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4572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其具有:按将移动体的移动路径分割成多个的每一控制区域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多个并在相邻的区域彼此之间依次进行无线通信的传播型的固定站、和进行无线通信网络的控制等的1台控制站。而且,相邻的控制区域的控制站彼此通过有线电缆连接。另外,控制站和移动体采用经由与控制站通过有线连接的固定站进行通信,同时经由与控制站通过有线连接的其它固定站进行通信的、冗长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其具有:按将移动体的移动路径分割成多个的每一控制区域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多个并在相邻的区域彼此之间依次进行无线通信的传播型的固定站、和进行无线通信网络的控制等的1台控制站。而且,相邻的控制区域的控制站彼此通过有线电缆连接。另外,控制站和移动体采用经由与控制站通过有线连接的固定站进行通信,同时经由与控制站通过有线连接的其它固定站进行通信的、冗长结构。【专利说明】无线通信网络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管理移动体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
技术介绍
为管理列车等移动体,提案有日本特开2002 - 12150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该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具有:按将移动体的移动路径分割成多个的每一控制区域管理移动体的地上装置、与地上装置通过有线连接的基点无线电收发器、以及,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沿线无线电收发器。而且,用于管理移动体的指令等的信息在通过有线从地上装置传送到基点无线电收发器后,通过时分多址方式(TDMA)在相邻的沿线无线电收发器依次传送,一直传送至控制区域的边界(末端)。另外,在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中,为实现即使沿线无线电收发器发生故障也能够向移动体传送信息,采用不仅将信息传送至相邻的沿线无线电收发器,而且还传送至更前方的沿线无线电收发器,将信息传送路径双重化的冗长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 12150号公报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相邻的控制区域间,例如为了继续移动体的管理,必须对位于移动体的移动目的地的控制区域的地上装置传送移动体的运行信息等。在现有的无线网络系统中,由于该运行信息也通过利用无线的TDMA传送,所以地上装置间的信息传送负荷较高。另外,由于为了应对沿线无线电收发器的故障而采用冗长结构,所以必须要通过沿线无线电收发器双重传送同一信息,使得沿线无线电收发器的信息传送负荷也变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无线网络系统中,维持将信息传送路径双重化的冗长结构,并且减轻信息传送负荷。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具有:按将移动体的移动路径分割成多个的每一控制区域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多个并在相邻的区域彼此之间依次进行无线通信的传播型的固定站、和与固定站的至少I台通过有线连接并经由其它固定站与移动体进行通信的控制站。而且,相邻的控制区域的控制站彼此通过有线进行连接,控制站和移动体采用经由与控制站通过有线连接的I台固定站进行通信,并且经由与控制站通过有线连接的其它固定站进行通信的、冗长结构。 专利技术效果 可以在维持将信息传送路径双重化的冗长结构的同时,减轻信息传送负荷。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要图。 图2是规定通信调度的帧、时隙的说明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无线电收发器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5是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概要图。 图6是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概要图。 图7是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概要图。 图8是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概要图。 标记说明 10:列车(移动体) 20:移动路径 30:控制区域 40:基点控制装置(控制站) 50(50A、50B):车载无线电收发器 60:沿线无线电收发器(固定站) 70:有线电缆 80:有线电缆 90:有线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概要。 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具有:按将移动体的移动路径分割成多个的每一控制区域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多个并在相邻的区域彼此之间依次进行无线通信的传播型的固定站、和与固定站的至少I台通过有线连接并经由其它固定站与移动体进行通信的控制站。而且,在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中,相邻的控制区域的控制站之间通过有线连接。另外,在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中,鉴于固定站可能发生故障,因而控制站和移动体之间采用经由与控制站通过有线连接的I台固定站进行通信,同时经由与控制站通过有线连接的其它固定站进行通信的冗长结构。在此,控制站与分别配置于控制区域的边界的2台固定站和配置于控制区域的中间的2台固定站的至少一方通过有线连接。此外,“控制区域的中间”是指除控制区域的边界之外的部分。 其次,对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 在将作为移动体的列车10的移动路径20 (铁道线路)分割成多个的各控制区域30,利用I台作为控制站SC(Stat1n Computer)的基点控制装置40进行无线通信网络的控制和列车10的管理等。在位于列车10的行进方向及其相反方向的端部分别搭载有车载无线电收发器50(50A及50B)。列车10的车载无线电收发器50A及50B分别为了预防故障等而双重化,与分别搭载于列车10的前后的车载装置(未图示)通过有线进行连接。另夕卜,在列车10的移动路径20上,隔开规定间隔Λ L配置有多个沿线无线电收发器60 (固定站)。为消减沿线无线电收发器60的必要台数,配置沿线无线电收发器60的规定间隔AL例如可以设为在相邻的沿线无线电收发器60可进行无线通信的距离内仅配置I台的间隔,但不限于此。各沿线无线电收发器60采用根据规定的通信调度以自身分配的通信定时在相邻的沿线无线电收发器60之间依次发送的利用TDMA的传播型的无线通信方式。 在此,参照图2说明通信调度的一个示例。 通信调度具有以4帧为I个周期的控制周期,用于规定车载无线电收发器50及沿线无线电收发器60的通信定时等。I帧具有规定时间(例如500),由将其均等地10等分的10个时间窗构成。时间窗由26个时隙构成,对各时隙分别赋予时隙编号TSO?25。时间窗包含一个测距时隙、2个车载时隙、3个周期时隙、4个车载中继时隙、以及,12个的数据传送时隙。 测距时隙一体地使用时隙TSO?4,规定进行测距的定时。车载时隙单个地使用时隙TS5?6,规定车载无线电收发器50进行发送的定时。同步时隙单个地使用时隙TS7?9,规定进行同步捕捉.维持的定时。车载中继时隙单个地使用时隙TSlO?13,规定车载无线电收发器50进行中继的定时。数据传送时隙单个地使用时隙TS14?25,规定沿线无线电收发器60进行数据传送的定时。此外,在各时隙,为实现TDMA而规定了时间上不重复的定时。 而且,车载无线电收发器50及沿线无线电收发器60以仅在由时隙规定的定时许可向其它无线电收发器的发送,在其以外的时间可接收其它无线电收发器的数据的方式进行控制。此时,在车载无线电收发器50及沿线无线电收发器60中,由于取得该计时功能即时钟的同步,所以可这样进行。 另外,相邻的控制区域30的基点控制装置40彼此为了使信息传送效率为良好的连接而例如通过同轴电缆或光缆等有线电缆70连接。因此,为了在相邻的控制区域30之间例如继续进行列车10的管理,通过有线电缆70传送列车10的运行信息等,因此,可以减轻沿线无线电收发器60的信息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无线通信网络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传播型的固定站,其在将移动体的移动路径分割成多个的每一控制区域隔开规定间隔的同时配置有多个,并在相邻的彼此之间依次进行无线通信;控制站,其与所述固定站的至少1台通过有线连接,并经由其它所述固定站与所述移动体进行通信,相邻的所述控制区域的所述控制站彼此通过有线连接,所述控制站和所述移动体采用经由与所述控制站通过有线连接的1台所述固定站进行通信,并且,经由与所述控制站通过有线连接的其它所述固定站进行通信的、冗长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荻原浩史沈晨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