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属于医疗机械设备领域,包括保护系统、传动系统、操作台,其中,传动系统包括配药针传送系统和配药针安装系统,在保护系统和操作台之间设置蠕动泵、启瓶器,并配备配药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好地实现了机械智能化配药替代人工配药,并为配药过程创设无菌环境,充分保证了配药工作人员及其他可能接触到药品的人员免受药品感染侵害,使其健康得到保障;同时,使药品疗效得到保证,进而使患者能够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属于医疗机械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配药主要依靠人工操作,而且多数是在开放的空间中进行,此类操作极易造成空气中的各种气体和微尘颗粒进入药品,将药品污染,与此同时,药品通过挥发等途径进入空气,易致使医护人员及周围患者等人员不可避免地吸入、食入或接触药品,从而使这些人员受到感染,尤其是操作失误时,直接造成配药工作人员自身感染患病,如遇化疗用药等发射性、毒性较大的药品,则产生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严重后果;此外,人工操作中,因操作者、操作方式及工具等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人为误差,从而导致药效不同,进而影响疗效,影响患者康复。因此,采用机械配药替代人工配药成为医疗工作者研究开发的一个重要任务。现有技术中,专利技术专利ZL201010158080. 5提供了一种自动无菌配药机,主要是将药剂瓶通过液体流通管与配药瓶相连通,配药瓶与洁净空气瓶相连通,洁净空气瓶与药剂瓶相连通,在药剂瓶与配药瓶之间安装有负压泵,负压泵分别与药剂瓶和配药瓶相连通,在洁净空气瓶上安装有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进气管道,在进气管道上设置有进气管道空气过滤器;在各气体管道上安装阀门并与控制电路相连接。该设备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相对方便,避免了药物感染,提高了配药的稳定性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每次配制不同药物时需更换液体流通管道,重新连接装置,另外,管道较多,且安装多个空气过滤器,需定期更换,设备要进行重新组装,由此,给工作人员增加了额外的工作任务。技术专利ZL02292697. 6公开了一种自动配药机,包括外壳、负压瓶、负压形成筒、配药瓶等部件,负压瓶口出来两根胶管,一根胶管和负压形成筒相连,另一胶管和箱体外的配药瓶相连,开动电机,利用负压原理,实现配药过程中自动加药,省去人工利用注射器抽取药品的劳动。但是该设备配制药品种类有限,且每次配制不同药品时,为避免药品污染,需更换胶管,重新组装设备,给工作人员带来额外工作、且耗材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当前人工配药存在的污染及健康危害等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实现机械智能化配药替代人工配药,并为配药过程创设无菌环境,有效地避免工作人员及其他药品周围人员受药品感染,并保证药品不受交叉污染,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收受疗效、恢复健康。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包括保护系统、传动系统、操作台,其中,传动系统包括配药针传送系统和配药针安装系统,在保护系统和操作台之间设置蠕动泵、启瓶器,并配备配药针。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配药机箱体的上端设置保护系统,所述保护系统包括自箱体正上方依次向下安装的风机、过滤器、均流板;在配药机箱体的下端设置传动系统,包括相邻的配药针传送系统和配药针安装系统,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包括直线相连的电机和传动螺杆、机械臂、传送带、下端与传动螺杆相连接的机械臂支撑杆、在机械臂支撑杆中下部设置的轨道滑轮、在机械臂支撑杆一侧设置的触动臂、与机械臂支撑杆相平行的传送带支撑杆、在传送带支撑杆下部固定的轨道、在传送带支撑杆一侧与触动臂上缘相切的拨盘、通过传动链条与拨盘相连接的传送带的传动齿轮、在机械臂前端设置的配药针卡槽,其中,轨道与传动螺杆、机械臂及传送带相平行;所述配药针安装系统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电机和传动螺杆、固定在传动螺杆上的机械手支撑杆、机械手及机械手支撑杆上端的泵头卡槽;在保护系统下方分别设置蠕动泵、启瓶器,所述蠕动泵包括电机和泵头, 其中,泵头恰好位于配药针安装系统的泵头卡槽上方;在保护系统和传动系统之间设置操作台,操作台以上为配药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所对应的配药机箱壁,其面对操作人员的一面为半密闭可上下移动状态,余下各面均为全密闭状态;同时,将操作台下方的传动系统四周进行密封;此外,在箱体上设置相应的电源开关、保护系统开关、传动系统开关及蠕动泵开关。