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6355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其中,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在汽车B柱、汽车顶衬或汽车后门内饰板前端安装的后排安全气囊,所述后排安全气囊按照气囊爆破方向与乘员碰撞方向相垂直的方式安装。该装置通过将安全气囊布置在汽车B柱、汽车顶衬或汽车后门内饰板前端,且安全气囊按照气囊爆破方向与乘员碰撞方向相垂直的方式安装,有效的防止气囊爆破过程中对人体的打击伤害,提高整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其中,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在汽车B柱、汽车顶衬或汽车后门内饰板前端安装的后排安全气囊,所述后排安全气囊按照气囊爆破方向与乘员碰撞方向相垂直的方式安装。该装置通过将安全气囊布置在汽车B柱、汽车顶衬或汽车后门内饰板前端,且安全气囊按照气囊爆破方向与乘员碰撞方向相垂直的方式安装,有效的防止气囊爆破过程中对人体的打击伤害,提高整车的安全性。【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受被动安全技术发展以及现行法规的引导,汽车制造企业在车辆设计过程中主要侧重对前排乘员的保护;然而依照实际调查,现在家庭用车后排座椅的乘坐率很高,因此对汽车后排乘员的安全防护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而目前国内后排乘员在乘坐时普遍没有系安全带的良好习惯,加入现有的后排侧气囊及安全带在防护面部伤害方面效果不佳,当碰撞发生时,后排乘员极易受到面部破损性或撕裂性伤害,对容貌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及汽车,降低了后排乘员面部受伤的可能性,同时对于未系安全带的后排乘员给予降低碰撞伤害的安全保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在汽车B柱、汽车顶衬或汽车后门内饰板前端安装的后排安全气囊, 所述后排安全气囊按照气囊爆破方向与乘员碰撞方向相垂直的方式安装。 其中,所述后排安全气囊靠近后排乘员的一面上设置有吸能层,所述吸能层由吸能材料构成。 其中,所述吸能层与后排乘员的接触面采用光滑柔软材质的面料。 其中,所述后排安全气囊的宽度大于500mm,长度大于600mm。 其中,所述后排安全气囊上设置一具有预设开度的排气孔。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通过将安全气囊布置在汽车B柱、汽车顶衬或汽车后门内饰板前端,且安全气囊按照气囊爆破方向与乘员碰撞方向相垂直的方式安装,有效的防止气囊爆破过程中对人体的打击伤害,提高整车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技术的汽车后排安全气囊的位置示意图; 图2表示本技术的汽车后排安全气囊布置在汽车顶衬时的气囊爆破方向与碰撞方向不意图; 图3表示本技术的汽车后排安全气囊布置在汽车B柱或汽车后门内饰板前端时的气囊爆破方向与碰撞方向不意图; 图4表示本技术的后排安全气囊与人体接触面面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符合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后排气囊及安全带在防护面部伤害方面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及汽车,通过将安全气囊布置在汽车B柱、汽车顶衬或汽车后门内饰板前端,且安全气囊按照气囊爆破方向与乘员碰撞方向相垂直的方式安装,有效的防止气囊爆破过程中对人体的打击伤害,提高整车的安全性。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在汽车B柱、汽车顶衬或汽车后门内饰板前端安装的后排安全气囊1, 所述后排安全气囊按照气囊爆破方向与乘员碰撞方向相垂直的方式安装。 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气囊爆破方向与乘员碰撞方向相垂直进行气囊爆破的方式,降低气囊I在充气过程中对人体产生伤害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将气囊I布置在B柱、汽车顶衬或汽车后门饰板前端的布置方案,保证气囊爆破方向与碰撞方向相垂直,有效防止气囊I爆破对人体的冲击伤害,降低气囊自身给乘员带来危险的可能性。 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后排安全气囊I靠近后排乘员的一面上设置有吸能层2,所述吸能层2由吸能材料构成。其中,一般能够产生塑形形变的都能够作为吸能材料,且变形量越大,能量吸收越多。但材料的吸能特性还与其刚度、阻尼系数等相关。 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吸能层2与后排乘员的接触面采用光滑柔软材质的面料。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在气囊与人体接触面上附加吸能结构,降低面部或头部与气囊接触时,对人体的额外损伤。同时,吸能层2外面料采用光滑柔性纺织面料,减少气囊与皮肤的摩擦损伤,防止由于气囊自身给乘员带来的附加伤害。 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后排安全气囊I的宽度大于500mm,长度大于600mmo 本技术实施例中,后排安全气囊未点爆之前的尺寸可依据实际车型设定,但其后排安全气囊充气之后的尺寸应做到宽度大于500mm,长度大于600mm,以便在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保护面积来提高气囊对人体的有效保护几率,进而降低后排乘员的伤害。 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后排安全气囊I上设置一具有预设开度的排气孔。 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提前后排安全气囊的泄气时间,并减小所述排气孔的预设开度,降低后排安全气囊的泄气速度,以降低人体与安全气囊接触时气囊的刚度,进而减低气囊自身对人体的伤害。较佳的,还可将所述后排安全气囊I与汽车的主动式安全预判系统连接,在碰撞发生前提前引爆安全气囊1,防止气囊I展开过程中对人体产生冲击伤害。 综上,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当后排乘员未系安全带情况下,碰撞发生时,对后排乘员头部、面部、躯干、四肢所受伤害的有效降低;当后排乘员系安全带情况下,非侧向碰撞发生时,对后排乘员头部、面部所受伤害的有效降低;以此,可以提高整车的安全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 本技术的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通过将安全气囊布置在汽车B柱、汽车顶衬或汽车后门内饰板前端,且安全气囊按照气囊爆破方向与乘员碰撞方向相垂直的方式安装,有效的防止气囊爆破过程中对人体的打击伤害,提高整车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汽车是安装有如上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的汽车,则上述安全保护装置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上述汽车,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汽车B柱、汽车顶衬或汽车后门内饰板前端安装的后排安全气囊, 所述后排安全气囊按照气囊爆破方向与乘员碰撞方向相垂直的方式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安全气囊靠近后排乘员的一面上设置有吸能层,所述吸能层由吸能材料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层与后排乘员的接触面采用光滑柔软材质的面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安全气囊的宽度大于500mm,长度大于6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安全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汽车B柱、汽车顶衬或汽车后门内饰板前端安装的后排安全气囊,所述后排安全气囊按照气囊爆破方向与乘员碰撞方向相垂直的方式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贻帅张志刚李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