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洪宽专利>正文

轮胎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464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轮胎外防护装置,主要由薄钢板和橡胶膨顶组成:用于防止锋利物刺破轮胎顶面的相互压接的顶板(1)同保护着轮胎侧面且相互连接的侧板(3)通过与顶板(1)一体的肋板(2)相连接后附着在轮胎外表面;还有防止套在顶板(1)外面的橡胶膨顶(5)脱落作用的挡板(4)与肋板(2)相连接,使用该装置可提高行车安全、运输效率、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防护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用于保护轮胎的装置,特别是能够防止轮胎被锋利物刺破或划破,从而达到提高行车安全和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目的的轮胎防护装置。众所周知,充气式橡胶轮胎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车辆上,由于这种轮胎抵挡锋利物(如:铁钉、尖石、碎玻璃等)的能力较差(当然,其防弹能力就更差了),因此,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经常出现轮胎顶面被刺破、侧面被划破的现象;即使轮胎在没有被刺破、划破的情况下,其行驶时的自然磨损,特别是急刹车、起车时的磨损都是无法避免的;局部的严重损伤——严重的急刹车磨损、被锋利物刺、划破的裂口等可使轮胎失去使用价值,这无疑是一种浪费。从各地的轮胎修理部以及同司机的交流中了解到,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可以想到,那些长期行驶在恶劣路面上的车辆的轮胎修补、更换频率是很高的。正在行驶的车辆由于轮胎被刺破或划破而被迫停置在道路上,这样会给交通的畅通带来很大的麻烦;更为严重的是,高速行驶中的轮胎如果被锋利物刺破或划破可使轮胎突然爆破将导致方向盘失灵而造成严重的事故,这种情况也不乏其例;轮胎经过反复修补后如果继续使用,其强度等性能会大大降低,再加上长时间高速行驶,轮胎温度升高,其内部气压增大,往往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从电视或各地的走访中看到,几乎所有的车辆都带有备胎;这说明目前还没有真正实用的轮胎防护装置;就目-->前有些车辆的轮胎所使用的橡胶膨顶而言,它确实起到了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它是在轮胎胎花磨光而且没有严重损伤时被使用的;但橡胶膨顶最大的缺点在于,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轮胎被刺、划破的问题。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防护装置,该装置不受路面限制使用,可适用于各类型号轮胎,能够从根本上防止锋利物刺破或划破轮胎,而且,该装置在轮胎没有被刺破的情况下也同样具有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轮胎防护装置是这样来实现的:利用薄钢板的特有性质,将薄钢板加工成不同的结构形状,采用特定的连接方式将不同形状的薄钢板相互连接起来,使它们附着在轮胎的外表面,同时在覆盖了轮胎顶面的薄钢板的表面套上一圈橡胶膨顶。上述装置中的对轮胎顶面起防护作用的薄钢板,采用的是相互压接的方式,这对于保持轮胎的弹性、行驶的平稳性有很大作用;轮胎两侧的薄钢板,用于防止锋利物划破轮胎的侧面;套在最外面的橡胶膨顶是为了使该装置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由上述解决方案可知,使用该轮胎防护装置,可避免轮胎被刺破、划破现象的发生,因而可以省去因修补轮胎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也为提高行车安全、运输效率提供了有利保障;在具有相同使用效果的前提下,由更换橡胶膨顶代替原来的更换轮胎的做法也为节约能源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一种轮胎防护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防护装置的顶板与肋板平面结构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另一种轮胎防护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防护装置的顶板与肋板平面结构图;图6是图5的侧视图;图7是又一种轮胎防护装置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防护装置A-A方向的剖面图;图9是图7所示防护装置的顶板的平面结构图;图10、图11是图9两个不同方向的侧视图;从图1中可以看到,该轮胎防护装置主要由相互压接的顶板(1),与顶板(1)一体的开有长圆孔(6)的肋板(2),固定着大头钉(7)的侧板(3),与肋板(2)相连接的挡板(4)及套在顶板(1)表面上的橡胶膨顶(5)组成,各结构之间既相互连接又相互制约。顶板(1)通过肋板(2)的长圆孔(6)与固定在侧板(3)上的大头铆钉连接后附着在轮胎外表面上;肋板(2)上的长圆孔(6)在保持轮胎的弹性、行驶的平稳性起着关键作用:当轮胎与路面或障碍物接触时,顶板(1)也会随接触处的形变方向而活动;使用大头铆钉(7)作连接件是因为它的固定牢固,不易松动,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工作;侧板(3)采用各块相互压接的方式,可以使安装较为方便,它的安装、调整可采用链条活接结构的连接方式来完成,也可由匹配的螺栓、螺母来完成;使用橡胶膨顶(5)是为了使该装置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一是不受路面限制,二是橡胶膨-->顶(5)与路面直接接触,磨损较快,更换频率高,但更换橡胶膨顶(5)要比更换轮胎实惠,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因制造轮胎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侧板(3)的外围直径应小于轮胎的外围直径,这样在使用过程中该装置既不会被破坏又可适应轮胎的弹性变化,两直径之间裸露部分的保护由挡板(4)来完成。由此看出,该方案防护装置的特点是由侧板(3),肋板(2),挡板(4)共同构成了对轮胎侧面施以保护的、由相互压接的顶板(1)对轮胎顶面加以保护的轮胎全面防护装置;这种结构的防护装置是用于防弹的较理想形式;该形式的装置结构牢固,适用于大型载重车;对于长期行驶在凸凹不平路面上的施工车还可以用油丝绳代替部分肋板(2)以适应轮胎的特大形变。图4、图7实施方案中的顶板都是通过顶板上的大头铆钉、长圆孔来相互连接的。图4实施方案中的橡胶膨顶可以说是由短小的肋板防止其脱落的,而较大的肋板则可以相互压接起来保护轮胎的侧面;这种结构的防护装置较适合于中小型车辆的轮胎。图7方案中的轮胎及顶板的凹形结构与橡胶膨顶的凸形结构相吻合可防止橡胶膨顶的脱落,这种结构适用于小轿车的轮胎,不会影响车辆的美观,但对轮胎的侧面没有防护作用。。综上所述,见于本专利技术的轮胎防护装置的特点所在,建议轮胎生产厂制造无胎花轮胎:一是可以减轻轮胎重量、降低轮胎生产成本,二则可以减少因使用该防护装置时轮胎直径的增加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覆盖了轮胎顶面的相互压接的顶板(1)通过与顶板(1)一体的肋板(2)上的长圆孔(6)和固定在轮胎两侧面的相互连接的侧板(3)上的大头铆钉(7)连接后附着在轮胎的外表面,在顶板(1)的表面套有一圈橡胶膨顶(5),同时,还有挡板(4)与肋板(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覆盖了轮胎顶面的相互压接的顶板(1)通过与顶板(1)一体的肋板(2)上的长圆孔(6)和固定在轮胎两侧面的相互连接的侧板(3)上的大头铆钉(7)连接后附着在轮胎的外表面,在顶板(1)的表面套有一圈橡胶膨顶(5),同时、还有挡板(4)与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宽
申请(专利权)人:王洪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