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循环水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417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冷循环水帘,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集水箱;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集水箱上部的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上开设有与所述集水箱连通的流水孔;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另一端的喷淋杆,所述喷淋杆位于所述接水槽的上部,且所述喷淋杆的喷淋孔与所述接水槽的开口端相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吸水口与所述集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排水口通过水管与所述喷淋杆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大型工业空调相比,价格较便宜,而且耗用电能较低,减少了由降温产生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冷循环水帘,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集水箱;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集水箱上部的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上开设有与所述集水箱连通的流水孔;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另一端的喷淋杆,所述喷淋杆位于所述接水槽的上部,且所述喷淋杆的喷淋孔与所述接水槽的开口端相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吸水口与所述集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排水口通过水管与所述喷淋杆连通。本专利技术与大型工业空调相比,价格较便宜,而且耗用电能较低,减少了由降温产生的使用成本。【专利说明】一种制冷循环水帘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冷循环水帘。
技术介绍
大型车间、厂房内部温度控制一般采用大型工业空调,工业空调能够快速的将车间或厂房内的温度维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之内。但是工业空调的价格比较昂贵、占地面积大且耗用电能巨大,因此对大型车间的降温需要耗费大量财力物力。 而对于有些车间或者厂房,其内部温度一般不会太高,或者在个别季节,例如春季和秋季车间内温度通常稍高于人体适宜的温度,如果采用大型工业空调,无法发挥大型空调的作用,使得企业浪费大量的财力资源。 因此,如何减少降温产生的使用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水帘,以减少降温产生的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冷循环水帘,包括: 支撑架; 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集水箱; 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集水箱上部的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上开设有与所述集水箱连通的流水孔; 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支撑杆; 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另一端的喷淋杆,所述喷淋杆位于所述接水槽的上部,且所述喷淋杆的喷淋孔与所述接水槽的开口端相对应; 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吸水口与所述集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排水口通过水管与所述喷淋杆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制冷循环水帘中,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脚轮。 优选地,在上述制冷循环水帘中,所述脚轮为四个,其中两个脚轮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另外两个脚轮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 优选地,在上述制冷循环水帘中,位于所述支撑架其中一端的脚轮为万向轮,位于所述支撑架另一端的脚轮为定向轮。 优选地,在上述制冷循环水帘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对所述集水箱内的水进行冷却的制冷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制冷循环水帘中,所述制冷装置为风扇。 优选地,在上述制冷循环水帘中,所述集水箱位于所述接水槽的一端; 所述接水槽倾斜布置,且靠近所述集水箱的一端竖直高度较低。 优选地,在上述制冷循环水帘中,所述喷淋杆上的喷淋孔均匀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喷淋孔之间的间距为1.5cm?2.5cm。 优选地,在上述制冷循环水帘中,所述集水箱上具有排水口,所述集水箱的排水口上设置有排水阀。 优选地,在上述制冷循环水帘中,所述支撑杆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冷循环水帘,可放置在车间或厂房的相应位置上。水泵将集水箱内的水通过水管泵入喷淋杆内,冷却水通过喷淋杆的喷淋孔流出,在落入接水槽的过程中,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对车间内空气进行冷却的作用。吸热后的冷却水落入接水槽内进行循环。为了提高制冷效果,可在集水箱内放置冰块,从而对吸热后的冷却水进行冷却。本专利技术与大型工业空调相比,价格较便宜,而且耗用电能较低,减少了由降温产生的使用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制冷循环水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为支撑架,102为支撑杆,103为接水槽,104为流水孔,105为集水箱,106为制冷装置,107为水泵,108为控制箱,109为脚轮,110为水管,111为喷淋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水帘,以减少降温产生的使用成本。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制冷循环水帘的结构示意图。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冷循环水帘,包括支撑架101、集水箱105、接水槽103、支撑杆102、喷淋杆111和水泵107。 支撑架101为制冷循环水帘的支撑基础,用于安装其他部件。集水箱105设置于支撑架101上,制冷循环水帘在运行时,需要在集水箱105内添加冷却水。 接水槽103设置于支撑架101上,且位于集水箱105的上部,接水槽103上开设有与集水箱105连通的流水孔104。在冷却水落入接水槽103内后,可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流水孔104流入集水箱105内备用。 支撑杆102 —端连接于支撑架101上,用于抬高喷淋杆111的竖直高度。喷淋杆111设置于支撑杆102的另一端,喷淋杆111位于接水槽103的上部,且喷淋杆111的喷淋孔与接水槽103的开口端相对应。由喷淋杆111喷淋出的冷却水可落入接水槽103内,并通过流水孔104流入集水箱105内。为了防止喷淋杆111喷淋出的冷却水溅落至集水箱105外部,可将接水槽103设计为四棱台结构,且位于接水槽103上部开口端的面积较大,使得接水槽103形成漏斗状结构,能够避免在有风的情况下,冷却水溅落至集水箱105外部。 水泵107设置于支撑架101上,水泵107的吸水口与集水箱105连通,水泵107的排水口通过水管I1与喷淋杆111连通。水泵107用于为冷却水提供循环动力。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冷循环水帘,可放置在车间或厂房的相应位置上。水泵107将集水箱105内的水通过水管110泵入喷淋杆111内,冷却水通过喷淋杆111的喷淋孔流出,在落入接水槽103的过程中,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对车间内空气进行冷却的作用。吸热后的冷却水落入接水槽103内进行循环。为了提高制冷效果,可在集水箱105内放置冰块,从而对吸热后的冷却水进行冷却。本专利技术与大型工业空调相比,价格较便宜,而且耗用电能较低,减少了由降温产生的使用成本。 由于车间和厂房的空间均较大,而需要制冷的区域仅为操作人员的工作区域。基于此,在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架101的底部设置有脚轮109,通过该脚轮109可方便制冷循环水帘的移动,从而可方便的选择需要制冷的区域,可根据操作人员的工作区域,随意选择制冷循环水帘的工作位置,提高了制冷循环水帘的使用便利性。 在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脚轮109为四个,其中两个脚轮109位于支撑架101的一端,另外两个脚轮109位于支撑架101的另一端。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制冷循环水帘的体积大小,还可选择其他数量的脚轮109。例如可在支撑架101的一端设置一个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循环水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1)上的集水箱(105);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1)上,且位于所述集水箱(105)上部的接水槽(103),所述接水槽(103)上开设有与所述集水箱(105)连通的流水孔(104);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架(101)上的支撑杆(102);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02)另一端的喷淋杆(111),所述喷淋杆(111)位于所述接水槽(103)的上部,且所述喷淋杆(111)的喷淋孔与所述接水槽(103)的开口端相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1)上的水泵(107),所述水泵(107)的吸水口与所述集水箱(105)连通,所述水泵(107)的排水口通过水管(110)与所述喷淋杆(11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贤初刘知新刘大永艾义开李飞赵为折代文龙常宽陈玉城姚航宇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