很容易从排渣口向外排出,省去复杂的排渣机械装置。另外,大筛孔和小筛孔直径较小,只排灰和炉渣不排碳,提高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的环形筛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中的环形风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膛1,点火装置2,排渣阀3,排渣口4,进料口5,燃烧进风阀门6,燃烧进风口7,排渣进风口8,排渣进风阀门9,筛柄10,振动器11,风管12,出料口13,环形筛板14,大筛孔15,小筛孔16,燃气出口17,环形风道18,下风道19。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可以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中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排渣装置,它包括环形筛板14和环形风道18,环形风道18与炉膛1底部膛壁连接,所述环形风道18为槽口向上的环形槽口结构,环形筛板14上均匀设有大筛孔15和小筛孔16,环形筛板14盖在环形风道18的上方形成环形空心风道。所述的环形风道18的一个切向方向上与排渣进风口8连接,排渣进风口8上设有排渣进风阀门9,环形风道18的另一个切向方向上与排渣口4连接,排渣口4上设有排渣阀3,两个连接点相差90°—150°角度。所述环形筛板14通过筛柄10与振动器11连接。     采用所述排渣装置的生物质气化炉,炉膛1底部设有排渣装置和环形进风装置,排渣装置在环形进风装置的上方,排渣装置包括环形筛板14和环形风道18,环形进风装置包括下风道19和风管12,所述环形风道18和下风道19的内环壁与炉膛1底部进料管道外壁同壁或相连。 所述下风道19上侧与风管12连接,风管12穿过环形风道18的环形空心风道再穿过大筛孔15伸向炉膛1。大筛孔15与风管12之间的空隙可以排渣。    所述下风道19设有燃烧进风口7,燃烧进风口7上设有燃烧进风阀门6。 图1至图3的连接结构为: 点火装置2与炉膛1连接,排渣阀3与排渣口4连接,排渣口4与环形风道 18连接,进料口5和出料口13 形成进料管设置在炉膛1的底部,燃烧进风阀门6与燃烧进风口7连接,排渣进风阀门9与排渣进风口8连接,燃烧进风口7和排渣进风口8分别与下风道19和环形风道18连接,筛柄10两端分别与振动器11和环形筛板14连接,环形筛板14内圆环与出料口13外圆活动连接,风管12与下风道19连接,下风道19和环形风道18分别与炉膛1下部连接,振动器11与炉膛1连接,燃气出口17与炉膛1上部连接。   工作过程     燃料从进料口5和出料口13进入炉膛1,当燃料达到设定高度时,燃烧进风口7通过燃烧进风阀门6和风管12对燃料鼓风。此时,排渣进风阀门9和排渣口4关闭,点火装置2对燃料点火。炉具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时,点火装置2关闭。可燃性气体从燃气出口17输出。当燃烧结束并闭火后,关闭燃烧进风阀门6,启动振动器11,炉渣通过环形筛板14上的小筛孔16和大筛孔15进入环形风道18,排渣进风口8入风方向为切线方向输入,故炉渣在环形风道18内做圆周运动,从而使炉渣产生离心力,通过排渣口4排出。振动器11输出端有一伸缩杆,做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当伸缩杆伸出时,通过筛柄10带动环形振动筛14反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伸缩杆收缩时,通过筛柄10带动环形振动筛14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因为环形振动筛14内圆与出料口13外圆活动连接,从而使振动筛14做水平面方向往复圆周运动,其振动幅度仅限于大筛孔15与风管12之间的空隙。其它实施例中其振动形式还有多种如上下振动、不定方向振动等。炉渣由于重力作用和振动筛14的振动作用,通过大筛孔15和小筛孔16进入环形风道18。达到设定时间时关闭振动器11和所有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排渣装置,它包括环形筛板(14)和环形风道(18),环形风道(18)与炉膛(1)底部膛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风道(18)为槽口向上的环形槽口结构,环形筛板(14)上均匀设有筛孔,环形筛板(14)盖在环形风道(18)的上方形成环形空心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排渣装置,它包括环形筛板(14)和环形风道(18),环形风道(18)与炉膛(1)底部膛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风道(18)为槽口向上的环形槽口结构,环形筛板(14)上均匀设有筛孔,环形筛板(14)盖在环形风道(18)的上方形成环形空心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风道(18)的一个切向方向上与排渣进风口(8)连接,环形风道(18)的另一个切向方向上与排渣口(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筛板(14)与振动器(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筛板(14)上均匀设有大筛孔(15)和小筛孔(16),环形筛板(14)通过筛柄(10)与振动器(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进风口(8)上设有排渣进风阀门(9),排渣口(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吉章
申请(专利权)人:孙吉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