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支架锻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7794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支架锻件,前端梁和后端梁为一体铸造成型,呈U形状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两自由端分别相会贴合,呈U形状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开口方向相同,第一连接板包括与前端梁垂直连接的横版、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竖直板、与横版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与竖直板连接的第二固定板,竖直板与第二连接板所构成的夹角a为15度,第一固定板与横版所构成内侧的夹角b为120度,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构成的夹角c为170度,第二固定板与竖直板所构成的夹角d为120度,横版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相对于支架对称中心处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横板相互垂直,前端梁分别与竖直板相互平行。该摩托车后支架锻件造价低,结构强度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支架锻件,前端梁和后端梁为一体铸造成型,呈U形状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两自由端分别相会贴合,呈U形状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开口方向相同,第一连接板包括与前端梁垂直连接的横版、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竖直板、与横版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与竖直板连接的第二固定板,竖直板与第二连接板所构成的夹角a为15度,第一固定板与横版所构成内侧的夹角b为120度,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构成的夹角c为170度,第二固定板与竖直板所构成的夹角d为120度,横版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相对于支架对称中心处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横板相互垂直,前端梁分别与竖直板相互平行。该摩托车后支架锻件造价低,结构强度大。【专利说明】摩托车后支架锻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支架锻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支架锻件。
技术介绍
摩托车后支架是摩托车后车轮和摩托车连接板固定连接的重要桥梁。现有的后支架前端通过穿轴与车大架的中下部活动连接,后端通过减震器与车大架的后部连接,传统的摩托车后支架一般都呈H形,在摩托车行驶的过程中后支架最容易受到应力的影响,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变形甚至断裂,给车辆行驶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现在有些为了能增强摩托车后支架的强度,增加原材料来使其变得厚实,但是这样的摩托车后支架成本也就相应提高了,不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后支架锻件,该摩托车后支架锻件造价低,结构强度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后支架锻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与摩托车大架连接的前端梁和与前端梁相连接的后端梁,所述前端梁和后端梁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后端梁包括均呈U形状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呈U形状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两自由端分别相会贴合,所述呈U形状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贴合固定后构成一个U形状的通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前端梁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与前端梁垂直连接的横版、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竖直板、与横版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与竖直板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竖直板与第二连接板所构成的夹角a为15度,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横版所构成内侧的夹角b为120度,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构成的夹角c为170度,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竖直板所构成的夹角d为120度,所述横版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相对于支架对称中心处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横板相互垂直,所述前端梁分别与竖直板相互平行。 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自由端内侧分别设有凸块,所述两凸块的相对端面分别与竖直板相互平行。 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后端梁上对称设有两个与减震器连接的安装块。 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前端梁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安装板,所述两安装板分别与横版垂直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横板相连接处均为向内凹陷的圆弧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前端梁和后端梁为一体铸造成型使摩托车后支架整体强度更高,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贴合固定后构成一个U形状的通槽,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这样后端梁在收到应力的时候不易折断,且减少原材料的使用,减少了成本,竖直板与第二连接板所构成的夹角a为15度,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连接更加稳定,当第一连接板收力后会将一部分力转变成向第二连接板两侧的挤压力,后端梁不易损坏,第一固定板与横版所构成内侧的夹角b为120度,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构成的夹角C为170度,第二固定板与竖直板所构成的夹角d为120度,这样的结构使第一连接板的强度更大,弹性性能好,横版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相对于支架对称中心处设有支撑板,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连接更加稳定,加强后端梁的强度,整个设置使摩托车后支架锻件造价低,结构强度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摩托车后支架锻件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摩托车后支架锻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前端梁;2、后端梁;21、第一连接板;211、横板;212、第一固定板;213、第二固定板;214、竖直板;22、第二连接板;3、通槽;4、支撑板;5、凸块;6、安装块;7、安装板;8、圆弧段。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摩托车后支架锻件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摩托车后支架锻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与摩托车大架连接的前端梁I和与前端梁I相连接的后端梁2,所述前端梁I和后端梁2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后端梁2包括均呈U形状的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所述呈U形状的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的两自由端分别相会贴合,所述呈U形状的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贴合固定后构成一个U形状的通槽3,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前端梁I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1包括与前端梁I垂直连接的横版、与第二连接板22连接的竖直板214、与横版连接的第一固定板212和与竖直板214连接的第二固定板213,所述竖直板214与第二连接板22所构成的夹角a为15度,所述第一固定板212与横版所构成内侧的夹角b为120度,所述第一固定板212与第二固定板213所构成的夹角c为170度,所述第二固定板213与竖直板214所构成的夹角d为120度,所述横版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相对于支架对称中心处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与横板211相互垂直,所述前端梁I分别与竖直板214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端梁I和后端梁2为一体铸造成型使摩托车后支架整体强度更高,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贴合固定后构成一个U形状的通槽3,使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这样后端梁2在收到应力的时候不易折断,且减少原材料的使用,减少了成本,竖直板214与第二连接板22所构成的夹角a为15度,使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连接更加稳定,当第一连接板21收力后会将一部分力转变成向第二连接板22两侧的挤压力,后端梁2不易损坏,第一固定板212与横版所构成内侧的夹角b为120度,第一固定板212与第二固定板213所构成的夹角c为170度,第二固定板213与竖直板214所构成的夹角d为120度,这样的结构使第一连接板21的强度更大,弹性性能好,横版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相对于支架对称中心处设有支撑板4,使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连接更加稳定,加强后端梁2的强度,整个设置使摩托车后支架锻件造价低,结构强度大。 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两自由端内侧分别设有凸块5,所述两凸块5的相对端面分别与竖直板214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板22的两自由端内侧分别设有凸块5,所述两凸块5的相对端面分别与竖直板214相互平行,这样当需要在后端梁2上钻通孔的时候,只要在凸块5上进行钻孔,从而使钻完孔后的摩托车后支架强度更大。 所述后端梁2上对称设有两个与减震器连接的安装块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端梁2上对称设有两个与减震器连接的安装块6,这样就不需要在后端梁2上再增设别的机构来与减震器连接了,简单方便,且一体铸造成型的安装块6结构强度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后支架锻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与摩托车大架连接的前端梁和与前端梁相连接的后端梁,其特征是:所述前端梁和后端梁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后端梁包括均呈U形状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呈U形状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两自由端分别相会贴合,所述呈U形状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贴合固定后构成一个U形状的通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前端梁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与前端梁垂直连接的横版、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竖直板、与横版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与竖直板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竖直板与第二连接板所构成的夹角a为15度,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横版所构成内侧的夹角b为120度,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构成的夹角c为170度,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竖直板所构成的夹角d为120度,所述横版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相对于支架对称中心处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横板相互垂直,所述前端梁分别与竖直板相互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田葛灵波项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兴金属锻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