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在制备治疗室管膜瘤的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5661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绿原酸在制备治疗室管膜瘤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绿原酸具有抑制室管膜瘤的功效,并能抑制脑肿瘤干细胞的生长,能替代部分放化疗,减轻患者可以因放化疗引起的不适反应,是治疗室管膜瘤新的药物治疗手段和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绿原酸具有抑制室管膜瘤的功效,并能抑制脑肿瘤干细胞的生长,能替代部分放化疗,减轻患者可以因放化疗引起的不适反应,是治疗室管膜瘤新的药物治疗手段和选择。【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癌症的死亡率已跃居国内各种死因之首。可能与抽烟、人口老龄化、工业 化的进程等有关。传统的生活贫困地区常见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 下,而富裕国家的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多发肿瘤却已快速增长。最新调查显示,发达国家 脑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病还表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逐渐逼近40岁以下青年人, 且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肿瘤之一。据美国统计,在20-40岁人群肿瘤死亡病因中,脑肿 瘤在男性是第一位的死亡病因,在女性排第五位,可见脑肿瘤对社会的危害之大。目前,脑 肿瘤仍是病死率最高的成人肿瘤之一,同时也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实体瘤。 神经胶质瘤亦称胶质细胞瘤,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来源于神经 上皮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 %?50 %,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和低治愈率的特 点。根据胶质瘤细胞的分化情况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等,其生长特点为 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脑组织外呈指状深入破坏 脑组织。目前脑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手术切除,但术后5年存活率很低,对放疗和化疗 都不敏感,因此,急需开发治疗胶质瘤的生物药物。 脑肿瘤分类的方法很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并且各种肿瘤的组织发生与 病理特征不同,其良性与恶性以及物学特性也不一样。而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瘤、室管膜 瘤在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具体差异如下: 1.星形细胞瘤是指由星形胶质细胞所组成的胶质瘤的一种,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 难治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3%?26%,占神经上皮肿瘤的21. 2%?51. 6%。其中胶质 瘤胶质母细胞瘤为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其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有15个月左右。胶 质膜细胞瘤呈现浸润性生长,可向正常脑组织广泛浸润,导致手术切除困难;其次,胶质母 细胞瘤对常规的放、化疗具有抵抗性,成为其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重要原因。由于尚未完 全阐明其发病机制,目前缺乏针对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星形胶质细胞瘤与少 突胶质细胞瘤在RTN4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在少突胶质细胞瘤中,RTN4A表达明显高于星形 胶质细胞瘤,用以鉴别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2.少突胶质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少突胶质瘤多发于成年人,平 均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过去因检查技术及病理诊断水平的限制,常被漏诊或误诊为其 他类型胶质瘤,以往文献认为少突胶质肿瘤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2%?5%,占脑胶质瘤的 2 %?12%,但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以及病理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少突胶质肿瘤检 出率明显增加,有文献报道少突胶质肿瘤约占颅内胶质瘤的33%。少突胶质细胞瘤是颅内 起源于少突胶质细胞的肿瘤,是胶质瘤的一种独立类型,约占颅内肿瘤的4. 39%。近些年 来,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少突胶质细胞瘤最常见的遗传学 改变是19号染色体长臂的杂合性缺失,第二个常见的遗传改变是1号染色体短臂的杂合性 缺失。根据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分级病理分类,将少突胶质肿瘤分为单纯型少 突胶质细胞瘤和混合型少突星形细胞瘤,前者又可分为低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II级)、高 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III级)和多形性恶性胶质瘤(IV级);后者分为少突星形细胞瘤(II 级)、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III级)。近年研究表明,低级别的少突胶质肿瘤对化疗较敏 感,且不同级别的少突胶质肿瘤其临床转归及预后有明显差异。 3.室管膜瘤来源于脑室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或脑内白质室管膜细胞巢的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胶质瘤中占18. 2%,男多于女,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约75%位于幕 下,幕上仅占25%。肿瘤大多位于脑室内,少数瘤主体在脑组织内。室管膜瘤是一种起源于 室管膜上皮细胞的神经上皮性肿瘤,可发生于颅内及椎管内,并可沿蛛网膜下腔播散,目前 还难以完全治愈。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各有其高发年龄,室管膜瘤的高发年龄在10岁以 前。国外统计96%的脊髓室管膜瘤发生在成人,发病年龄多为35?45岁,是成人最常见 的脊髓肿瘤,大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室管膜瘤的34. 5%,占髓内肿瘤的60%,占成人室 管膜瘤的75%。研究发现,在室管膜瘤中,50%以上有22号染色体片段的丢失,并且发现 SV40基因与室管膜瘤的关系较为密切。WH02000年最新分类将室管膜肿瘤分为:(1)室管膜 瘤:又分类4个亚型①细胞型;②乳头型;③透明细胞型;④脑室膜细胞型。(2)间变或恶 性室管膜瘤:肿瘤细胞致密成片,细胞及核形态各异,并可见核分裂相及灶性坏死。(3)粘 液乳头型室管膜瘤:肿瘤细胞乳头状排列,围绕乳头状结构中心的结缔组织常有粘液样变。 (4)室管膜下瘤:构成肿瘤的主要细胞是室管膜下胶质细胞,可见假菊形团样排列。有时可 见少量室管膜细胞以及室管膜母细胞分布于胶质纤维间。室管膜肿瘤是对化疗不敏感的肿 瘤,临床试验中,各种化疗药的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收效甚微。 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其分化差、增殖快、侵袭性强,目前的手术 方式还无法完全切除肿瘤,一般都主张综合治疗。手术后放疗和化疗是普遍接受的治疗方 法,然而肿瘤细胞对放疗的辐射耐受性可能造成残余病灶再次复发。此外,脑肿瘤对化疗均 不太敏感,原因之一是只有少数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由于血脑屏障、肿瘤组织内及周边 水肿脑组织间隙静水压较高等因素导致肿瘤内化疗药物的有效浓度较低。另外,肿瘤耐药 性的产生、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等因素均对化疗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为了提高胶质瘤的 治疗效果,人们从胶质瘤的分子发病机制到新的临床治疗手段做了大量的工作。 绿原酸广泛存在于各种药用植物,如金银花中,目前对它的化学结构研究已经 清楚,已有人对其进行药用研究,报道了绿原酸可以应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目前报 道的关于绿原酸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文献主要是从作用机制来阐述,如文献:The chemopreventive properties of chlorogenic acid reveal a potential new role for the microsomal glucose-6-phosphate translocase in brain tumor progression (绿 原酸的化学预防特性揭示了其在脑肿瘤进展中对葡萄糖-6_磷酸转移酶的新作用),报道 了脑胶质瘤细胞株(U87)中的葡萄糖-6-磷酸转移酶(G6PT)可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呈高 表达状态,与肿瘤细胞的浸润性密切相关;绿原酸能对抗G6PT诱导的U87细胞迁移,绿原 酸能明显抑制神经鞘氨醇(SIP)诱导的U87细胞迁移。证实绿原酸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 白转移酶和葡萄糖-6-磷酸转移酶活性,达到抑制肿瘤转移的效果。文献inhibition of MMP-2secretion from brain tumo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绿原酸在制备治疗室管膜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黄英朱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