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5555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包括转移通道主体,所述转移通道主体具有可分别直接与药液/药粉瓶和输液瓶连接的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分别为直接与所述药液/药粉瓶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直接与所述输液瓶连接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在其端部具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部分在其端部具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腔形成直线型通道;所述第一部分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口径;所述第一部分的内腔具有增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一步实现配药;与液体接触面积小,无任何添加物;重量,体积,部件明显少于注射器;直接能够冲洗,减少残留,有效加快药液的转移速度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包括转移通道主体,所述转移通道主体具有可分别直接与药液/药粉瓶和输液瓶连接的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分别为直接与所述药液/药粉瓶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直接与所述输液瓶连接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在其端部具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部分在其端部具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腔形成直线型通道;所述第一部分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口径;所述第一部分的内腔具有增压结构。本技术具有一步实现配药;与液体接触面积小,无任何添加物;重量,体积,部件明显少于注射器;直接能够冲洗,减少残留,有效加快药液的转移速度等优点。【专利说明】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
技术介绍
国家局已于2010年I月6号发布了医药行业的强制性行业标准:yy0804《药液转移器要求和试验方法》,并于2012年6月I号开始实施。 国内外现有的配药方法采用间接法,如通过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进行配药,该种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I)通过反复抽吸来实现配药,比较复杂,多步骤操作增加工作量; (2)容易造成药物浪费,使药物在药瓶、注射器内大量残留; (3)因注射器针头反复暴露空气中容易感染; (4)水针剂玻璃碎渣易被抽吸入液体瓶内; (5) 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因内表面积大,添加有润滑剂; (6) 一次性使用注射器消耗大量原材料,产生大量医用垃圾; (7)转移通道没有压力差,转移速度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包括转移通道主体,所述转移通道主体具有可分别直接与药液/药粉瓶和输液瓶连接的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分别为直接与所述药液/药粉瓶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直接与所述输液瓶连接的第二部分,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在其端部具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部分在其端部具有第二开孔;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腔形成直线型通道; 所述第一部分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口径; 所述第一部分的内腔具有增压结构。 两部分不同的口径,以及第一部分的内腔的增压结构均有利于形成内腔的上下位置之间压力差,冲配药水更加快捷。此外,大头口径粗针头专用于穿刺需要转移的药液或者药粉,能快速将需要转移的药液或者药粉转移到输液瓶,实验证明粗口径药液流速增强,形成压力差;小口径的针头刺破输液瓶更容易,同时小口径的针头不易刺出横截面很大的塑胶瓶塞,不会造成输液过程二次穿刺时滴液。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的内腔的增压结构为所述第一部分内的上宽下窄的锥台形内腔,以简单的结构和低的加工难度实现了增压目的,能在第一部分有效形成大幅度压力差,更加加速了药物的冲配速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开孔为侧面开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开孔为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全长的二分之一的窄长形侧面开孔。侧面开口的针头更加方便药液冲配,更容易融合药粉。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开孔为侧面开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开孔为紧靠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针尖上方的针孔型侧面开孔。针孔设置在侧面更加方便药液冲配,使药粉更快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为塑料粗针头,所述第二部分为钢细针头。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处并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在直线垂直的握持部。设置握持部可以方便使用者手指抓握,方便插入置换瓶,还可以设置为防滑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及所述握持部粘接连接或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分外部套设有防护帽,保护两头针体安全清洁。 优选地,该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还配套有适用于水针剂的过滤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本技术的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采用直接转移法一步实现配药安全过程,操作简单; 第二.本技术的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可实现直接冲洗,减少药物残留,残留液浓度可被稀释; 第三.本技术的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实现药瓶液体直接对接转移,避免空气污染; 第四.本技术的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设有适用于水针剂的过滤装置; 第五.本技术的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与液体接触面很小,不需添加润滑剂等添加物; 第六.本技术的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重量、体积、部件均明显少于现用的注射器,减少物资浪费; 第七.本技术的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在直接与所述药液/药粉瓶连接的第一部分的内腔设置增压结构,能有效形成大幅度压力差,更加加速了药物的冲配速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而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包括转移通道主体,该转移通道主体具有可分别直接与药液/药粉瓶和输液瓶连接的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分别为直接与所述药液/药粉瓶连接的第一部分3和直接与所述输液瓶连接的第二部分4,其中, 第一部分3在其端部具有第一开孔5,第二部分4在其端部具有第二开孔6 ; 第一部分3和第二部分4的内腔形成直线型通道; 第一部分3的口径大于第二部分4的口径; 第一部分3的内腔具有增压结构。 第一部分3和第二部分4两部分不同的口径,以及第一部分3的内腔的增压结构均有利于形成内腔的上下位置之间压力差,冲配药水更加快捷。此外,大头口径粗针头专用于穿刺需要转移的药液或者药粉,能快速将需要转移的药液或者药粉转移到输液瓶,实验证明粗口径药液流速增强,形成压力差;小口径的针头刺破输液瓶更容易,同时小口径的针头不易刺出横截面很大的塑胶瓶塞,不会造成输液过程二次穿刺时滴液。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的内腔的增压结构为第一部分3内的上宽下窄的锥台形内腔9,该锥台形内腔9以简单的结构和低的加工难度实现了增压目的,能在第一部分3有效形成大幅度压力差,更加加速了药物的冲配速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的第一开孔5为侧面开孔;进一步地,第一部分3的第一开孔5为长度大于第一部分3全长的二分之一的窄长形侧面开孔。侧面开口的针头更加方便药液冲配,更容易融合药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分4的第二开孔6为侧面开孔;进一步地,该第二部分4的第二开孔6为紧靠设置在第二部分4的针尖上方的针孔型侧面开孔。针孔型侧面开孔更加方便药液冲配,使药粉更快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为塑料粗针头,所述第二部分为钢细针头。 在本实施例中,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部分3和第二部分4连接处并与第一部分3和第二部分4所在直线垂直的握持部I。设置握持部可以方便使用者手指抓握,方便插入置换瓶,握持部还可以设置为防滑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及所述握持部粘接连接或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压型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器,包括转移通道主体,所述转移通道主体具有可分别直接与药液/药粉瓶和输液瓶连接的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部分分别为直接与所述药液/药粉瓶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直接与所述输液瓶连接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在其端部具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部分在其端部具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腔形成直线型通道;所述第一部分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口径; 所述第一部分的内腔具有增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慈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