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尚久专利>正文

钢护圈车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540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护圈车胎,用于小型机动力和非机动车。它是在外胎(1)和内胎(3)之间加装一层由薄钢带加工而成的护胎圈(2)。护胎圈(2)为敞口环槽形,槽口两侧微向外倾,护胎圈(2)外壁粗糙与外胎(1)内壁紧贴,无论路面尖锐物怎样碰击车胎,即使外胎(1)被刺破,内胎(3)却完好无损,新旧车胎均可配套选用,装拆方便。(*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护圈车胎,用于小型机动或非机动车辆,属车辆附件。在现用的小型机动或非机动车辆中,所用车胎,一般都由内外胎构成,内胎充气,外胎行走和保护内胎。在行走过程中,由于道路不同,路面情况复杂,常有坚硬物如铁钉、碎玻璃等物撞击车胎,将车胎刺破,造成充气内胎漏气,车辆无法运行。修补内胎不仅麻烦费时,而且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程序安排。为此就有使用实心轮胎和补胎剂灌胎来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但实心胎弹性较差,能量消耗较大,用补胎剂有时会影响车胎的平衡,而且容易造成气阀堵塞,一旦气阀堵塞后就无法修补使用。为此我国台湾乔奇公司专利技术一种胶着剂涂在轮胎内层,名为“克破异安全轮胎”已取得12国专利,据称钉子怎么刺也不会破。但这种胶着剂最大的问题是将特性胶与轮胎连接在一起十分因难,工艺不易掌握,只适用于新制轮胎,对旧胎和现用轮胎较为困难。鉴上,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刺不破的钢护圈车胎。本技术在不改变车胎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在内胎与外胎之间增加一层薄钢带为主加工而成的敞口护胎圈,护胎圈内壁紧贴内胎的外层,护胎圈的外壁为粗糙表面紧贴外胎内壁,用此来实现上述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附    图    说    明图1为本技术轴向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径向横断面图参见附图,本技术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外胎[1]、护胎圈[2]、内胎[3]。为使护胎圈[2]有效的保护内胎[3],不被外界坚硬尖锐物所刺破,护胎圈[2]由薄钢带为主加树脂合成,剖面上部薄、下部厚、其厚度一般为0.2~0.3毫米,可视车种增加调节厚度。护胎圈[2]做成敞口环槽形,槽缘[4]微向外倾并覆盖树脂边,这样当车辆运转时,避免护胎圈[2]的槽缘[4]磨损内胎。这种结构形式,既不影响原车胎拆装,又可有效地保护内胎不被尖锐物刺破。护胎圈的外壁粗糙在内胎[2]气压下可牢固地紧贴外胎[1]内,行车时不会发生位移现象。护胎圈[2]整个重量一般不足0.5千克。该车胎不仅可以用于小型机动车辆,而且也用于非机动车辆,尤其适用于目前应用广泛、数量庞大的自行车,手推车等。本技术经试验对小型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道路上碰撞坚硬尖锐物或铁钉等,外胎刺破而内胎却完好无损,同时无论新旧胎都能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护圈车胎;用于小型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其特征是它由外胎[1]、护胎圈[2]和内胎[3]构成,护胎圈[2]装于外胎[1]和内胎[3]之间,护胎圈[2]的内壁与内胎[3]的外壁紧贴、护胎圈[2]的外壁与外胎[1]的内壁紧贴,护胎圈[2]为薄钢带加工而成的敞口环槽形,而且槽口附近薄,其它部位加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护圈车胎;用于小型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其特征是它由外胎[1]、护胎圈[2]和内胎[3]构成,护胎圈[2]装于外胎[1]和内胎[3]之间,护胎圈[2]的内壁与内胎[3]的外壁紧贴、护胎圈[2]的外壁与外胎[1]的内壁紧贴,护胎圈[2]为薄钢带加工而成的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久
申请(专利权)人:尚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