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绗缝断线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62686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绗缝断线检测装置,包括相机机架、相机、显示器和计算机,所述相机装在相机机架上,且相机和显示器分别与计算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且检测精确度高,便于维护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绗缝断线检测装置,包括相机机架、相机、显示器和计算机,所述相机装在相机机架上,且相机和显示器分别与计算机电连接。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且检测精确度高,便于维护的优点。【专利说明】基于机器视觉的绗缝断线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线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绗缝断线检测 >J-U ρ?α装直。
技术介绍
传统的织物在绗缝时,主要是人为观测,极易出现漏查和检测不及时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断线问题,容易造成生产质量缺陷,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也会造成材料浪费和制作成本增加。 随着技术发展,现有一般是利用借鉴刺绣机的绗缝断线检测电路控制板进行控制,但是由于数量较多、安装空间狭窄、接线复杂、能耗较大且故障点增多、不利于现场维修;或者是利用接触杆/接触开关式绗缝断线检测装置,但是其检测装置的接触杆或接触开关在沾染灰尘或污垢后极易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而接触开关在老化后,也容易出现动作失灵的现象,二者都易造成报警不及时,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或者是利用机械或电气式的断线检测装置,而该种结构的断线检测装置均会使织线承受一定的预紧力,容易造成织线的非正常断线,影响机器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检测精确度高,便于维护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绗缝断线检测装置,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绗缝断线检测装置,包括相机机架、相机、显示器和计算机,所述相机装在相机机架上,且相机和显示器分别与计算机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相机机架包括第一立柱、横梁和套筒,所述横梁与第一立柱装连或制成一体,且套筒套装在横梁上,而相机装在套筒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相机机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横梁和套筒,所述横梁横跨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横梁的一端与第一立柱装连或制成一体,横梁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柱装连或制成一体,且套筒套装在横梁上,而相机装在套筒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计算机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显示器和计算机均装在第一立柱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横梁和相机具有护罩,所述护罩的一端与第一立柱装连,护罩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柱装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相机的个数为2?5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恒定直流光源和光源安装架,所述恒定直流光源装在光源安装架上,且恒定直流光源与计算机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恒定直流光源通过光源控制器与计算机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相机为面阵相机,或者是线阵相机,或者是CCD相机,或者是CMOS相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断线检测装置后,由相机采集织物图像,并将织物图像送至计算机内进行分析处理,若判断织物经绗缝后有断线,则计算机控制绗缝机停车。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检测精确度高,便于维护。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9是织物,11是导布辊; 图4是本技术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绗缝断线检测装置,包括相机机架1、相机2、显示器3和计算机4,所述相机2装在相机机架I上,且相机2和显示器3分别与计算机4电连接。 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本技术结构紧凑,所述相机机架I包括第一立柱1-1、横梁1-3和套筒1-4,所述横梁1-3与第一立柱1-1装连或制成一体,且套筒1-4套装在横梁1-3上,而相机2装在套筒1-4上。本技术可经过对套筒1-4在横梁1-3上的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来调整套筒1-4的位置和角度,以实现调整相机2的拍照位置和角度。所述第一立柱1-1位于横梁1-3的一端,且第一立柱1-1与横梁1-3的一端装连或制成一体。 如图1、3所示,为了便于控制相机2采集织物图像的时刻,还包括编码器5,所述编码器5与计算机4电连接。使用时,将编码器5装在导布辊11上。 如图1、3所示,为了减小占用空间,所述显示器3和计算机4均装在第一立柱1-1上。 如图1、3所示,为了防止尘埃或大颗粒灰尘沉积在相机2的镜头表面,即影响相机2采集的织物图像的质量,所述横梁1-3和相机2具有护罩6,所述护罩6的一端与第一立柱1-1装连,护罩6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柱1-2装连。 为了使得本技术能够适用不同幅宽的织物,确保织物绗缝后断线检测的精确度高,本技术所述相机2的个数为2?5个。当相机2为3个或3个以上时,3个或3个以上的相机2通过各自与之固定连接的套筒1-4而等间距的固定在横梁1-3上。 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本技术的使用环境光线过暗,影响相机2采集织物图像的质量,提高相机2采集织物图像的亮度,还包括恒定直流光源7和光源安装架8,所述恒定直流光源7装在光源安装架8上,且恒定直流光源7与计算机4电连接。使用时,所述恒定直流光源7对着导布辊11上织物的表面。 如图3所示,为了能智能化调整恒定直流光源7的额定电压,达到节能的目的,所述恒定直流光源7通过光源控制器10与计算机4电连接。 本技术所述相机2为面阵相机,或者是线阵相机,或者是CCD相机,或者是CMOS相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1位于横梁1-3底部的中部,且第一立柱1-1与横梁1-3底部的中部装连或制成一体。而实施例2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相机机架I包括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横梁1_3和套筒1-4,所述横梁1-3横跨在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之间,横梁1-3的一端与第一立柱1-1装连或制成一体,横梁1-3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柱1-2装连或制成一体,且套筒1-4套装在横梁1-3上,而相机2装在套筒1-4上。而实施例3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技术基于机器视觉的绗缝断线检测装置的相机2优先选用京大恒图像设备公司的型号为DH-HV1303UC的彩色摄像机,并且固定在正对织物绗缝断线检测区域的 1.2m处,其中,相机2使用的感光芯片为l/2inch,且工业镜头的焦距为6mm,光圈调到最大值,且增益(其决定图像的反差效果)调为8 ;触发模式选O (定时触发),其中,恒定直流光源7优先选用白色30W大功率LED面光源,并且将恒定直流光源对准织物的表面照射,以便能比较稳定地拍摄到清晰的织物图像,并显示在计算机4的显示器3上。 本技术使用时,将相机2拍摄的织物图像送至计算机4 ;由计算机4对采集到的织物图像进行校正处理;由计算机4对校正后的织物图像设定初始断线检测区域,若织物沿着Y轴方向移动,由计算机4算出织物图像的偏移量,确定偏移后织物图像实际的断线检测区域;由计算机4对校正后的织物图像先进行Y轴方向均值滤波,再进行X轴方向均值滤波,最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绗缝断线检测装置,包括相机(2)、显示器(3)和计算机(4),所述相机(2)装在相机机架(1)上,且相机(2)和显示器(3)分别与计算机(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a、还包括相机机架(1);b、所述相机机架(1)包括第一立柱(1‑1)、横梁(1‑3)和套筒(1‑4),所述横梁(1‑3)与第一立柱(1‑1)装连或制成一体,且套筒(1‑4)套装在横梁(1‑3)上,而相机(2)装在套筒(1‑4)上;或者所述相机机架(1)包括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横梁(1‑3)和套筒(1‑4),所述横梁(1‑3)横跨在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之间,横梁(1‑3)的一端与第一立柱(1‑1)装连或制成一体,横梁(1‑3)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柱(1‑2)装连或制成一体,且套筒(1‑4)套装在横梁(1‑3)上,而相机(2)装在套筒(1‑4)上;c、还包括恒定直流光源(7)和光源安装架(8),所述恒定直流光源(7)装在光源安装架(8)上,且恒定直流光源(7)与计算机(4)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华朱剑东肖凯刘兵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宏大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