所述配药针,为防止药品交互感染而设计的与配药机配套使用的一次性配药用注射针,包括居中设置的泵管及依次在其两端对称设置的90度塑料连接管、带过滤网的连通器和金属针。所述启瓶器,能够为西林瓶启瓶器、安瓶启瓶器及其他种类的药瓶启瓶器。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的传送带,能够为两条以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且同步传送的传送带。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的机械臂,能够为两条以上通过连接杆连接且同步移动的机械臂。所述配药针传送系统的拨盘包括外部叶片、连接外部叶片和拨盘外缘的外部弹性部件、传动齿轮、设置在传动齿轮内缘的固定叶片、位于中心的转动抽、设置在转动轴外缘的内部叶片、连接内部叶片和转动轴的内部弹性部件。所述操作空间,在其上方可设置紫外灯、节能灯等消毒照明设备。所述风机、过滤器、启瓶器、操作台这些器件由不锈钢等耐腐蚀、稳定性强且易于进行消毒处理的材料构成。所述传动螺杆、配液针卡槽、拨盘、轨道、轨道滑轮、机械手、泵头卡槽这些器件由钛合金等耐磨、耐碰撞、耐腐蚀的高机械强度、高稳定性的材料构成。所述配药机的箱壁,由透明钢化玻璃或其他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易于操作者观察的材料构成。工作人员进行配药前,先启动保护系统,风机将使空气通过过滤器,净化操作空间,使其达到超洁净状态,从而保证配药过程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之后,打开操作空间的可移动玻璃,将配药针置于配药针传送系统的传送带上;接着,启动传动系统,首先,配药针传送系统的电机正转,带动传动螺杆进行螺纹传动,使机械臂通过轨道滑轮沿着轨道向配药针安装系统运动,当机械臂前端的配药针卡槽抵达配药针安装系统的泵头卡槽上方时,机械臂停止移动;此刻,配药针安装系统的电机启动,机械手通过传动螺杆向上螺纹传动,到配药针处将其夹住;随后,配药机传送系统的电机反转启动,将机械臂通过轨道滑轮沿轨道退回至原来位置,而机械手则继续夹着配药针与泵头卡槽一同向上运动,至蠕动泵的泵头处,配药针安装系统的电机停止工作,此时,泵头卡槽与泵头恰好相配合,配药针的中心位置恰位于泵头与泵头卡槽之间;随即,开始配药工作。配药时,先将药瓶拿到启瓶器中,稍加用力,打开药瓶,将瓶口消毒后,将配药针一端的金属针插入药瓶中,随即,将配药针另一端的金属针插入消毒后的静脉液体袋中;之后,启动蠕动泵,若药瓶内药品为粉体,先启动蠕动泵开关的第一个按钮,使静脉液体袋里的液体注入药瓶,直至药品完全溶解,再启动蠕动泵开关的第二个按钮,将完全溶解好的药品抽回至静脉液体袋中;若起初药瓶内药品为液态,则直接启动蠕动泵开关的第二个按钮, 将药品直接抽回至静脉液体袋中;重复以上操作,至所有药品配制完毕。配药针传送过程为最初将第一根配药针直接放到卡槽中,由机械臂传送给机械手;此后,在机械臂退回到初始状态时,触动臂会触动拨盘的外部叶片,拨盘的外部叶片继而带动整个拨盘顺时针转动,从而通过传动链条带动传送带移动,传送带将移动一根配药针的距离,使配药针恰好落入配药针卡槽中,然后通过机械臂将配药针再次传送至机械手, 机械手接着再将配药针安装至相应位置,如此反复该过程,进行配药针的有序、准确传送。在上述配药针传送过程中,所述拨盘的结构设置使准确传送配药针得到充分保证,主要是在机械臂退回到初始状态时,触动臂会触动拨盘的外部叶片,使拨盘的外部叶片带动整个拨盘顺时针转动,传送配药针;在配药针进入机械臂前端的配药针卡槽后,机械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无菌配药机,包括保护系统、传动系统、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配药针传送系统和配药针安装系统,在所述保护系统和操作台之间设置蠕动泵、启瓶器,并配备配药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杨,
申请(专利权)人:高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