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羊肉品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5471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1:51
本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羊肉品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运输后肉羊进行禁食或饲喂管理达到提高羊肉品质的目的。运输后禁食或饲喂的羊肉嫩度提高,色泽较好,保水力较高,随着运输后饲喂时间的延长,羊肉嫩度增加。运输后禁食或饲喂管理都可以提高羊肉品质,为运输后缓解应激提供一种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本专利技术涉及,该方法通过对运输后肉羊进行禁食或饲喂管理达到提高羊肉品质的目的。运输后禁食或饲喂的羊肉嫩度提高,色泽较好,保水力较高,随着运输后饲喂时间的延长,羊肉嫩度增加。运输后禁食或饲喂管理都可以提高羊肉品质,为运输后缓解应激提供一种新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涉及宰前禁食和饲养管理提高羊肉 品质的方法,属于宰前管理领域。
技术介绍
宰前管理包括羊只的装卸、运输、待宰及宰前致晕等。在此过程中,羊只会面临如 惊吓、饥饿、颠簸、拥挤、混群等应激源的刺激,产生心理及新陈代谢的应激变化,使羊只机 体产生本能的适应性和防御性反应,即为羊只宰前运输应激。 运输是造成屠宰过程中羊遭受应激和损伤可能性最大的阶段,不当的运输条件会 导致羊产生应激反应,宰前运输应激是影响羊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羊只在运输过程中, 受到禁食、环境变化、颠簸等应激原的作用,本能地产生适应性和防御性反应。在不良运输 应激条件下,羊只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恐惧不安、性情急躁、体内的营养及水分大量消耗, 并最终影响其生产性能、免疫水平和肉品品质。例如,轻度的不良运输应激会导致羊只体内 水分流失,体重下降;强烈的运输应激还会导致羊只糖原损失,肌肉最终pH升高,还会发生 掉膘、擦伤;宰前运输会使羊肉极限pH值升高,剪切力上升,蒸煮损失降低,肉色加深,对羊 肉品质产生消极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通过宰前管理提高宰后羊肉品质的方法,该方 法能够同时保证羊肉的品质及屠宰厂的利益。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种提高羊肉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运输后的羊进行禁食或饲喂管理。 根据所述提高羊肉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可以为正常运输、短的时 间和/或低强度的运输。 根据所述提高羊肉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输后的羊禁食多于6h,优选12h? 24h,最优选12h。 根据所述提高羊肉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输后的羊饲喂不短于12h,优选 24h?72h,优选36h?72h,最优选36h。 根据所述提高羊肉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喂之后再禁食,优选禁食时间不短 于12h,优选12h?24h,最优24h。 一种运输后羊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运输后的羊进行禁食或饲喂管理。 根据所述运输后羊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可以为正常运输、短的 时间和/或低强度的运输。 根据所述运输后羊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输后的羊禁食多于6h,优选 12h?24h,最优选12h。 根据所述运输后羊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输后的羊饲喂不短于12h,优选 24h?72h,优选36h?72h,最优选36h。 根据所述运输后羊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喂之后再禁食,优选禁食时间不 短于12h,优选12h?24h,最优24h。 一种羊肉,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提高羊肉品质的方法处理得到,或者由宰杀所 述运输后羊预处理的方法处理的羊而得到。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通过对运输后的肉羊进行宰前管理提高宰后羊肉品质的方法,明 确了运输后肉羊的禁食时间和饲喂时间,缓解宰前管理对肉羊造成的应激反应。 2、本专利技术有利于保障动物福利,进一步优化肉质与动物福利间的关系。 3、本专利技术简单易操作,便于屠宰厂统一管理,容易推广应用。 4、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羊肉,有很好的嫩度、色泽及持水力,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 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1)选取同月龄、同品种羊20只做为实验羊,经集中规模饲养,统一管理,同群且补 饲条件相同。将实验羊运送至屠宰场,供食供水静养3d?5d,静养结束后禁食24h ; 2)从步骤1)中随机选取10只实验羊不进行运输,直接清真屠宰,作为Oh运输组 (对照组); 3)胴体休整后立即取下两侧背最长肌置于4°C环境中,于左侧背最长肌测定宰后 24h的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及肉色,右侧背最长肌于4°C成熟24h后速冻,用于测定剪切力和 感官评价。 实施例2 1)将实施例1中剩余的10只羊运输3h,运输完成后立即清真屠宰。运输处理在 一条平坦公路完成,平均运输速度60km/h,运输密度0. 25m2/只,作为3h运输组; 2)取样同实施例1的步骤3。 实施例3 1)选取同月龄、同品种羊40只做为实验羊,经集中规模饲养,统一管理,同群且补 饲条件相同; 2)实验开始3天前从1)中随机挑选10只羊运输至屠宰场,供食供水静养以消除 应激反应,清真屠宰,作为〇h运输+0h禁食组; 3)取样同实施例1步骤3)。 实施例4 1)随机从实施例3中挑选10只羊,经3h运输至屠宰厂后直接清真屠宰,作为3h 运输+〇h禁食组; 2)取样同实施例1步骤3)。 实施例5 1)随机从实施例3中挑选10只羊,经3h运输至屠宰厂,禁食12h后直接清真屠 宰,作为3h运输+12h禁食组; 2)取样同实施例1步骤3)。 实施例6 1)将实施例3中剩余的10只羊,经3h运输至屠宰厂,禁食24h后直接清真屠宰, 作为3h运输+24h禁食组; 2)取样同实施例1步骤3)。 实施例7 1)选取同月龄、同品种羊30只做为实验羊,经集中规模饲养,统一管理,同群且补 饲条件相同; 2)从1)中随机挑选10只羊直接清真屠宰,作为Oh运输+0h饲喂+0h禁食组; 3)取样同实施例1步骤3)。 实施例8 1)随机从实施例7中挑选10只羊经3h运输至屠宰厂,饲喂36h,禁食24h后清真 屠宰;作为3h运输+36h饲喂组; 2)取样同实施例1步骤3)。 实施例9 1)将实施例7中剩余的10只羊经3h运输至屠宰厂,饲喂72h,禁食24h后清真屠 宰;作为3h运输+7此饲喂组; 2)取样同实施例1步骤3)。 针对上述实施例中所得的羊肉进行肉品质指标测定,主要包括pH值、肉色、滴水 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及感官评价。具体测定方法如下:(1)使用CR-400色差计测量羊肉 的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值、总色差ΛΕ = ; (2)用常规方法测定滴水损失及蒸煮损失;(3)使用TA-XT2i物性分析仪测定嫩度;(4)经 过培训的9人感官小组在感官评价专用实验室中进行感官评价。各实施例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表示未检测。 根据表1中的数据,将实施例2与实施例1比较,实施例2羊肉肉色加深;实施例 2蒸煮损失显著低于实施例1。运输会使剪切力值显著增大,嫩度下降,对羊肉嫩度造成消 极影响。运输使羊肉血红素含量上升,导致肉色加深,这可能是实施例2羊肉肉色加深的原 因。运输3h会使羊肉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导致剪切力上升,肉质较硬。宰前运输会对羊 肉品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宰前应尽量避免运输或运输后采用其他宰前操作使肉羊 从应激中恢复。 将实施例3、4、5、6比较,可以发现实施例4、5宰后24h羊肉总色差较高;实施例 4羊肉嫩度显著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羊肉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运输后的肉羊进行禁食或饲喂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张德权夏安琪李培迪陈立娟李欣王振宇高远刘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